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自前期刊出烟台海关邮政史料后,我们陆续收到喜欢了解早期票历史的读者建议:鉴于当年《邮友信箱》的印量不大,现在难以见到,是否可将孙君毅先生的译文再刊登一下。为此,我们征得无锡集邮研究会的同意,将孙老译文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曾对我国早期邮刊(1955年之前)及集邮复苏后的邮刊进行了介绍,但对1955年至1966年间的民间邮刊少有介绍。《集邮通讯》《集邮通讯》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邮刊之一,由江苏无锡市崇安区工人俱乐部集邮小组发行。该小组是无锡市几位集邮者创建的。创刊号上刊有章程及组员录,计29人,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张曙(建秋)、孙君毅、张筱弇、窦莲荪、万祚新等。  相似文献   

3.
傅湘洲(1928- ),字有恒,祖籍上海。 他自幼酷爱集邮,少年时即投拜在邮学大师钟笑炉先生门下专习国邮传统研究,同时参加新光、甲戌、金竹、无锡四家邮会。16岁开始独立生活,在钟笑炉的扶持下从事邮商职业有年,1956年转业邮电部门,1982年从上海市邮票公司退休。  相似文献   

4.
如您所知,《清代邮戳志》是有关清代邮戳的一部权威性专著,它倾注了邮坛前辈孙君毅先生20年的心血精力。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研讨、探索中前进的,集邮同样如此。多年来,邮学界的学术探讨与争论从未停止,今天我们将《清代邮戳志》请到台前,与本文作者的五点质疑"面对面"。  相似文献   

5.
正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集邮协会于2005年在浙江临安市加入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而后,作为该会团体会员,每年都派代表参加广州、天津、无锡、洛阳、吴江、苏州等地集邮活动。每次聚会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学生邮协得到各地集邮老前辈的关注和扶持。从而使我们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密切了关系,提高了素质。一、医邮会,加深学生对专业学习学生以学为主。校邮协抓住第二课堂学习机会,制作医学专题集邮,参加各种医学集邮活动,丰富了学生  相似文献   

6.
《邮友信 箱》是无锡崇安 区工人俱乐部 集邮小组的一 份邮刊。1959年 8月创刊。 《邮友信箱》起初是《集邮通讯》的副刊,每月随《集 邮通讯》订户附赠。此刊实际上是集邮小组组员的交流 平台,主要刊登组员的征让信息,在联络邮人、促进邮 友交流、邮品流通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自1960 年3月后,《集邮通讯》停刊,《邮友信箱》逐渐由副刊  相似文献   

7.
曹学铭 《集邮博览》2010,(10):64-64
在江苏省无锡市职工集邮协会成立27周年之际,有关领导让我写篇稿件和找些资料,故从旧报刊中找出职工邮协会刊《无锡邮讯》,在翻阅中发现了1983年9月刊登在其上的华君武祝贺漫画。当时,我从江苏省无锡市集邮协会成立前的筹备会议上见到了华君武先生从北京寄来的这幅漫画,特别兴奋,还未来得及告知其他邮友,便把漫画刊印在《无锡邮讯》上,与同好见面共赏。  相似文献   

8.
本期和下期将分别刊出烟台和镇江海关税务司致总税务司赫德(R.Hart)的(关于大龙邮票发行前后的)邮务报告的译文。当年开展邮务较多的是京、津、沪、烟台、牛庄、镇江等六地,除未见北京的相关报告外,天津的报告早见于详细摘译的《中国海关与邮政》等书中(原英文全文收入新近出版的《中国邮票史》第一卷附录内),上海的报告在本刊1988年第6期已有译文,牛庄(营口)的报告译刊于无锡《邮友信箱》1988年第7期(是孙君毅先生的遗作),现再译刊另二处的报告。至此,也可说是将五地的报告配成了“全套。此二文的原件均是十多年前译者在有关档案中所获,此次翻译,得到潘振平同志的许多帮助,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相似文献   

9.
汪昌明 《上海集邮》2002,(11):47-47
9月7日 杨浦区邮协和江苏无锡邮协缔结友好协会签字仪式在上海举行。沈世瑞、唐无忌等出席。  相似文献   

10.
由台湾邮政博物馆编印、台湾艺术博物馆于1987年12月出版的《邮学期刊论文索引》(发行量1500 册)及1997年10月出版的《邮学期刊论文索引》(续篇一上)、(续篇一下),(发行量1000套), 采用16开本,全书厚达1600余页。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2,(1):48
辞旧迎新无锡亚展过后,各省参赛作者攀金摘银归去,接着又逢邮品秋拍,京沪道上,邮人接踵,有人喜获珍邮,有人囊中饱满,一派昇平景象。转眼别了2011,迎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30周年的日子,邮友们又在摩拳擦掌,或者重编展集,或者试图破解悬案,在理论研究中披荆斩棘。读者至上无锡亚展,公开发行的集邮类月刊都在展销厅设摊,这是近20年来的第一次。因为本刊除  相似文献   

