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记犯规人员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的比赛权必须被剥夺,他应在剩下的所有比赛时间内均停留在球队的更衣室,如他愿意的话,也可选择离开体育馆。  相似文献   

2.
《当代体育》2005,(5):59-62
随着季后赛的临近,NBA赛场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为了赢球,有篮球队不惜一切代价开始采用高密度的犯规战术,从而,在比赛中涌现出一个个犯规高手,或许他们会让球队取得一时的胜利,也可能因此而输掉整场比赛。犯规,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扼杀了对手的同时,也逐渐吞噬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为什么对故意犯规要加重处罚修改后的1984—1988年的篮球规则,已执行二年了。新规则的执行,使得篮球技术水平更高,比赛更加精彩,推动了篮球运动向激烈、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比赛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例如:比赛将结束时,比分落后的球队,置规则不顾、任意犯规,在最后几分钟内发生了在数分钟内才能构成的犯规次数,使比赛无法进行,甚至,在计时钟停止的一瞬间,犯规现象也常有发生。这种不良的赛  相似文献   

4.
哨声激越CB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尔对比了一下本赛季与上赛季CBA联赛前九轮比赛的技术统计,发现各队的犯规次数都有明显的减少--上个赛季打完第九轮,12支参赛球队中已经有9支球队的犯规总次数在200以上,犯规次数最少的山东金斯顿也有177次,而这个数字在本赛季CBA前九轮的技术统计中已经可以名列前五了。再来看看两个赛季所有球队前九轮的犯规平均总次数:上个赛季为209次,而本赛季仅为137次。很明显,球员们的犯规次数在下降,而且是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临场统计,以50场比赛中1496次防守犯规动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篮球运动基本理论和对规则的理解,较系统的分析了三个层次水平的球队在比赛中防守犯视情况的趋势、防守犯规多少对比赛的影响、防守犯规动作现象特征、不同位置队员防守犯规动作特征、不同情况下防守犯规动作特征等五个方面问题,试图为篮球防守教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犯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16支球队31场比赛中犯规动作进行技术统计研究,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犯规特征及规律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在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全部比赛中上、下半场犯规次数相差不大,但下半场裁判员出示的红、黄牌数量远远高于上半场,上、下半场最后15 m in是犯规最多的时间段;现代足球比赛中利用犯规来破坏对方的进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 球队 1.每个队(上场)应由5名队员组成。场上队员每队不得减少到少于5名。如果比赛中一名队员接受第6次侵人犯规并且所有的替补队员都已经被取消比赛资格,该队员应留在比赛中并且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全队犯规。还要判该队一次技术犯规。所有后来的侵人犯规包括进攻犯规应同样处理。所有已6次或6次以上侵人犯规并留在比赛中的队员们,应同样处理。 2.如果只剩下5名合格的队员,其中1名队员受伤且必须离开比赛或是被逐出,他必须由最后的由于6次侵人犯规的原因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来替换。随后每一次替换一名受伤的或逐出的队员,需按此相反的次序来处理。任一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再进入比赛,应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3.如果比赛中一名队员病了且必须离开球场,裁判员应在该队获得新的球权时立即停止比赛。该队员被替换并且不判技术犯规。也允许对方队替换一名队员。  相似文献   

8.
犯规作为篮球比赛技术统计的指标之一,对比赛的走向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比赛过程中往往通过对犯规的分析就能了解球队以及个人技战术能力的发挥。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中国女篮同其对手的六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分析。通过研究中外女篮的犯规特征,找出导致中国女篮犯规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女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今年比赛季节中比以往更为突出的是全场紧逼防守战术.有些球队在对方投兰奏效之后愿意使用这种防守方法,而很多俱乐部球队则是为了改变比赛的速度,间歇地选用这种传统的打法.很多单位为了防止在比赛中较早地出现过多的犯规,直到下半时开始  相似文献   

