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是地方创新体系联入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资源。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是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建立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策略。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的效果是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性质、地方创新主体的技术水平及其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落差、地方研发人员的素质和丰富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理接近程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伟杰  苏为华 《科研管理》2012,33(6):120-127
文章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国内R&D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是东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R&D研发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现阶段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技术溢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对通过FDI渠道的技术溢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有利于FDI渠道的知识溢出,而东部和中部并不确定,东部地区甚至可能由于知识产权执法强度不足而出现负向效应。对此,文章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世界86个后发国家的研发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后发国家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检验发现:RD研究员数、金融发展对后发国家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制造业进口和FDI净流入对后发国家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金融发展、制造业进口与后发国家研发投入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即知识保护程度越高的后发国家,金融发展越能促进研发投入,制造业进口则越抑制研发投入。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从动态视角,不仅探讨影响研发投入的因素,还要分析其后续的研发绩效。  相似文献   

4.
研发独占性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面临更多的挑战.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力量的跨国公司,其在研发独占性的实践经验对于不断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学习意义.在跨国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内部的研发地域组织的角度建立了新的分析独占性的概念性框架,并通过对120家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非法律保护手段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对于显性知识的保护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非法律保护手段,而内部的全球研发地域组织对于跨国公司独占机制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Moran I指数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间吸引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即周围相邻省域吸引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数量增加能促进本省域吸引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数量增加。同时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区位选择与各省聘用科研人员成本、市场规模、人均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和通讯设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ERGM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11):131-137
基于复杂网络研究视角,构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对网络整体特征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解析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区域层面实证分析区域间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中不对称的非互惠保护关系普遍存在;各区域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会促进各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人口流动网络和制度邻近网络对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Moran I指数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间吸引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即周围相邻省域吸引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数量增加能促进本省域吸引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数量增加.同时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区位选择与各省聘用科研人员成本、市场规模、人均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和通讯设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科研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型高校的科研成果占国家科技成果的“半壁江山”,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但中国科研型高校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还相当滞后,目前中国高校仍注重科研成果鉴定获奖等,而忽视知识产权的取得,缺乏申请专 利的积极性,高校的研发能力与转化率不成比例。通过对科研型高校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反映了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为今后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将进一步加大.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双头垄断模型,得出R&D与竞争对手、研发人员的工资、知识产权、科技转化水平、研发投资环境等有关,对跨国公司在华R&D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扩大跨国公司在华R&D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子公司在跨国公司知识创新及流动体系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正在由传统的价值链形式向全球网络组织转变,跨国公司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决于内部的研发活动,也取决于海外子公司从当地外部网络吸收那些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具有当地特定知识的能力.海外子公司从过去知识的单向吸收者逐渐转变成为跨国公司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来源.在知识的创新和传播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全球创新体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本文从子公司的角度出发,按照子公司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所创造知识的可转移性两个维度,把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划分为知识的提供者、吸收者、深化者以及修改者等四个角色,介绍了四种角色的特点以及战略意义,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R&D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很少注意到知识产权保护(IPR)相对比较弱的国家。这一问题涉及到发展中国家潜在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首先,在知识产权保护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奖励(即私人返回)R&D投资行为是令人担心的;其次,国内和国外R&D投资的市场价值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检验这些问题,调查了浙江135个国内外上市公司的R&D市场价值的面板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首先,R&D资本的市场估价对整个样本来说是积极的。第二,在国内和外国公司样本中,外国公司的R&D投资市场价值没有显著不同,而国内公司的价值系数是整个样本的4倍。第三,在高新技术产业,国内和外国公司的不同是相对于其他产业领域更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技术购买及网络嵌入变量引入区域知识生产函数,基于我国2006-2010年省际技术市场交易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际技术购买、网络嵌入与区域专利产出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研发投入、知识存量等要素相比,省际技术购买对区域创新产出未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2)技术交易网络嵌入的凝聚力机制对区域专利产出的影响不显著,而网络嵌入的结构对等机制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各区域主要通过模仿网络结构相似区域的创新行为获取知识溢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及区域创新政策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朱慧  徐卫彬 《科学学研究》2016,33(8):1161-1168
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受到广泛关注。沿用Woo等的观点将知识产权保护分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发生机理。随后,收集42个国家1980-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中等收入国家知识产权直接效应较弱,高收入国家知识产权直接效应较强;其次,中等收入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呈非线性关系,而且自主创新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最后,高收入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之间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彭本红  王雪娇 《科研管理》2021,42(7):116-125
军民融合必须嵌入产业网络,架构创新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架构创新为中介变量,以政府创新政策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网络嵌入影响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络嵌入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绩效提升有显著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组织架构创新和知识架构创新均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产业架构创新在网络嵌入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未能得到验证;政府的合作促进政策可以减少合作的不稳定性,从而调节网络嵌入和协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其削弱了军工企业的“结构洞”位置,因此没有显著调节结构嵌入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另外,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独占性和排他性特征,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没有像预期中一样对两者的关系起到正向的调节效应。本研究对于指导我国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区域间与组织间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强弱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也不同。借助阈值回归模型,研究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在强、中、弱三种状态下对组织创新的不同影响。通过对289家各类组织有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强保护与弱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能力起负面作用;在中等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起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组织创新能力的关系是非单调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视角下网络镶嵌的两个维度(关系镶嵌和结构镶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通过对我国25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了网络镶嵌、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供应链环境下,关系镶嵌对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结构镶嵌对创新绩效没有影响,知识共享在关系镶嵌和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探讨了网络镶嵌在特定的供应链网络中对企业的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供应链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中国企业创新活动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企业“不愿”甚至“不敢”进行创新活动。为改善创新的制度环境,200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文旨在评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够保护企业创新。知识产权战略通过提高企业间知识侵权的违法成本来达到“保护创新”的目的,不过,行政保护和产权保护环境这两种保护机制很难对创新成果起到改善的作用。第二,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创新质量,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产值率均没有明显的提高。若长此以往,企业可能会陷入“不愿创新”的怪圈中,反过来亦会“伤害创新”。第三,相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质量的改善强度更大。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战略抑制了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也就是说,非高新技术企业干扰了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效果。那么,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重点落实知识产权争端的司法惩戒力度;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关注这一战略实施对非高新技术企业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观的技术创新范式已为学界所认可,而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及研发本地化则有利于区域创新生态的形成、转型与升级。对外资企业在华研发网络布局进行调研;借助质化研究及扎根理论分析,通过数据的三级编码提炼出在华外资研发生态网络特征、生态嵌入及其与自主创新生态依存共生、协同演进的核心范畴;揭示了外资研发克服约束条件实现产业生态、商业生态和文化生态嵌入的路径;构建外资研发生态与区域自主创新生态的共演模型,刻画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双重子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规律。提出有助于研发机构网络管理及政府生态创新政策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包括海外网络结构嵌入、海外网络关系嵌入、合作能力、知识获取和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在216份有效问卷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证实海外网络嵌入对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需要通过合作能力这一中介变量来传导,由此构建我国企业通过海外网络嵌入实现技术追赶的路径。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大研究开发项目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针对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特点,提出重大研发项目全过程知识产权预警的概念,进而提出重大研发项目执行过程中需开展包括查新预警、跟踪预警、保护策略预警和维权预警在内的全过程知识产权预警;界定了研究开发项目面临的三类知识产权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识别策略和预警警度判断方法;探讨了文本挖掘技术在知识产权预警中的应用,并总结了专利文本相似度判别的相关算法;最后对其局限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