12.
张超华 《集邮博览》2011,(12):12-12
2011年11月11日至15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珍品亮相第27届亚洲无锡邮展。AEp花原票横4连、“费拉尔手稿”、“宫门倒”邮票、“大片红”印样4方连、“小片红”9连票以及T46庚申年邮票原图等馆藏珍品是首次对外展示。这些珍邮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关注,直到最后一天闭馆,还有观众恋恋不舍,几经劝说才肯离去。  相似文献   

13.
报刊名称主办单位减个人姓名)日期开本页数周期《中国邮史研究》杂志中国邮史研究会主编李国庆(北京)l.l创刊l6128一2田双优京邮声》报袁巨贤(北京)7.10试刊48半月《中华邮讯》报全国集邮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服务部口匕京)9.15创刊168月《集邮视窗》报河北邢台市邮协8.l创刊94月《冀南邮刊》报河北南宫市邮协6.l创刊84月《黄河集藏》报乔峰(山西河曲)9.18试刊l64双《青城邮讯》杂志呼和浩特市邮协2月改杂志l66双《新时代收藏》杂志窦弘(沈阳)12月改刊32研双帐春集邮》报长春市邮协1月改版84双《雾淞集邮》报吉林市邮协2月改版48半月《北大方集邮》杂志许洪声(哈尔滨)3.10复刊32铭季《国内邮政快件研究》报徐长江(哈尔滨)11.10创刊l68双《牡丹江集邮》报黑龙江牡丹江市邮协1.28复刊84《极限集邮》杂志极限集邮研究会(上海)2月改杂志1632-.叨双《集邮文献藏苑》报杜朝平(上海)7月创刊l68《东方明珠》报邮政宣传截联谊会(上海)1月创刊l6l2季《邮海史林》杂志陶志方(江苏无锡)2月创刊l632季《专题集邮》报江苏无锡专题集邮研究会7月创刊l6l6《太湖收藏》报江苏无锡崇安区收藏家协...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大龙邮票发行130周年。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突发奇想要“集全”关于大龙邮票的邮学专著,既为满足鉴赏欲望、又可增长邮识。于是上网搜索,打印资料,向同好“刺探书情”,汇款购买,不知不觉竟然一忙就是半年多,真有“邮趣无日月”之感。  相似文献   

15.
近日,全国集邮联学术部发出通知:为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及亚太各国与地区的集邮学术交流,在香港2004年第17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会期间,将与香港中国邮学会、香港邮学会、尖沙咀邮学  相似文献   

16.
刘方宣 《上海集邮》2002,4(2):39-40
上海强华邮票会的第二种会刊《邮学月刊》于1928年至1932年间发行,累计4卷48期37本(内有数期为合刊)。其中共刊载航邮(当时称“飞邮”章17篇;任其英栏中从第2卷第10期至第3卷第1期、又连载梅赞(S.J.Mills)的《中国航邮》(China Airmail)一。由此可见,当时中华邮票会会员对于航邮的收集和研究已相当重视。《邮学月刊》编在一则《关于飞邮之新刊介绍》中曾经说: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09,(9):80-80
金秋北京,喜迎华诞。2009年9月,在国庆60周年到来之际,恰逢北京邮票厂建厂50周年,为拓展集邮知识,探寻邮票魅力与秘密,领略一流邮票印制企业的风采,《集邮博览》杂志社举办"探邮金秋邮学京城——集邮博览邮学团北京行"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17,我在快乐集邮中又度过了一年,在此盘点一下我收获的种种集邮快乐。收集集邮文献之乐。通过订阅、邮友惠赠、交换等方式,我已收集到近百种2017年出版的集邮报刊。承蒙厚爱,2017年黄锡受老师惠赠大作《草根集邮文选》、洪忠基老师惠赠大作《此物最相思—邮海心迹》。有这么多集邮书刊为伴,学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我因生活充实而快乐。学写邮文之乐。2017年发出邮文188篇,  相似文献   

19.
无锡惠山是江南名山之一,随着97-5“茶”邮票的发行,它又一次成了邮人关注的话题。 “惠山”题材于1963年首次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当时,由著名邮票设计家卢天骄设计的“特58-1”“鸡”(见图),就是惠山泥人制品。惠山泥人最早始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无锡惠山自古以来就盛产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11,(12):45-45
第十一届城市职工集邮研讨会于11月10日至12日在无锡举行,上海、无锡、南京、景德镇、扬州、宿迁、南通、泰州、九江、广州等十个城市的职工邮协代表80多人参加。会议认为城市职工邮协要高扬发展集邮文化的旗帜,要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开拓创新,发挥职工集邮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