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燕 《新闻窗》2011,(5):20-21
2011年7月,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正式发布,梳理了上半年10件与高校有关的代表性"舆情热点事件",并按照"校方响应、信息透明、舆论形象"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殊指标.对“舆情热点事件”中高校的应对、处置能力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发送者和传播者。网络舆情应对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系统分析当前的网络舆情特点,提升电磁环保宣传的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应对能力。因此,需要系统化评估网络舆情风险和应对效果,探索"舆情监测——专家咨询——提出预案——效果评估"的全流程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策略,提升电磁环保宣传网络舆情应对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官方微博"武汉发布"、"邢台发布"对暴雨洪灾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舆情发展态势、事件报道内容分析和政务微博应对措施三部分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基于网络问政背景下地方政府官方微博对突发性事件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4.
人民网《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的出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7月份首次发布了<20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上二半年10件地方热点舆情事件进行研判点评,就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做出客观分析.这一排行榜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基于长期的网络舆情研究实践所做的一次开创性尝试,在国内尚属首次,发布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也引发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舆情频发的今天,政府在危机情景下的表现直接关乎网络舆情事件的走向和发展,甚至影响网络舆情事件的最终结果。本文以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危机情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途径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得失,以期为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网络舆情的演化,都具有相似的从群体认同、群体比较、群体极化、群体迷思到削弱社会控制和发生社会侵犯的心理动力学过程。对于作为群体性事件"助燃剂"的网络舆情,可以做出概率预警。舆情预警与应对,不能伤害民意本身。  相似文献   

7.
曾一 《新闻世界》2013,(8):336-337
本文以2012年的红牛添加剂事件为例,分析导致红牛“添加门”舆情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只有靠媒体、政府、民众三方面形成合力,同时利用好新媒体这个互动平台,才能正确引导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  相似文献   

8.
汝艳红  甘勇 《新闻前哨》2012,(6):102-103
网络舆情的瞬时传播、瞬间反馈的病毒式传播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冲击,囿于传统机制的地方政府缺乏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影响和地方政府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应变力不强进行探讨,强调网络舆情需要地方政府去理性应对,良性引导,科学调控,提供了应对网络舆情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温锦清 《新闻战线》2013,(1):101-102
能否正确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与应对舆情危机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切实提高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已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薛枢明 《新闻世界》2013,(8):162-163
这是一个舆情危机高发的时代,地沟油事件、古井贡酒“勾兑门”、“毒胶囊”、丰田“召回门”、“红罐大战”等频频爆发,每天都在冲击公众的眼球。2012年9月由新浪发出的一条微博,“黄金大米”事件和转基因食品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引起公众的讨论与关注。本文主要以此事件为个案,探讨涉事主体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得失,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扩大以及移动手机媒介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进行意见表达的公共话语空间以及网络舆情的爆发地,自媒体时代媒介功能的变迁、受众网络舆情的诉求,给地方政府部门带来了压力,也为网络舆情的应对带来了机遇。通过对商丘市政府部门对"治污关店"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措施进行了个案分析,提出了地方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制度文明的进步,社会参与和公共治理越来越得到群众的关注,因地方政府行为不当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形成社会舆情的焦点。如2012年3月发生的"青岛种树事件";2012年6月发生的"什邡事件";尤其是2012年7月发生的"启东事件",  相似文献   

13.
方建移 《新闻实践》2014,(12):46-48
任何政策或者项目实施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支持。近年来,围绕PX项目、垃圾处理、城市管理等议题进行公共决策时所呈现的"沉默立项开始,聚众反对叫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要走出这一怪圈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沟通,寻求公众的支持,积极构建重大项目决策的舆情分析和舆情应对机制。近年来,许多地方围绕重大项目决策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不但影响了一系列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政策的顺利推进,而且由此引发的社会对立情绪加剧了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埋下了再次发生冲突的隐患。因此,认真研究和科学构建重大项目决策的舆情分析和舆情应对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性和不可控性,使得公共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各级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提出挑战。许多政府部门因为缺少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经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在网络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失声或者失言的现象。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或者敏感问题时,地方政府的缺席和失语是不能缓和事态和化解矛盾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掌握舆情特点的同时,还要辩证地认识到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网络民意的表达。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探讨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与媒体应对,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研究的焦点.本文以“西安医生自拍事件”为例,通过舆情监测数据分析,探寻当前热点事件中网络舆情演变路径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同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俊蓉 《新闻世界》2013,(7):178-179
【摘要】我国目前网民达到5.38亿,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网民数量一半,其中政务微博数量超过5万,微博被认为“正在改变官方和公众话语权整体格局”。同时,许多微博热点事件走下网络成为社会热点,而这些热点事件若处理不当便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三个与政府有关的微博热点事件的分析,解读政务微博在舆情应对中的得失与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罗晨  张子晗 《新闻世界》2014,(5):114-116
网络时代,新型社会化媒体形式不断诞生,信息的传播获取日益迅捷,公民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已发生质变。与此同时,舆情传播的新特征也对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提出新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借鉴组织传播中的事件开发原则,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督制度,改变在舆情传播中的被动局面,提升危机应对与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快递行业由“抛掷毁损”“私拆包裹”“快件丢失”等所引发的负面舆情屡见不鲜。负面舆情如若应对不当,则有可能对企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近期快递行业的舆情案例,解析快递行业的舆情成因、特点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赵亿 《编辑学刊》2016,(4):112-116
文章从公共关系学的视角结合中国语境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的构建。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形成的负面舆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是危机公关,因而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的时候应从传统的法制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手段阻断等方式转向危机公关的视角。文章将危机管理专家胡百精教授建构的危机传播管理的"事实一价值模型"运用于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20.
王继周 《新闻世界》2014,(5):290-291
近几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现实表征日渐凸显。本文以"安阳摔婴案"为个案研究发现,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维稳压倒一切"和地方新闻媒体"新闻"、"旧闻"、"不闻"的角色错位折射出其风险沟通能力的不足,从而错失舆情引领主动权,还提出了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和媒体风险应对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