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7,(2):171-173
文献[1]给出了半单代数上不可约模情况下的双重中心化子定理。文章将半单代数C[Zn]上的正则模(C[Zn])°分解成了n个一维子模的直和,证明了C[Zn](C[Zn])°的双重中心化子等于其本身。文献[2]给出了任意代数上完全可约模情况下的双重中心化子定理,针对该定理给出两种不同于[2]中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T—内射模[10]、Tfg—内射模和Tfg—平坦模[5]刻划了如下一些特殊环:Tfg—正则环、Tfg—V—环和Tfg—coherent环。它们分别推广了正则环和T正则[1]、V—环、TV环[11]、p—V—环、f—V—环[6]、[1]、[4]及coherent环的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特征为2的域F2上给出n阶矩阵为平方矩阵的充要条件,从而刻划了平方矩阵的特征,求出环Fq[x]上有限生成模的自同构群的阶数公式,由此得到F2上全体平方矩阵的计数公式.  相似文献   

4.
PCB微带线场模的分析及其等效模型获取的方法论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付江 《天中学刊》2002,17(2):13-17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对标准微带结构利用边界得出微带线上传输的信号为准TEM模的电磁波,并对其适用的条件给以分析总结,通过对麦克斯方程的数学运算,推导出微带线场的横向分量满足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由此证实微线场的解可通过计算二维静电场获得,最后阐述了传输一电路模型的电容矩阵[C]和电感矩阵[L]均可通过解相应的静电场和静磁场来获得,并进一步论证了通过计算自由空间电路矩阵[C0]来计算电感矩阵[L]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K—泛函和光滑模给出Bernstein—Durrmeyer多项式Dn(f,x)在L_p[0,1]空间中的逼近阶。  相似文献   

6.
文[1]给出了通常意义下的Z——循环矩阵和对称Z——循环矩阵的逆矩阵的一种求法,本文给出了Z——循环分块矩阵与对称Z——循环分块矩阵的逆矩阵的一种求法,文[1]的结论是本文的特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的R是含幺结合环,(T,Te)是左酉R—模范畴RM中的一个遗传扭论。有关遗传扭论中的T—投射模及T—内射模的概念和部分性质,在[1],[2]中已给出。这里主要是讨论遗传扭论中的另外两类模,即T·M—投射模、T·M—内射模,其中后者是[1],[2]中T—内射模的推广。在文章的后面,将给出相应的T—投射模、T—内射模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证明当K是数域,G是有限群,V是KG—模时,V的换位代数D=HomKG(V,V)≌K蕴含V不可约,即Schur引理的逆定理;进一步,V在复数域C上的标量扩张C?KV是不可约CG—模当且仅当D≌K。  相似文献   

9.
在不确定性推理中,对三角模的讨论是最基本的。本欲对基于区间值的证据推理建立一些理论基础,因此将三角模推广到区间值集D[0,1]上,得到广义三角模的概念,并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在保持问题的研究中,关于不周矩阵模之间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而上三角块矩阵模到全矩阵模的结果并不多.设R是一个至少含有3个单位的主理想整环,Mmn(R)与Tmn(R)分别是R上全矩阵模及上三角矩阵模。在一定条件下刻画了R上的上三角块矩阵模到全矩阵模的保逆线性算子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定义了Baer模、quasi-Baer模和p.q.-Baer模.使用了环论和模论的一般方法,讨论了在一定条件下模的子模、商模、直积(直和)和同态象保Baer性(quasi-Bear性、p.q.-Baer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职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指出了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构建思路:把高职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系统,理论模块以理论的系统性为主导、实践模块以专业技术类型为主体划分课程模块,所有课程模块构成模块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M-cc-内射模     
本文主要受M-cp-内射模的启发,定义了M-cc-内射模,给出了M-cc-内射模的一些性质和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将有限表现模限制在平坦维数≤1,得到有限平坦表现模及其性质,利用有限平坦表现模类给出了其Ext-正交模即FFP-内射模,刻画了右F-凝聚环与右F-正则环。在环的几乎优越扩张S≥R下,证明了S为右F-凝聚环当且仅当R为右F-凝聚环,S为右F-正则环当且仅当R为右F-正则环。  相似文献   

15.
高职理科专业课程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系统模块,分别以理论的系统性和专业技术类型为主线划分课程模块,所有课程模块构成模块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分次内射模是分次模范畴三大模类之一,本文对分次内射模的性质作了一些研究,得到了它的一些等价刻划,并给出了分次内射模与内射模之间的一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引进了强模的概念,证明了Gorenstein环上的强模就是Gorenstein投射模,并通过Bass基数刻画了Gorenstein环上的强模(即Gorenstein投射模).在QF环上讨论了强模的性质,用Gorenstein投射模刻画了QF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基于GSM和太阳能的土壤参数测试仪,它以单片机STM32为主控、STC12为辅控,集太阳能供电模块、GSM模块、NRF24L01无线模块、p H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等于一体,能实现多点自动测量土壤参数并显示和存储、以及手机实时接收和调用土壤参数的功能,可应用于对农作物生存环境的监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闭子模都是零化子的模与环,即闭偶模与闭偶环,刻画了闭偶模和闭偶环,给出了n阶矩阵环Mn(R)为闭偶环的一些等价条件,证明了环R是右非奇异右扩张环当且仅当R是右闭偶Baer环。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and restrictions given by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cture environment, the top-down and bottom-up nanotechnology teaching modules were developed, implemented and evaluated. Then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instructors could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this emerging area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aching modules and a career module, an early stag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ules in selected engineering courses was conducted.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adoption of modular lectures in regular engineering courses influenced attitude towards nanotechnology – overall, the teaching modules did a better job of piquing student's interest (albeit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subject, but there were also positive gains in interest in nanotechnology as a career. There was some evidence that the hands-on demonstration teaching modules with visual elements and the career module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lecture presentations in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