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章对肇庆市绿色发展状况和文旅产业进行了研究,构建绿色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评价了三者在2010—2020年的融合发展态势,探讨了肇庆市绿色发展与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近10年间,肇庆市绿色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主要处于拮抗阶段,协调度较低,绿色发展呈现滞后发展状态。但是在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下,肇庆市绿色发展与文旅产业协调共进创新优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肇庆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发展生产体系;加强政府统筹,推动生态、文旅产业相融合;盘整生态资源,打造数字化全域旅游生态圈。  相似文献   

2.
运用熵值权重法和融合度分析模型对我国21个省市区2009-2017年低碳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在低碳旅游业系列评价指标中占比0.48,能够很好凸显"低碳",评价指标构建合理;我国21省市区的低碳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虽然尚处于初级融合阶段,但整体融合态势向好,各省市区融合发展等级逐年提高;各省市区整体融合已从2009年松散阶段发展到初级融合阶段;个别省份融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需结合各省市区的人文特点及旅游动态加强两产业的融合升级.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新的支撑点。本文通过对泾川县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河南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作为一项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与相关产业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重点将探讨旅游业与大产业的关系及融合发展问题,主要包括旅游业与农业、旅游业与林业、旅游业与工业、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超大城市正在经历文化与科技从单向融合走向立体融合的新一轮深度融合,探索文化与科技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迫在眉睫。以广州为例,对广州的优势条件和面临挑战展开分析,认为广州文化产业持续稳发展,具有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先发优势和良好基础,产业园区和技术设施载体建设较完善,但总体还处在企业规模不大、实力有限、专业度不精、创新能力不强的初级阶段,存在文化与科技融合体系不成熟、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广州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向与策略,包括统筹推进探索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打通文化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有机衔接;拓展文化与旅游领域的深度应用场景;撬动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用场景;发掘商贸会展流通领域的深度应用场景;增强政府推动新一轮深度融合的引导力度以及健全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规律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的引领下,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域大为拓展,融合深度也有所加强。近年来,旅游与婚庆产业的融合也成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在对婚庆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与婚庆产业的主要构成、旅游与婚庆产业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旅游与婚庆产业融合的可行性:旅游与婚庆产业素有交叉,资源共用;两大产业互助互推,共同发展。基于此,提出了旅游与婚庆产业的资源融合、功能融合、市场融合和品牌融合四大路径,以及两大产业融合的注意事项,包括政府部门支持,行业协会牵头;期待行业寡头出现,期待企业间"强强联合";产品的不断开发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期对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产业一体化的极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进入深层次的发展阶段。文章对开封市文化符号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归纳开封市所含有的中心、中间以及边缘文化,对开封市文化符号圈内的主要文旅景区进行总结与分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开封市文化旅游景区的网络模型,分析当下游客对开封市文旅景区的关注度,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实现开封市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文化服务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使信息服务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成为必然,也催生了新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文章为探索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关系,构建了耦合评价模型,对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处于相对较低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机制,提升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研究通过分析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关系,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系数矩阵的方法评价2008—2018年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以期为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其他地区相关融合发展问题提供启发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汇总2006年~2015年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增加值分析两者的发展趋势,并采用耦合关联评价模型测算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关联度,结果表明:两大产业目前处于协同发展阶段,融合趋势逐步上升,文化金融业等系列发展措施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提高两大产业间的互利发展,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提出发展建议,即:创新文化产业内容、丰富金融业的产品、完善国家政策导向和创新文化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1.
范文静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76-2383
我国许多地质遗产旅游区均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旅游效益较低。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系统分析了黄河石林遗产资源特点和旅游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最后,提出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融合理念,并构建了农旅共融、工旅共融、科旅共融、文创旅游共融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可指导黄河石林地质遗产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地质遗产的科学管理与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成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资源,其本身就是一个集成性的产业。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建构一个能够从微观层面实施的产业集成架构将有利于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从集成的资源、模式和工具这三个核心要素出发,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来源的探索、创意式样的创新以及创意工具的使用等,将有助于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拓展。从创意到商品的整个产业链的集成化发展路径,是实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推动国家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过程中,作为全省的首善之区、纲要中寄予厚望的广州,加强了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确立了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核心,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金融业的支持,但其它行业的兴旺同样可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动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本文研究了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的多种契机。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及科技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整合了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产业政策等要素的支持,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旅游产业在逐渐融合了科技化、人文化、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普的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产业中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论文就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以及科技管理策略做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跨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已成为诱发新兴产业形成并提升其绩效的重要因素。利用EPO-PATSTAT数据库搜索出生物芯片产业13101项专利数据,利用Datastream、Osiris、Amadeus企业数据库搜集335家生物芯片企业财务数据。运用N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方法,依据专利数据,测算生物芯片产业技术融合宽度和深度。采用面板数据的GLS回归方法,依据2001-2013年间生物芯片产业20个样本企业专利数据和财务数据,实证分析技术融合引发新型竞争协同关系最终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机理。研究表明:技术融合度对产业绩效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同时提高技术融合的宽度与深度更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融合创新对产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随着产业的成长趋势呈现一条开口向下的"倒U型"曲线。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放松产业管制,加强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促进跨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强化跨产业间的新型竞争协同关系,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大和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陈向东  李婷 《科学学研究》2006,24(3):348-354
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工业技术的进步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会不会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工业技术资源的多样性,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本文探讨和辨析工业技术资源收敛的研究观点,从内生和外生两个角度分析工业技术资源收敛的动力。此外,本文还利用我国典型行业技术发展的简单数据分析,说明相应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需求旺盛的背后已逐渐显露出旅游后勤服务的滞后。由于商贸物流对现代旅游具有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同时旅游产业的繁荣又促进了物流产业向新领域不断拓展,因此研究现代旅游与商贸物流两大产业间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彼此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两大产业间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更着重结合郑州发展旅游物流的优势,从旅游物流的营销、资金系统、电子商务、绿色旅游物流等多方面阐释了科技创新引导旅游与物流产业升级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运用价值链系统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特点,探究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探析粤港澳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华  李伟 《现代情报》2007,27(10):52-53,57
数字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因其承栽着传媒内容与技术支撑职责的互为表里的关联性.而演进为全球范围内两大超级产业的全面渗透与爆发式增长。而通过怎样的途径与原则,促进我国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与有效融合,改变目前滞后的局面,则是本文探讨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聂子龙  李浩 《软科学》2003,17(2):80-83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一大浪潮。产业融合有其根本原因(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与直接原因(各种技术创新及其基于信息网络的整合)。产业融合因为有着动态复杂多变及产业界限模糊不清等特征而给企业带来战略设计的诸多困难,企业必须密切关注技术创新及技术的组合,预测产业发展的动态,并且充分参与产业群聚区进行合作集成式经营,才可能在产业融合中实现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