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岚 《新闻前哨》2005,(8):65-66
2003年9月,宜昌三峡电视台全新推出了一档生活娱乐类栏目《魅力发现》,它以张扬本土化的个性文化为内容、彰显娱乐化的轻松姿态为手段,一经播出,就迅速被观众所接受,成了“摩登一族”每周必看的节目,创该台社教文艺类节目收视新高。同时,它的经济效益也大获全胜,先是栏目冠名权被轻松买断,紧随其后的互动奖品等软性广告也全部爆满。播出一年多来,《魅力发现》已经成为宜昌的名牌节目,并且越来越受目标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高臻笛 《今传媒》2016,(4):100-101
央视经济频道《交换空间》节目以"轻装修、重装饰"的家装理念赢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在人们的居家装饰消费行为中发挥着正确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交换空间》十年发展历程的纵览,指出实用性、体验性和持续性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基础,并对该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在喧嚣的法制节目市场上寻找空间 法制电视节目一直在受众中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收视热情,这也促使法制电视节目市场呈现了激烈竞争和争相仿效的现象,各电视台除了专门的法制频道外,其他频道也播出各种类型的法制节目,在传播过度的环境中形成了喧嚣的法制节目市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电视业的逐渐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在这种现状下,一个节目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新闻类电视节目也是如此。《共同关注》、《东方时空》这两档中央级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其自身特点鲜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观众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也因为如此,两档节目的收视地位日渐巩固,成为众多新闻类节目的榜样。本文中,笔者将对两档节目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比较,以期为其他新闻类节目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广播电视类节目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颖 《东南传播》2014,(9):95-96
2013年10月,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登录湖南卫视,开播以来不但屡创收视佳绩并频登话题宝座,节目所引发的其他效应也不断叠加。"文化、娱乐、真实、表演、教育"成为围绕本节目关键词。本文将从节目策划、参与嘉宾、后期剪辑和观众四重视角审视本节目的叙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适当比较韩国原版节目的优劣,并借用媒介批评的理论范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电视军事社教类节目是我国电视军事节目中数量最多、每天播出时间最长、比重最大的一个节目种群,承担着传播国防知识、培育国民国防素质的任务。《优秀复转军人》系列节目是CCTV-7《和平年代》栏目于2008年11月20日推出的一档全新军事社教类节目。截至2009年12月3日,共播出52期,受众关注度不断升高,逐渐突破《和平年代》常规节目收视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以《优秀复转军人》系列节目为分析样本,探索增强电视军事社教类节目传播优势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常健 《记者摇篮》2007,(3):11-12
目前,在电视媒体进行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面临向收视率要效益的同质化大众节目的激烈竞争,对农节目无疑成为边缘化的小众节目,生存现状未尽人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农村农业始终承载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但是当下对农电视节目却日益缩减,停滞不前。面对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对农节目该怎样正视来自收视市场的压力和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值得从业者深思。辽宁电视台卫星频道从2006年8月5日隆重改版以来,立足辽宁,放眼全国,对大型对农节目《黑土地》进行了全新的打造和品牌重塑,从节目定位、编排方式、栏目包装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在新农村建设的感召下,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连续创造收视奇迹,在超早间播出时段中市场份额连续攀升,甚至达到55%的收视份额,其收视业绩在全国早间时段和对农节目中都是非常罕见的。《黑土地》栏目从而率先一步,成为全国对农节目的领军栏目之一。有鉴于此",本期关注"这次从各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黑土地》栏目进行全面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现代传播》2003,(2):85-87
本文以《实话实说》和《对话》两个节目对同一位嘉宾的采访为范例,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节目出台背景、节目的定位、运作方式以及观众收视期待几个方面,探讨了谈话节目不同风格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自开播以来就凭借其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精彩绝伦的节目内容获得极高的关注和收视,使其在2014年第四季度的电视综艺节目大战中遥遥领先,一路火到2015,成为浙江卫视的标志性节目。第二季节目热度不减,在开播之初就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每期节目收视爆红。《奔跑吧兄弟》是如何持有如此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又是如何实现收视与口碑双赢的?本文通过SWOT理论对《奔跑吧兄弟》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有的放矢的为节目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们采制的广播社教类节目《古刹喇嘛消防兵》在国际台《社会生活》栏目中播出,赢得广泛好评,之后又荣获了2002年度河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社教类对台、港、澳节目一等奖。回首这篇作品的采制过程,从采访、构思、到成稿,我们都秉承着独辟蹊径、自成高格的  相似文献   

