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的美与美的游戏--再论SPORT文化属性的皈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是作者在20多年体育美学研究基础上的新开端。从美学上探讨艺术起源的游戏理论入手,楔入到新时期的体育基本理论中,为当前体育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提供了高境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走出体育美学的学科定位之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美学大讨论背景下诞生了中国体育关学学科,"体育美"作为一个核心范畴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于"体育美"的思辨基本停留在了对美学学科"美"范畴的移用.作为体育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由下而上的美学建构思路之于体育美学具有内在的学理合法性,从体育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出发,综合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方法,是体育美学走向深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体育美学学科建设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体育美学研究在国内兴起的社会人文背景,继而从体育运动这种研究对象来探讨体育运动审美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当下体育美学研究拓展空间、挖掘深度的两个方面,即:①体育美学研究需要在文化哲学层面得到理论支撑;②体育美学研究要脚踏实地,直面体育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人体美、社会美、艺术美。在体育教学中灵活运用体育美学进行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研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活动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美学特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建立体育美学有其重要意义。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研究的归属、研究对象以及体育美学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发展应该从体育活动的历史及其前后关系出发,指出体育自身审美价值不断下降的原因与体育活动的商业化、工业化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学校体育中的美学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美学与体育紧密相关,体育从它萌生之时,就同美连在一起,中国古代对人体美的理解更多地注重强健,形体和活力是体育美的主要形式,在近代,人们对体育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本世纪初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强调要“身心俱泰”,“感情斯正”。在现代生活中,体育美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学校体育对学生加强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育者必须要具备较好的审美能力,方可成为学生形体美和心灵美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会议命名为“世纪之交”,不仅指时间上的交替,还因为中国体育美学的发展也处于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新阶段的开始。 那么体育美学新的发展阶段的任务是什么呢?与会者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深化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足球运动蕴涵的体育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依托关学、体育美学基础理论,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运动蕴涵的美出发,发掘足球运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及其美学意义,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足球运动这些美与体育美的本质和规律、体育美的内涵以及内在联系。同时阐述了足球运动美在体育美学研究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即足球运动美具有整体性。结论:足球运动蕴涵的美对于体育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育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体育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下半叶。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上都有差异,大致可分为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欧美等国、日本3类,代表不同的学术传统和风格。前苏联体育美学研究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注意力集中于竞技活动的观赏,而对身体运动的基本审美特征较为忽视,东欧各国体育美学研究与前苏联一脉相承,受其影响很深;欧美国家的体育美学研究自由而宽泛,流派众多,学说纷杂,学者们建构体育领域的美学研究,尤其在定量研究上成绩显著;日本的体育美学研究善于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经过消化形成符合自己社会生活传统的实用特色。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初步形成特色,近30年的研究,主要对研究对象和范围、自身特征、体育美及运动项目的分类、体育运动中的真善美、体育美感等的探讨,但也存在缺乏成熟的体育文化理念、研究者忽视美学原理的学习、与实际发展脱节的体育美学发展障碍。伴随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审美文化,正在焕发生态、绿色、人文的特性,倾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体育美学研究对象内涵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把体育美学研究对象拓展得很广,似乎把同体育有关的许多方面都关照到了,但在这背后透露出的却是一种对体育精神、体育本质把握的缺乏。这种远离事物本身的外部研究只能将体育美学的理论建设弄成一堆平庸、肤浅的大杂烩。笔者认为,为了使体育美学成为真正的体育本体论上的美学,必须将所有的非体育因素完全悬搁起来,而直接以体育的原始对象为研究对象,这就是“走向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本体论的还原方法。只有如此才谈得上对体育的深度结构做出深层次的描述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