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读一读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他的《永州八记》被视为唐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是否回过河东,主流看法一直持否定态度。认真翻检《柳宗元集》,新发现《游黄溪记》有"北之晋"之言。分析该文语境,联系《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晋问》以及河东传说之描述,基本可以肯定柳宗元在贞元十七年(801)回过河东。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他自己也说:“河东,古吾土也。”(《柳河东集》)卷三十二《送独孤申叔序》。以下引(《柳河东集》只注卷数和篇名)《旧唐书·柳宗元传》说“河东人”,《新唐书·柳宗元传》说“其先盖河东人也”。他的文稿在其临终前交好友刘禹锡整编,名《河东先生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名《柳河东先生全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名《柳宗元集》,收录文同《柳河东集》)。可“河东”很大,唐有河东道,是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河东道道治,在贞观时治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原镇),开元时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最大时有今山西全省及河北东北部内外长城间之地。可这里所谓“河东”,不是指唐河东道,而是指秦汉以来的“河东郡”。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作品在语文课本中选用得较多,有《黔之驴》、《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等,课本在题解中都注明“选自《柳河东集》”,可见此书是柳宗元的作品集。柳宗元的作品集为什么称作《柳河东集》呢?原来,古代作家除了有姓、名、字以外,往往还有号,即称号、别号。柳宗元,字子厚,世人又给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因此,他的作品集被命名为《柳河东集人以作者的号给作品集命名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唐代诗人杜甫世称“杜工部”,作品集为《杜工部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号陶庵,著作集称《陶庵梦忆》。那么,“柳河东”…  相似文献   

6.
1998年元月20日下午,“庆祝《河东学刊》公开发行座谈会”在运城高专二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张满谦、校长杨宗和、副校长冯福臣、全国著名演讲艺术家景克宁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王树山先生、著名生物学家膝崇德先生及各系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著名《西游记》文化学家、陕西师大文学研究所博士生、《河东学刊》主编李安钢教授首先向各位领导、教授及与会同志汇报了近年来的学报工作以及申办刊号等情况。《河东学刊》公开发行,是原《运城师专学报》以及后来的《运城高专学报》和今天的《河东学刊》创刊15年…  相似文献   

7.
8月22日,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在新校区办公楼五层会议室,召开了2012年度研讨会。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周征松、市文物局副局长李百勤、运城盐池池神庙馆长李竹林、《河东文学》主编李云峰等3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韩起来、咸增强主持了会议。张凤琴副院  相似文献   

8.
正【初识经典】《柳河东集》原名为《柳先生文集》,又称为《河东先生文集》,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集,由他的好友刘禹锡编成。为什么柳宗元的作品集会称为《柳河东集》?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号。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河东人,世人给了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所以他的作品集就叫做《柳河东集》。这本集子一共有四十五卷,外集有两卷,收录柳宗元的全部诗文。在文集前面的  相似文献   

9.
河东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学和戏剧土壤孕育了张雅茜的小说。《此生只为你》作为新近山西女性长篇创作之一,叙事独特,意蕴丰赡。其核心价值在于透过一个女性的日记,展现了河东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女性命运和情感历程,凸显出生命、灵魂的拷问和心灵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育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可见美育对德、智育的重要作用。 而在众多文学欣赏材料中,唯有诗歌的效果最佳。“诗,是文学的峰顶,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艾青《诗论》)。笔者认为,现代诗歌是最直接,最有时代气  相似文献   

11.
明前期理学大师,河东学派领袖薛文清之学,出自程朱理学,却对朱学作了重大修改与发展。(见拙作《薛瑄对朱熹理学的发展》,《晋阳学刊》1988.4)。可在薛文清家乡今山西万荣县平原村“薛夫子祠堂”却悬挂有“洪洞后学小子范国鼎”手书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几则异想天开的搁笔,有几起超越现实的细节描绘。《灌园叟晚逢仙女》的“花神”,《孔雀东南飞》中的“化鸟”,《促织》中的“魂化促织”、《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柳毅传》中的“神化人”等等。天作之合,鬼神之功,实现了人们的心理平衡。对于这些文学现象,学生说浪漫手法者有之,说虚幻者有之,说荒诞者亦有之。这里涉及到对文学本质(是一  相似文献   

