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当前新闻文体创新的表现形式 任何一种文体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其发展演变要受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制约,30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新闻文体的创新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倩 《青年记者》2005,(12):57-59
“新闻体”就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媒体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受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新闻事业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中西新闻界对新闻体的认识亦有很大不同。本试图探寻中西不同的新闻体格局形成的轨迹,比较二的差异,以期从中获得某种启发,为当前的新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4.
一、“群众办报”的需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工作方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三大特点就是:群众内容、群众形式和群众写作。目前,各家报社编辑部的运作形式基本都是编采合一.对于每个记者来讲,既要采写分D单位的新  相似文献   

5.
李跃 《青年记者》2006,(24):42-42
新闻要真实,这是从事新闻传播人士一致公认的准则。甘惜分教授说过,“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根本观点上分歧很多.唯独在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一主张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联合国新闻信条也规定:“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新闻从业人员只有真实地报道客观事实,才能保证受众获得有效的信息,使受众知情权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强化新闻选题管理 提升新闻策划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建华 《新闻界》2004,(5):89-90
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业改革的逐渐深入,新闻媒介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同时也引发媒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竞争加剧和新闻改革的“双轮驱使”又使新闻的运作理念、报道方式、操作手段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既适合新闻运作规律,又适应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闻策划便应运而生(注:本文所言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报道策划)。时下,新闻策划已成为媒介广泛采用的一种新闻传播运作模式,不少媒介甚至明确提出实现由“编辑中心”向“策划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第二节新闻的体裁所谓新闻的体裁,即是新闻写作的表达形式.在写作时,由于选材角度的不同,表达主题的手法不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等等,所以新闻报道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宣传工作的需要,再加上新闻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新闻体裁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一些固有的新闻体裁还会突破旧形式翻出新花样.古人说,文无定法.新闻写作也应当没有亘古不变的死规定.但是,根据新闻文体的特点,从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又逐渐形成新闻报道特有的一些体裁.现在,我国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体裁,一般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人物专访、工作研究、记者来信,采访札记等.消息这种体裁,是记者和通讯员大量使用的“常规武器”,而且消息又有简讯、短消息、  相似文献   

8.
“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近年来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段有了不少新的变化和发展,在文体上出现了诸如滚动新闻、视觉新闻、图表新闻、预测新闻、数字新闻等新的报道样式。  相似文献   

9.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新闻工作的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体裁中,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信息为手段间接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形成的基础;而新闻评论“通过传播理性信息直接引导舆论”,是新闻形成的灵魂。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媒体的心脏”,是《汕头日报》近年来精心经营并卓有成效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1.
二、体裁运用自如有些记者采访回来 ,一时难以决定选用什么体裁来表现内容。这种现象说明作者采访不深入 ,对要报道的内容缺乏深切感受 ,心中无数。其次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就是内容所固有的客体形式的再现。把握了写作规律 ,就自然会“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1 .掌握基本体裁。常言道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如果连新闻写作的基本体裁都没有掌握 ,在写作中就难以谈到运用自如 ,更谈不上有所创新了。要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体裁 ,就需要练好必要的基本功。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体裁 ,容易写 ,但要写好却很难。说易 ,是因为只需用简…  相似文献   

12.
人物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人物为主体,带有新闻性的消息形式。但越是常见就越是难以写出新意。怎样不局限于模式,怎样让人物立体、鲜活、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呢?这就需要创新,在创新中描绘出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3.
李明文 《新闻三昧》2005,(12):44-44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凼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新闻文体就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  相似文献   

15.
黄琮 《新闻窗》2009,(1):53-54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正如不少新加入新闻报道行列的记者一样,笔者在刚进入报社的前两年,也曾遇到过“稿荒”的问题。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怎样才能发现新闻?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以自身为例,总结了几点培养新闻嗅觉的经验:首先要加强学习,只有见的多了知道的多了,才能谈得上对新闻有“感觉”;其次要注意积累,  相似文献   

16.
陈梅芳 《东南传播》2016,(1):121-123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报道领域的不断拓展,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样式和报道体裁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共同的新闻报道取向。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媒体,新闻类节目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民生的概念。中央新闻的导向性在带动收视率复苏的同时也限制了新闻内容的进一步发展,而地方民生新闻的创新元素和多元化模式则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摄影报道是报刊常用的一种宣传形式。它是通过使用图片来说明宣传主题,实现宣传的效果和目的的。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体裁的选择非常关键。因此,体裁的创新,不仅是读的呼声,而且是时代的要求。摄影报道的体裁创新,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借鉴其他形式,更要敢于出新、善于出新。如新闻“图片故事”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表现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如:对有的新闻,不报道,可能会造成对受众知情权的损害;报道了,又可能侵害了社会公众的隐私权或产生新闻报道的负效应。又如:新闻报道时不连线现场,可能会让受众感觉缺少现场感,从而质疑新闻的真实性;一连线现场,又可能破坏了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再如:新闻报道时只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加评论,可能会让受众感到新闻品种的单调和缺少引导;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加以评论,又可能造成"妄加评论",造成新的单调和引导无效。  相似文献   

19.
新闻政策的研究涉及到诸多层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对新闻政策的解释是.新闻政策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广义包括新闻事业管理的政策、新闻报道的政策、新闻队伍的建设方针。狭义主要是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宣传纪律的形式出现。本文将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的宏观政策和具体的媒介改革政策两个层面上,试图对2004年学界对我国新闻政策的研究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是驻地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基础,把握全局性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根本。报道失去地方性,就会使新闻失去特色;报道不合全局性,就会使新闻失去灵魂。做到新闻的地方性与全局性的统一,是驻地记者时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何做到报道既具有地方性,突出地方特色,又使报道具有全局性,符合时代大背景?这就需要记者在充分把握全局性的同时,唱好本地新闻戏。要唱好本地新闻戏,记者首先要了解地方特色。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市情县情,特色就是与众不同。俗话说:“十里不同川,百里不同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