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两类"圆形人物"("喜剧性主角"和"严肃的主角")及其塑造方法;三类"扁形人物"("纯粹气质缺陷者"、"气质品格均有缺陷者"、"品格恶劣者")及其塑造方法;"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小说的人物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化人物和戏剧化人物 ,扁形、圆形人物的角度 ,分析了张恨水小说的总体人物形态 ,指出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3.
解读《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狄更斯的经典小说《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了作品中的3种人物形象塑造,即童话式人物、双重性格人物、内涵丰富的圆形人物的塑造;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这部作品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本从类型化人物,戏剧化人物,扁形,圆形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张恨水小说的总体人物形态,并进一步指出作在人物塑造上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5.
郭雷  王旭 《文教资料》2010,(14):31-32
《理发》是林·拉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拉德纳成功塑造了,小说人物,使人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用福斯特的小说扁平、圆形人物理论分析《理发》中人物塑造的形象性与艺术性。并从《理发》中独特的叙事观点挖掘拉德纳塑造人物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夏洛克作为欧洲文学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动态的视野从整体上去把握人物。夏洛克是被作为一个不断变化角色的圆形人物来塑造的,他的高度个性化来自其性格因素的对立统一运动。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短篇小说是文学界的瑰宝,但是,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其主题和艺术分析上,而忽视了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经研究发现,劳伦斯短篇小说人物具有类型化特点。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中塑造类型化人物,客观上是受短篇小说体裁特点的影响,主观原因是能更深刻集中地反映短篇小说主题。劳伦斯短篇小说人物按功能和个性分为:叛逆人物,爱欲人物和异化人物。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中塑造类型化人物有深刻的意义,每一类型人物都表现一个主题,传达作者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学术界虽然对《白鲸》中小说人物所特有的深厚内涵与复杂的象征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遗憾的是,其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本文则正是通过以E.M.福斯特提出的著名人物分析方法为参照体系对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整体特点展开分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为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白鲸》中小说人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历来学术界不认为《封神演义》有圆形人物。经过仔细查对,论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英国佛斯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概念的理解仍有误区,本文对此进行了纠正。在此基础上,对于《封神演义》的圆形人物进行开创性的论述,认为哪吒、通天教主、云霄娘娘是其中最主要的圆形人物。  相似文献   

10.
唐霞  王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6):103-105
扁形人物,指性格单一的人物,是英国小说美学家E.M.Forster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圣经中该隐与亚伯即属于扁形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形人物就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只有少数一两种固定性格特征的人物,而与之对应的术语是"圆形人物"。在一个复杂的小说中,扁形人物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与圆形人物相结合。只有在二元对立的关照下,扁形人物才有存在的价值。该隐与亚伯就是二元对立关照下扁形人物塑造的典范,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有助于揭示人物尤其是扁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展露并解决故事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历来学术界不认为《封神演义》有“圆形人物”。经过仔细查对,论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英国佛斯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概念的理解仍有误区,本文对此进行了纠正。在此基础上,对于《封神演义》的圆形人物进行开创性的论述,认为哪吒、通天教主、云霄娘娘是其中最主要的圆形人物。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显著区别 ,在于成功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圆形人物。本文以钱塘君、李娃形象为例作了论析  相似文献   

13.
反讽是简·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最显著的特征。言语反讽即反语主要体现在诙谐的人物对话中,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回应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言语反讽,突出了反语在塑造圆形人物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证明了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文学文本分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寇丽莉 《文教资料》2008,(22):24-2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家,她在短篇小说创作技巧领域的探索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对现代短篇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物塑造是其作品的显著特色之一,曼斯菲尔德在人物塑造上巧妙地采用了间接人物塑造的方法.本文旨在研究曼斯菲尔德在人物塑造上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这些独特的写作技巧在成功塑造人物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比较了直接人物塑造与间接人物塑造两种手法的优点及局限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曼斯菲尔德问接人物塑造的写作技巧,包括:细节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和多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人物分析提出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并强调了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选取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中的人物来详细解析圆形人物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安娜与斯嘉丽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便能从中发现圆形人物所富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以细读文本为研究方法,在叙事学层面,研究英国当代著名作家A.S.拜厄特小说《占有》中扁型人物的叙事功能,主要研究这些扁型人物如何处于边缘、被动、客体地位,如何以日记的形式叙述与主人公拉莫特相关的人物和事,揭示人物和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些扁形人物的叙事既为圆形人物塑造和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实现了对自我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人物塑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到了十八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已经展示了娴熟的技巧,为以后小说的崛起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并且提供了重要的提示.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人物塑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到了十八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已经展示了娴熟的技巧,为以后小说的崛起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并且提供了重要的提示。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6,(5):26-31
在小说中,人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人物的形态来看,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类,圆形人物的艺术价值高于扁形人物。从人物与小说情节的关系来看,小说发展初期重情节轻人物,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物的刻画、心理描写逐渐得到关注。从人物与小说的叙述者来看,有作者主导人物、人物主导作者和作者即人物三种。小说只有通过作者的修辞性介入,其中的人物才能生动起来,这样的小说才能算是成功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论中的人物论大致有五种模式:功利主义模式注重人物形象的认识功用和教育功能;审美模式重视人物形象的审美功能,主张塑造性格内涵丰厚的圆形人物;自然主义模式轻视人物形象的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的本能、动物性、潜意识看作是文学的表现对象;象征主义模式把人物作为传达哲理的符号和代码,强调人物形象抽象性;印象主义模式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和性格毫不关心,只与人物对外界的感觉和印象。本文对以上五种模式人物论进行了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