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源头创新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是新现象的发现,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揭示,是对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阐明,以及根据这种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1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关系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中,人类争取社会进步所做的一切活动,都能与自然界由此而引起的变化相适应,即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物质形态及其运动规律.揭示自然界内在结构的和谐和秩序,需要人(多指科学家)对自然规律作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彭家勒认为,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是因为它的美激起了科学家的热爱之情,这才产生了全部科学活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物理规律最终是以美的形式被揭示而呈现于人类的.  相似文献   

4.
黄缨焱 《大众科技》2012,(12):134-135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借音新生词"酷"、"萌"、借义新生词"给力"以及本土创造新生词"囧"的自身词义的演化或是形成过程的分析,充分反应出语言历时规律的命令性特性;而分析旧"酷"与新"酷",这个旧的词语与新生词共同存在于当今社会并同时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执行的特性又充分反应出语言共时规律特性。  相似文献   

5.
罗天强 《科学学研究》2008,26(4):675-678
 从规律论的视角看技术,技术是人工控制条件下自然规律的定向作用。在技术系统中,自然规律及其作用方式被人为地选择和限定,从而依赖于人的活动。技术发展要求不断推进科学研究,在进一步揭示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实现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在生成论的视野中 ,可以获得关于技术自然属性的许多新认识。在属性类别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一种关系属性 ;在基本含义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指技术人为性中的非人为性属性 ;在具体表现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通过人工物与天然物相结合的“物质”和天然内容与人工形式相统一的“关系”(自然规律 )表现出来的。这些新认识对于深入理解技术的辩证本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动三色盘     
进入八年级以后,我们接触到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现象的揭示、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它们都要通过物理实验而得到有效的验证。因此,大量的实验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界的奥秘,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朱华琴 《现代情报》2004,24(7):190-192
现代科学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又交叉、渗透、移植而产生出大量的边缘学科,人们在进行学习、研究、创新活动时,往往需要运用到多学科的信息。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信息交合重组能力的生成性研究,多途径加速大学生信息交舍重组能力的形成,使其能够驾驭多学科信息交合重组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迟文革 《中国科技信息》2007,(12):289-289,291
自然界的神秘无处不在,从天体间的和谐的运动到组成物质微粒的规律性结构乃至一切的自然现象,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逐渐揭开了它们的面纱,如:天体的和谐运动规律,生物的演变历程。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等等,人类在不断地发现自然规律的同时利用这些规律创造着文明。  相似文献   

10.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由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同时必须以严格科学的训练为基础。伴随着现代化军事训练的高效性,教学思想的先进性,训练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性,对制约技能生成因素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技能、规律、技能生成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就本研究的结论以及对下一步研究的看法谈了自己的几点启发,旨在为现阶段的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将来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载体,做强做优大学科技园,形成区域创新增长极,构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点,意义不言而喻。推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三角园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学科技园,其成功发展模式颇受关注。本研究以研究三角园4个发展阶段为切入点,系统回顾其65年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园区治理、政府投入、大学支持、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演进特征与规律,并结合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实际,针对性的提出中国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析科研管理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科研管理本质属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科研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依据科学技术发展定律,针对国家战略目标、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新体系的需要,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管理行为;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定律对科研管理的要求,提出科研管理的新目标和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
空间科学是利用空间飞行器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开展特殊实验的大规模科学活动,为当代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概述了国际空间科学的重大突破,分析了空间科学、载人探索活动的发展脉络和新趋势,回顾了我国空间科学近20年来的发展成就,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强调空间科学的战略地位及其对我国科技、航天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空间科学的投入、制定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和建立稳定预算制度是我国空间科学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建议充分利用科学气球、探空火箭等各种途径夯实研究基础,加强理论与实验技术相结合,培养大批高素质科学家,深化国际合作,完善科学任务管理模式等,走出中国特色的空间科学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娟  陈凡 《科学学研究》2005,23(4):449-454
科学与技术,作为人类不同性质的理性活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但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科技进步法》却将两者混同加以规范,这种混同立法方式很难有效地调整、促进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科技法的最基本问题,如科学与技术、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之间的区别入手,深入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同本质,指出科学与技术不应混同立法,并通过分析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时代特点,指出正是技术价值理性的缺失引起技术理性危机,需要相关法律进行引导和控制,标志着以鼓励和保护科技发展角色的混同立法模式的时代终结。最后,对我国科技立法的重新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现有科技立法的基础上,提出科研自由和科研自主的科技创新立法价值取向,并从科研机构法律地位、科研项目合同属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待遇保障等方面,对现行科技创新立法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检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空间时代的到来使人类有能力突破大气层的干扰与屏障,以全新的角度探索和研究宇宙空间。近60年来,通过空间科学探测与研究,人类关于宇宙的教科书不断被改写,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不断涌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同时,通过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带动了航天技术和相关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开辟了多项新的技术与产业领域,激励和鼓舞了数代年轻人追寻科技梦想。空间科学被公认为是"财富的发电机"、"创新的驱动器"和"新理论新知识的源泉",是各科技强国竞相发展、寻求革命性突破的领域,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纵观科学发展历程,人类通过科普实现知识体系的开放与共享、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明理性的启蒙与教育。文章分析了科普的作用和价值,指出科普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升科技治理水平效能,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保障公民行使科学文化权力,有利于加强创新系统和创新文化建设。进而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背景,指出科普在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社会治理、对外开放等方面大有作为。最后,从坚持科技为民的科普理念、筑牢科普传播阵地、立足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推动开放科学的大力发展、促进科普国际交流与协作等方面指明了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与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关于语言的产生和语言的本质,一直都是语言研究者们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简述了人类对自身语言认识的不断发展。在早期的人类语言研究中,语言起源充满神秘色彩,语言只是研究其他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文字工具,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语言研究;到了近代,尤其是现代,新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对语言的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语言研究趋于本体化。语言研究者们对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语言的起源以及语言习得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更为科学和理性,研究内容趋于语言本体,研究领域更具融合性,朝着认识人类自身的目标积极努力着。  相似文献   

19.
新兴科技的前沿创新性、动态变化性、多元互动性使其伦理治理存在难度,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快速应对。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发展“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亟需识别新兴科研领域的伦理风险并加强伦理建制。为此,基于我国重点科技创新领域伦理治理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文本体量不足、专业审查机制及配套保障不完善、科技伦理教育薄弱、总体伦理素养有待提高、科研伦理创新治理路径有待拓展等现状,系统分析信息科学、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学领域代表技术的潜在伦理风险和伦理治理现状,提出浙江省反思性高阶伦理“元治理”路径,包括: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伦理治理、完善特色科技伦理制度文本、加强伦理审查制度建设、健全伦理教育科普制度以及数字化赋能高效管理等,以期促进科技理性驱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