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CERNET的核心主干线路北京-武汉-广州和武汉-南京-上海线路完成了由原来的2.5Gbps到10Gbps带宽的升级,多条主干线路也完成了从155Mbps到2.5Gbps带宽的升级。同时核心主干线路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CISCO CRS-1型路由器,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全网部署CRS路由器的ISP。这些线路的升级和硬件设施的改造都为CERNET的更加快速、高效、安全地运营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硬件平台,同时也给广大CERNET的用户营造了一个更为便捷和可靠的上网环境。  相似文献   

2.
北京至武汉100G光网络传输线路开通2012年10月底,经过CERNET国家网络中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校组成的工程建设队伍和各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CERNET主干网开通了从北京到武汉节点之间100Gbps光传输线路,在国内率先  相似文献   

3.
CERNET主干网带宽同比增长 2012年CERNET主干网平稳运行,全网平均可用率达99.993%,首次达到了"四个9".针对带宽利用率比较高的线路,积极调配传输和网络资源开通线路.截止2012年底,主干网线路带宽为333.842G,比2011年增加了47.035G.为了缓解国际访问压力,2012年10月份新增国际出口2.5G,国际出口主用带宽增加到10G(不含国际学术网线路),接收到的国际路由数量由2011年的386422条增加到432587条,共计增加了11.95%.  相似文献   

4.
CERNET主干网带宽同比增长2012年CERNET主干网平稳运行,全网平均可用率达99.993%,首次达到了"四个9"。针对带宽利用率比较高的线路,积极调配传输和网络资源开通线路。截止2012年底,主干网线路带宽为333.842G,比2011年增加了47.035G。为了缓解国际访问压力,2012年10月份新增国际出口2.5G,国际出口主用带宽增加到10G(不含国际学术网线路),接收到的国际路由数量由2011年的386422条增加到432587条,共计增加  相似文献   

5.
升级需求强烈 在"十五"211工程"CERNET高速地区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立项前,CERNET拥有的主干网节点已经从最初的10个扩展到了38个,可以通达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但这远远不够.从地区网络中心到其所辖的省节点的传输速率一般为155M,但多个学校共享一条仅有155M的线路,很容易导致网络拥塞.综合来看,将地区主干线路升级到2.5G是大势所趋;对于已经达到2.5G速率的主干线路来说,几年来线路利用率增长快速,使得部分线路已经达到饱和.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北京至武汉的2.5G线路,它的实际使用速率已经达到2G以上,远远超过国际大型互联网所遵循的30%的惯例,造成网络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2021年11月,CERNET2主干线路平均可用率为99.75%. 11月CERNET2主干网流量较10月略有减少.11月入流量均值为39.01Gbps,相比 10月减少了 10.08%,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9.46%;出流量均值为104.17Gbps,相比10月减少了 18.83%,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运行质量达标 2013年CERNET主干网络运行情况良好,在CERNET国家网络中心和各节点的共同努力下,主干网网络平均可用率99.991%,继续保持四个“9”的稳定运行.2013年顺利完成211-3期CERNET主干网升级扩容建设工程211-3期建成后,CERNET主干网投入使用总带宽为2656G.比去年增加了将近7倍;国内互联总带宽也增加了31.5G,线路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国际互联带宽扩容建设也接近尾声,具备20G扩容能力.除了网络可用率的提升外,其他衡量网络性能的指标如丢包率、网络时延等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能够更好地为教育网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8.
NOC2010年3月3月CERNET主干网线路优化的重要事件:2010年3月19日,新开通北京至广州第二条10G线路;2010年3月23日,新开通上海至杭州第二条2.5G线路;2010年3月19日,正式撤掉北京至武汉第二条10G线路;2010年3月19日,正式撤掉武汉至广州第二  相似文献   

9.
正1994年11月北大主节点开始建设,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建立网络连接,使用X.25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连接技术,以9.6Kbps的传输速率实现了北京到天津的远程连接,第一次使主节点发挥了作用。CERNET从1994年建立发展到今天,已建成3万多公里光纤干线,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20Gbps,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200多座城市;联网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超过2000个,用户达到2000多万。同时进行的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ERNET2升级至100G主干网,CERNET已经成为我国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校承担建设和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计算机互联网络。CERNET始建于1994年,是全国第一个IPv4主干网。截至2005年6月,C E R N E T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10Gbps,地区网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2.5G,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200多座城市,自有光纤30000多公里,独立的国际出口带宽超过3G。CERNET目前有10个地区中心,38个省节点,全国中心设在清华大学。CERNET目前联网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超过1500个,用户超过180…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12,(4):16-17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升级换代。支持IPv6协议,与IPv6互联网和现有IPv4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高校的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CERNET主干网网络运行基本正常.这段时间CERNET主干流量、国内互联运行稳定.随着4月北京至美国新增的两条万兆线路的陆续开通,教育网出国线路质量出现明显改善,国际流量也有了大幅度上升,大大缓解了出国带宽资源的紧张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是影响我国教育网络的研究者,建设者、组织管理者和使用者这个庞大的阅读群体,并与中国教育信息化同步发展的专业媒体。在杂志创刊一周年之际,我们需要强调的依然是读者本位。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教育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仅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主干网的带宽为例,从1994年建设之初的64K专线,到2005年底升级后的2.5G/5G/10G DWDM线路,CERNET主干网带宽11年来增加了十几万倍,发展速率让人瞩目。与中国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相对应的,还有我们的读者群对于阅读的多…  相似文献   

14.
从1994年的64K专线到2005年的2.5G/5G/10G DWDM,CERNET主干网带宽增加了十几万倍,预计于2006年将达到5G/10G/40G.  相似文献   

15.
CERNOC主要负责CERNET主干网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主十网线路的流量拥堵情况通常使用带宽利用率来衡量。CERNET主干网各条线路带宽利用率不均衡,并且一些线路的带宽利用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线路扩容改善线路的拥堵情况,但是线路扩容受限于经费等客观条件,同时也不能充分利用线路资源,不够绿色节约。凶此我们需要通过流量优化的技术方式降低带宽利用率,提高网络性能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16日,合肥CERNET2主节点调试完毕,3条2.5G线路工作正常,成为国内最早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任务、接通CERNET2的节点之一。安徽省各高校在建设和应用IPv6网络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针对不同的学校,合肥CERNET2主节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将他们接入CERNET2,并帮助有关高校开展IPv6  相似文献   

17.
重要事件8月线路变动情况如下:1.2007年8月2日,新开通一条CERNET与蓝汛(ChinaCache)互联2.5G线路;2.2007年8月9日,北京至南京备份2.5G改为新开通的北京至南京第三条2.5G线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大学自1996年10月用微波设备以126K带宽接入CERNET华北节点到2006年的十年时间中,校园网经过两次大规模建设升级,发展迅猛。建立了万兆核心、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基础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9.
基础网络和资源建设好比是教育信息化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经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CERNET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学术网之一,骨干网带宽达到了2.5G-5G,初步满足了各级教育机构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资源建设呼唤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网络和资源建设好比是教育信息化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经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CERNET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学术网之一,骨干网带宽达到了2.5G-5G,初步满足了各级教育机构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