11.
时新苗 《声屏世界》2016,(12):23-24
随着电视和新媒体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电视专题节目想要在激烈竞争中稳定和扩充收视人群,就必须在保持节目的新闻性和社教作用的同时增强艺术审美表达,让观众的收视成为享受.  相似文献   

12.
区别于其他表演类的选秀节目,《顶级厨师》提供给选手的是追求美食梦想的机会。该节目因其精巧的创意构思和成熟的电视表现手法获得了稳定的收视人群。美食作品不能通过电让观众感知,但是节目中的人物特色鲜明,形象丰满,已然成为了节目的收视亮点。在塑造这些人物上,节目重点运用了冲突和悬念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13.
《荒野求生》是Discovery频道的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在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会将前往世界上人烟稀少且游客常迷路的野外环境中,在随身携带很少的工具的情况下,为观众演示如何寻找正确路线,如何寻找食物等各种求生技能,并最终回到文明社会。作为一档户外节目,《荒野求生》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Discovery频道全球收视之冠的奇迹。因此,分析该节目的特色对于电视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主持人、内容、摄影三个方面分析其节目特色,希望能为国内电视节目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让世界听见》是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开发的一档原生态音乐体验栏目。本文把常规收视分析与跨媒体受众研究相结合,对该节目的收视特征、节目特色、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节目内容生产和宣传推广提出比较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梅博远 《视听界》2010,(3):47-49
似乎一夜间,《非诚勿扰》火了,"收视王牌"、"全国综艺节目冠军"、"全民‘非诚勿扰’时代"……2010年没有出大家意外,同质化节目在各家卫视"你剽我,我抄你"的潜规则中大行其道,形式聚集下同质节目整体进步并成为收视焦点。今年是婚恋交友类节目第三波回潮之年,  相似文献   

16.
孟洁  田甜 《新闻世界》2012,(8):77-78
从最初影响广泛的《大风车》,到收视告捷的《饭没了秀》,少儿节目的形态得到拓展,节目元素更为丰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少儿电视节目的变化,以《大风车》和《饭没了秀》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代表节目为例,来观照当下少儿节目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李翔 《新闻通讯》2014,(1):16-18
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档源于韩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为电视荧屏创新热点,主要得益于节目在参与者选择、主题设计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创新。而面对加强版“限娱令”的到来,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生产方面必须要重视为参与者和观众制造有创意且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体验”,这样电视真人秀节目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8.
邓明丽 《视听》2018,(11):9-10
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翘楚,《焦点访谈》自1994年开播以来,通过揭露黑暗、曝光真实的事件,拥有了一批稳定的收视群体。《焦点访谈》利用节目的公共性与受众发生着联系,对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着贡献。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共性问题,《焦点访谈》作为以"舆论监督"为功能的节目,在新时代如何迎对挑战,抓住机遇,在公共性方面站稳脚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节目定位、人才培养、优化内容、加强合作,都是促进公共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孔德明 《声屏世界》2002,(12):24-25
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种类,电视社教节目一直得到各级各类电视媒体的普遍重视,节目运行状况良好,节目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仔细观察、研究和分析,从节目内容、运行方式和总体状态看,电视社教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努力改进。 理论节目呈现高度专业化和庸俗化现象。理论节目是电视社教节目的一种重要形态,也是现实中各级各类电视媒体节目体系和节目建设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很多理论节目是以理论宣传和  相似文献   

20.
明星投身真人秀节目早已不算新鲜事,唱歌、跳舞、跳水、带孩子,怎么出彩怎么来,怎么博眼球怎么演,故而同质节目出现了扎堆现象,收视疲软、审美疲劳也在所难免。而由湖北卫视制作的《如果爱》节目开启了中国首档明星恋爱真人秀先河,清新的节目形态逾越了电视节目的同质化藩篱,有独特个性的艺人嘉宾吸引了无数粉丝,平民化的情感视点有效贴近了受众的收视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