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分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如此荒唐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孩子们眼中的数仅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存在。类似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可见我们的学生数感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3.
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老师说:“数字是不会骗人的。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十二天盖好,十二个人就只要一天。”“对呀”,一个学生接着说:“二百八十八个人只要一个小时,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个人只要一分钟,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钟。”是呀,学生说得不无道理,但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这样能解决问题吗?我敢说,这样的可能性太小了。如果真这样,奥运场馆不早就修好了。如何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数学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理论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对数学的个眭化体验,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结合平时的教学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有关“数学教育的价值”的研讨会上,一位专家语重心长的给与会的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学生喜欢数学吗?”,一时,全场语塞会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在漫长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的数学存在怎样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苏清华 《学周刊C版》2011,(1):130-13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中多处阐述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数感世界,让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学会用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刘晓春 《湖南教育》2005,(13):44-44
观察身边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一年级小朋友好奇心较强,对生活中很多事物的观察视角独特,但他们还不会自觉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留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存在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练习题:说一说生活中与加、减法有关的事情。陈少桐小朋友第一个举手说“:平时,我家有3个人吃饭,过端午节这天,我们把爷爷、奶奶接到家里过节,这天…  相似文献   

8.
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数学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会发出感叹:“唉.怎么回事?他们真不动脑筋,小松鼠重50千克,大熊猫2千克;算出来儿子的岁数居然比爸爸的岁数大。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太差了。”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确实会经常碰到有些学生产生这样的问题。老师们所说的“感觉”,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数感”,是学生对存在的数的一种敏感性,是学生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不断地感知、理解、发现、探究。从而获得的一种本领,是一种对数的良好的感悟.也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的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数学课堂成为智障学生幸福的乐园?怎样把被动的数学学习.变成自主而快乐的享受数学?如何让智障学生快乐地学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 曾有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学数学有什么用?对我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非常模糊,总的感觉是“为了高考而学习数学”.我们又对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情况更是糟糕,大多数人认为数学在其生活、工作中确实没有什么用,故而认为数学是数学家们的专门游戏,或许在他们所不知道的领域有用,但他们无法感受对“数学对你的个人素质的发展有何帮助”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很令人失望,大多为“没有感到”。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背景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但我们的智障孩子经常会闹这样的笑话:“你今年几岁了?…我六岁。”“你妈妈呢?”“我妈妈七岁。”“爸爸呢?”“爸爸八岁。”我们常犯嘀咕:怎么智障孩子一点数感都没有呢?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材中对数学历史文化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并在第3学段中给出这样的教学建议:“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一种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凸显,从而促使我们数学教育工作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数感”,一个经常听到,但并不熟识的名词。什么是数感?如何培养数感?如何结合认数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带着这些问题,“辩课进校园”第三站走进了百年名校——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参与这次活动的,除了海曙区各校近二百名数学教师,还有来自宁波各县市区的部分数学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典型韵例子:学生甲平时数学成绩一般,课堂表现平平,可当学到“元、角、分的认识”时,甲学生的表现却是班上最出色的。原来,甲学生的父母是做小生意的,平时,甲生也帮着父母卖小百货。在甲生的眼里,“元、角、分”来源于真实生活情境,他的数学知识的获得自然是他在真实生活中的体验,当课堂中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情境发生关联时,课堂中的学习变得更像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的迁移产生,他自然而然地将日常生活积累带到课堂中来,真正从真实生活的体验中间勾起了对数学的理解,从而获得了数学课堂学习的成功。那么,教师如何让“生活数学”真正走进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使用青岛版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数学问题。那么,如伺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下面结合两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类题目,如:“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它们高的比是多少?”又如:“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它的体积怎样变化?”“己知2/3a=3/5b(a、b均不为0),求a和b最简单的整数比。”……这类题目的条件比较简单,其中的某一个量或几个量缺少具体的数值,很多学生遇到这样抽象的数学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