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人性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普遍关注而又十分敏感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八十年代人性和人道主义回归的社会背录的分析,来诠释新写实小说关注人性的原因;新写实小说采用了人性视角来审视现实生活不仅体现在选材上,也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八十年代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使新写实小说注重物资化、欲望化,扭曲和变形等人性内容的书写,同时也不乏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从伤痕文学到反思、到寻根、到新潮、到新写实等一系列演进过程,体现在力图将西方人道主义、现代主义思想引进我国,而且又表现出对回归传统的依恋。特别是新写实小说的可贵尝试,使人们把目光投入到现实主义,但这是现代化基础上的新的现实主义,是对小说现代化的呼唤。  相似文献   

3.
"新写实小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涌起于中国文坛,拥有众多作家的复杂的文学潮流,它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人生.而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女作家,她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朴素细腻的创作特色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一员骁将,本文试从在池莉新写实小说的形成过程中看"新写实小说"的发生,在池莉的新写实的创作中看新写实小说的特征,从池莉小说向都市传奇小说创作过程中看"新写实小说"的走向等三个方面寻找两者的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后期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小说潮流。新写实小说倡导者们高举“还原”大旗,提出新写实小说实现了对人与现实的还原。事实上,新写实小说还原的仅仅是最基本的人性与最基本的生活形态。这种“还原”倾向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因此新写实作家想要在文坛站稳脚跟就必须调整创作理念。从新写实作家90年代的作品来看,新写实作家已经从对人与现实过于偏激的认知中解脱出来,力图挖掘与表现更加丰富的人性内容与更多层面的现实内涵。在90年代,新写实作家在关注最基本的人性的同时,力图表现与挖掘更丰富更复杂的人性内容;同时新写实作家已经不再单纯从生理本能的角度去解读日常生活,而开始尝试着从人性、历史、文化、政治等多层面去解读日常生活,揭示日常生活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在当代坛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新写实小说对生存“原生态”的揭示,对芸芸众生之“烦恼人生”的艺术再现,对生存本相的揭示,无疑又与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也是新写实小说在当代走俏的现实根源。本旨在通过对新写实作家总体创作倾向的观照,结合某些具体的本,并从本与现实的双向维度出发,深掘新写实小说所蕴藉、表现的生存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章旨在将新写实小说和五四以来(1917—1949)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作一番比较,由此展开对新写实小说局限的反思。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高扬,二是浓郁的悲剧意识;而新写实小说却有着与此完全不同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丧失,二是悲剧意识的缺乏。显然,相对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新写实小说呈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双重倒退。  相似文献   

7.
对女性生命个体的关注是"问题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后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是建国后文学中女性更多的是以附属品的位置存在。"新写实小说"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延续着"五四"的"问题小说"对女性现实生活困境的延伸与思考。"问题小说"描写女性生存困境面临的问题与无奈,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这些女性开始有了反抗的意识并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无论结果怎样,相对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都是一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进步表现。"新写实小说"褪去了"五四"时期贵族式的蜻蜓点水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残酷与女性悲剧命运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一批文学新锐如刘震云等把他们的视点放在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琐事的关注上,他们所写的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先锋派的新潮小说有着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新写实小说。这些新写实小说在创作方法上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他们的作品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为新时期以来一度沉闷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发表后被多家刊物转载,评论界公认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下面就《单位》、《一地鸡毛》谈谈刘震云小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诸种文学流派中,新写实小说在成就与影响方面应该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是新写实作家的中坚.新写实小说关注民生,主要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极具平民化特点.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背景下,可以看出新写实小说明显继承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冯永朝 《现代语文》2006,(11):90-91
“新写实小说”是在新时期小说创作处于低谷阶段出现的重要创作潮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轰动文坛,但随即或因对现实和社会的疏远,或因过于注重形式和语言技巧的玩弄被读者冷落,开始走向沉寂。正当文学似乎已陷入困境之际,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新兵连》等一大批“新写实小说”相继问世,似一股春风给文坛带来了新的转机,引起了评论家和广大读者的广泛注意和讨论。尽管人们对“新写实小说”的性质和特征的认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笔者认为“新写实小说”的关键在与它的“新”,而这“新”又是在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比照中凸现出来的。所以,本文拟从“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在取材、叙事态度、结构方式、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这几个方面的不同入手,对“新写实小说”的特征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期以来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真实观遭到了先锋派创作和新写实小说的严重挑战 ,真实性观念在两股新的文学潮流那里被赋予崭新的涵义。三种小说艺术真实观共生共荣 ,左右了 80年代中期以后小说创作的想象空间和叙事走向。  相似文献   

12.
周立波作为湖南现代乡土小说和当代乡土小说的承上启下者,贡献是巨大的,以他为中心,湖南形成了“茶子花”派,他的乡土小说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之情,追求一种清新俊美的艺术审美风格,展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赢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湖南当代乡土小说的创作一直以来都是秉承湖湘文化的传统,注重对人和人性的关怀和张扬,体现人道主义的精神和人文关怀之情,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乡风民俗,有一支连绵不断的创作队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茶子花"派及其分支,在全国和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对湖南文学创作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鲁迅对柔石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启蒙观念、关注重心与小说模式方面。鲁迅对柔石深刻的影响使柔石成为一个地道的人道主义作家,柔石向鲁迅的学习是成功的,他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现实主义小说直面当下改革现实中相当普遍的道德缺失现象,关注那些经济利益以外但又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失的道德,进而对改革进程进行道德批判。其价值在于,在历史审视改革进程的同时,更应执着于道德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以"否定"、"破坏"、"消解"和"颠覆"现存一切观念、价值和制度,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和"非连续性"等为特征的思想观念,与我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强烈否定意识有着极大程度的相似性。但两者各有其特定的生成、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鲜明的不同。对两者的正确辨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我国新时期小说的本质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写实"的代表性作家,池莉的小说描写了琐碎繁杂的日常生活表象,更写出了被烦恼笼罩的生活底色和人生基调,爱情是苍白无力的,婚姻是现实庸俗的,整个人生是真实的烦恼事项的堆积,而不是人们预设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苏童、莫言的小说明显地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即现实的小说世界和超现实的小说世界。他们的小说是写实的:童年的回忆、家乡的生活、时代的变化给们带来的苦恼与冲突等等;而他们的小说又是超现实的:他们让神秘的色彩弥漫整部小说,给人物蒙上一层传奇的色彩,使读者在他们的小说中仿佛又解发了体内的另一种感觉系统。写实的内容构成了他们小说的现实世界,写意的感觉构成了他们小说的超现实世界,而且这两部分交错融合,使他们的小说变幻莫测,有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社会小说作家,芦花以小说《不如归》一跃成名,而后又发表《黑潮》等多篇小说、散文集和散文等,一时备受关注,其散文集曾多次被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引用。《黑潮》是芦花的长篇代表作品,是受到托尔斯泰影响后创作的,作品批判了政府的腐败,表达了对农民及妇女的同情,表现了很强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