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分析,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主要由市场地位、工作地位、身份地位构成.制约幼儿园教师市场地位提升的因素是:经济收入的"集体排他"制度、职业保障的"个体排他"制度、职业流动的"结构性屏障".制约幼儿园教师工作地位提升的因素是:"组织角色"的限定、"专业赋权"的缺失.制约幼儿园教师身份地位提升的因素是:"幼儿教育性质"认定不清、"职业准入"不规范.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地位不仅与其工作状态相关,也与社会和谐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了"幸福教育"的重大命题。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职业文化认同中享受幸福。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了"幸福教育"的重大命题。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职业文化认同中享受幸福。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各级党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着力攻破点,也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还面临诸多问题,即外界态度和自我认同的"双质疑"、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不达标"、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不愿留"。面对以上困境,教师政策要凸显专业知识,提升乡村教师的从教幸福感;法治与德治并行,增进乡村教师的社会荣誉感;给予人文关怀支持,实现乡村教师的乡土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2001年,在南京“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由此看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乃至教师自身的关注,鼓励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为数不少的学校似乎更多地在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建设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论哪个时代和地区,对教师都是极为敬重的,试举几例: 葡萄牙是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1890年5月18日,葡萄牙亚科莫布大学毕业生纷纷向教师敬献彩带,教师在彩带上给学生签名留念,后来葡萄牙政府便把这一天定为教师节,每年举行庆祝活动,葡国这一首创,得到许多国家效仿。  相似文献   

7.
葳蔓 《职业技术》2004,(10):4-11
9月10日已经过去,今年的教师节已经渐渐走远,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度过了20个教师节,20年间,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臭老九”到现在选择职业时趋之若骛的“香饽饽”在这五彩缤纷的收获季节里,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更多的是赞美,是夸奖,是鼓励,但也不乏深沉的提示和忧虑的目光,本刊特别策划力图通过各个层面的呼声(或报道,或调查,或讨论,或发言)深入探讨围绕教师职业问题上的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此,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庆幸不已。的确,从事这一职业,让我如同穿行于春天的百花园中,快乐着。憧憬着,收获着。陶醉着。  相似文献   

9.
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教师的收入反映教师职业的基本经济状况,同时也表明教师职业在社会阶层中的经济地位。教师职业的声望等级可以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职业地位指标,折射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收入和权利起着平衡和纠偏作用。教师的社会阶层对其生活方式、兴趣和惯习产生深刻影响,并深深地植根于角色关系及社会交往之中。  相似文献   

10.
从教师管理创新的角度和五大方面探索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有效措施.政府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法律保障与经济待遇保障,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有获得感;社会层面:弘扬尊师风尚,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有荣誉感;教育行政部门层面:要实现教师为本,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学校层面:强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教师个人层面:注重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增强"四有好老师"的使命感.努力创设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守护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精神家园,从而探索幸福新学校和幸福新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立场     
《教育》2013,(13):16-17
英雄教师诠释最好的教育"胡乐乐在4月25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在地震中舍生忘死保护学生,不仅给教师这个职业的从业者树立了良好榜样,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最好的教育"。和5年前一样,地震再次让我们见证了老师的壮举、校园的英雄:芦山地震发生时,震中雅安市芦山县国张中学英语女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教师职业专业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上很多人不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性职业的原因。作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师地位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最后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惠华 《教书育人》2001,(22):18-19
长期以来,人们把各种角色的社会要求集中概括在教师身上,给教师这个职业罩上了许多美丽的光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似乎成了社会上完善“至善”的角色,被隆重地推到了令人难以达到的理想化境界。然而,面对现实,这些描述性的美好赞语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最崇高的一句颂扬。然而,多年来,这句光辉的赞语却给教师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教师朝着“完人”、“至美”的方向不断努力。为了与“光辉”保持一致很多教师背上了沉重…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理念的关键是教师是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从做中学,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新理念下,教师得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表面上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改变,得到了真正的"解放"。事实上并非如此,课堂内的解放是课堂外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中的地位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显得更加重要。笔者将在此把新课改理念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教师职业专业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上很多人不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性职业的原因。作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师地位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最后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探讨教师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不同的社会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逐步发展变化。对于教师地位的判定标准,不同的学者其认识也各有不同。结合教师地位的判定标准,笔者从工资状况、职业声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三个因素出发,分析其对教师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85年9月10日,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今年9月10目是第20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体人员向广大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18.
叶忠 《中国教工》2010,(7):42-43
在台湾,中小学教师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社会地位和收入较高。与国际上许多地区一样,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台湾中小学教师也成立了教师组织,这就是教师会。  相似文献   

19.
一、职业自卑感的内涵及表现 所谓职业自卑感,是指人们对自己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估计比社会大众低,在情感上比较悲观、消极,缺乏自信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的职业不如别人,从而不愿谈及自己的职业、收入待遇,有的甚至不愿说出自己的工作单位,以免被人瞧不起。教师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本该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使得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是太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情况更是堪忧,职业自卑感已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和成长。  相似文献   

20.
巴格莱指出,在学校里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培养不力以及教师社会地位的低下是影响学校发展的瓶颈。他终其一生都在为美国的教师教育而奋斗,为促进教师素质和地位的提高而奔走呼吁,并不遗余力地向人们阐释教师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巴格莱有关教师教育的论述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大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