10.
犯规危机     
犯规困扰与糟糕表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不信你就想想,假如球队主力过早地陷入到犯规困扰,球队很可能因此而输球。同样的,这种犯规困扰也会为主力在与其他球队主力之间相抗衡时,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运动员犯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的16支球队全部31场比赛中犯规动作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届杯赛的犯规主要以推、拉、绊、铲、踢人5种犯规为主,并体现出上肢的犯规次数多于下肢,犯规发生的主要地点在中场区域的特征.研究和了解当今国外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犯规特征,对提高我国裁判员的业务水平、保证比赛的进一步进行、促进技术的健康发展以及队员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提高个人防守抢截的实效性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4日,尼克斯在自己的主场创造了历史,麦迪逊广场花园首次出现3次“OT”,并以140比133的总比分战胜了菲尼克斯太阳,完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拉里·布朗的转会的确为纽约尼克斯带来了一线希望,在经历了几次惨不忍睹的连败之后,他的战术终于得以融入球队的攻防当中。本场比赛最有意思的地方莫过于太阳队的犯规次数高达41次,全队有4名球员因犯满被罚下场。而纳什和马里昂也已经5次犯规,球队完全陷入了犯规造成的困境之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3.
犯规战术在NBA中量常用的一种便是在比赛接近尾声之时,落后的球队往往依靠犯规战术来冻结进攻时间,以争取更多的进攻机会。而要论近10个赛季NBA赛场上最有名的犯规战术,当属小牛的老尼尔森首创的"砍鲨战术",这一战术主要是利用"大鲨鱼"奥尼尔罚球命中率低的缺点,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让球员不断的轮流对奥尼尔施展"无控球犯规",将他送上罚球线等着他失手。这套战术刚一出妒时,由于其并不限于只可以在比赛末期使用,堪称前所未闻,以至于各队开始纷纷效仿。 当然,老尼尔森既然被称为"鬼才教练",不会只是  相似文献   

14.
对2007—2008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参赛球队的比赛技术统计指标与联赛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联赛结果影响较大的技术统计指标依次为传球成功率、控球率、射中门框以内、射门、犯规、射偏、黄牌。此外,各名次段球队之间在多项比赛技术统计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映出参赛球队的技术水平和特点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第四节 严重犯规 1.如果对持球或不持球队员发生的接触被看做是不必要的,应判罚一次严重犯规——罚则(1)。给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给该队登记一罚球队犯规。 罚则:(1)执行两次罚球和将球判给被侵犯的队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任一边线处掷球入界。(2)如果被侵犯的队员受伤并不能执行罚球,对方教练员应从球队席中挑选任一队员执行罚球。(3)此替补队员在球被场上队员合法触及之前不得被代替(例外:第三章第五节5.)。(4)受伤的队员不得再返回比赛。(5)如果一名队员在同一比赛中犯了两次严  相似文献   

16.
通过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外男子篮球队在犯规特征方面的比较,反映出中国队在犯规次数上主要集中在主力运动员身上,而国外球队的犯规次数却集中在替补运动员身上。在犯规时间上,中国队运动员犯规的高峰期主要在第3、4节,而国外球队运动员犯规的高峰期则出现在第1、2节。在犯规地点上,国外球队运动员有明显向全场扩大的趋势,而中国队运动员犯规的密集区却集中在篮下周围区域。在犯规性质上,国外球队主要体现在阻挡犯规和推人犯规方面,中国队主要体现在拉人和撞人犯规上。4项指标的对比,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005至2010年5届CBA联赛各届冠军球队241场比赛技术统计指标与比赛得分进行量化研究,并建立指标的灰关联序列与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影响冠军球队得分的各指标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罚球命中率、犯规、防守篮板、助攻、失误、进攻篮板、抢断、盖帽、三分命中率、投篮命中率;影响比赛得分较为显著的指标为罚球命中率、投篮命中率、三分命中率、进攻篮板、防守篮板、抢断、失误、犯规。  相似文献   

18.
《篮球》2007,(4)
北京时间3月8日,火箭大胜凯尔特人后,球员们都兴高采烈地跑进通道。能够在对方的地盘上撒野,火箭别提有多畅快。姚明的脸上也有笑容,但多少有些僵硬,在俯身和球队训练师琼斯说了几句话后,有些悻悻地跟着其他队友,走进通道。这场比赛,他过早陷入犯规麻烦,只打了18分钟,拿到11分和5个篮板球,很不爽。复出两场了,他一直想痛快地打出一场漂亮的比赛,尽快融入球队,但  相似文献   

19.
竞技跆拳道是一项以得分多少论胜负的竞技体育项目。在比赛中的很多场次,经常会出现一方运动员的得分领先,却由于犯规导致警告或扣分,造成最终比分战平、比赛战败等局面。也有运动员因为警告犯规累计8次或达到犯规败所扣分值(4分),致使没能打完本场比赛就被宣判犯规败而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所以,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对犯规问题的认识,减少比赛中的扣分,是很多关键场次决定输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规则问答     
张雄 《篮球》1996,(10)
山西交城县交城中学张欣:某一场比赛中,甲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犯规战术”(当然是对罚球不准的队员犯规),以此来阻止乙队得分,我觉得这对乙队有点不公平。建议国际篮联修改规则,让受到侵犯球队的教练任选本队场上一队员执行罚球? 答:首先,我觉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以求公平竞争。但是,在规则还没有修改之前,那些遭到不公正“待遇”的球队(例如你所述的乙队)的球员只有靠提高自己的罚球水平来回击对自己“故意”犯规的行为。当然,若对手对本队某些罚球不准的球员故意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话,那么,按照'94—'98新规则,被侵犯的队员除了罚球两次外,还要获得一次球权,即由该队从边线中点处发球进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