13.
古人作品命名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地名命名《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山西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人。  相似文献   

14.
一、以"地名"命名1.《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2.《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3.《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中国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最早热心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并尝试用西方美学与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之一。从1902年至1912年的十年之间,他先后写下了《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具有较浓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美学、文艺论著,被誉为“以西洋的文学原理来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6.
《辞海》“杨贵妃”条下说:“杨贵妃(719~756),即杨太真,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字玉环。……”(见新《辞海》1260面)关于杨氏籍贯,我认为《辞海》说对了一半,说错了一半。 杨贵妃确系山西芮城县西部,即唐时永乐县人。据清乾隆时编修的《蒲州府志·古迹》载:“杨妃村:在雷首山下(雷首山在今永济县南,芮城县西部,即中条山西端)独头坡。唐贵妃杨氏,本弘农人,其父无琰家于蒲州之独头村,贵妃生其间。及入宫后,因号其村为贵妃村,今独头坡正唐村也。”唐永乐县,即今芮城县西部。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0年)撤永乐县,并入河东县(见《宋书·地理志》)即今永济县。永乐县并入河东县后,为河东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小传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县人(今山西永济)。公元773年出生于小官僚家庭,793年中进士,798年考取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正字(当时为封建王朝编纂校订图书的一种职务)。因为他是河东人,后人称他柳河东。又因他在柳州做过刺史,也称他为柳柳州。他是唐代有名的政治革新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具有强烈的尊法反儒倾向。他一生写了大量宣传革新,反对儒家学说的战斗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封建论》、《天对》、《天说》等。他死后,作品被收集在一起,编成了《柳河东集》。  相似文献   

18.
黄帝为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誉为华夏之祖。黄帝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游。河东地区因盐业资源等自然优势成为远古先民的必争之地。黄帝在河东地区的活动遗迹有娶嫘祖为妻、拜风后为相、令仓颉造字、设坛祭祀后土、与黄帝的阪泉大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等等。云南的《苗族古歌》也是重要辅证。  相似文献   

19.
本刊从创刊号起,将逐期选载《河东史话》。 “河东”一词,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始皇廿六年(前221)定天下为卅六郡;终于民国十七年(1928)撤消“道”的建制,历时两千余年。其间虽然随着朝代的更迭,辖区范围多有变化,但大体上相当今之运城、临汾两地区。这里山川壮丽,物产丰饶,人物荟萃,古迹繁多,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策源地,有许多值得整理和记载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基于如上的认识,我校中文系谢伟锋、王树山、邵仰武、盂肇咏、张春山、尚恒元六同志。组成《河东史话》编写组,利用授课之余,通力编写.目前此项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本刊特征得他们的同意,先选登其中部分篇章,以飨读者,停事先睹之快. 《河东史话》在编写上基本遵循以史为纲,以人事为目的体例,尽量做到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叙写时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篇幅短小。其所用史料则以运城地区为主,兼及临汾地区;起于上古传说,止于辛亥革命,约七十多个细目,共约十八万字。本刊限于篇幅,无力全载,谨向读者致歉。史话的编写者还通过我们奉告读者;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囿于见闻,舛误之处,在所难免,敬希各方面的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日后匡正是幸。  相似文献   

20.
出现在我国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是一部伟大的文艺理论批评和文章学巨著。它内容宏富,体大思精,征引浩博,弥纶群言。既卓立当时,又雄视后世。鲁迅先生将它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称。他说:“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导流,为世楷式”。可见《文心》一书不仅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既便在世界文学宝库里也堪称瑰宝,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