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考起源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部分老师对情境的选择和使用不当,致使一些数学课为"情境"而"情境",从而使数学课失去了应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王禄平 《考试周刊》2012,(65):68-6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如能把数学教材、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另外,情境教学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6.
谭燕 《中小学电教》2011,(3):144-144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我尝试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2.
尚丽华 《成才之路》2010,(21):42-4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郑小琴 《考试周刊》2011,(93):65-65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路尔说:"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数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明确  相似文献   

14.
在强力推进减负高效的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有我们所期待的,也有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因此有必要冷静地对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思考.本文仅从数学问题情境的角度谈一点个人认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5.
张惠 《考试周刊》2011,(9):79-8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师应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付诸实践。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东西方都能出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具体途径为: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在教授新课时创设生活情景,在实践时创设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数学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而应该高于生活。生活情境的创设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有效情境、挖掘教材情境和创设生活情境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田子英 《成才之路》2010,(35):I0027-I0027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果将一勺食盐放在你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殷宪民 《辽宁教育》2013,(10):88-8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知识与学习总是具有情境性的,数学学习也离不开情境。下面由两个课堂情境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