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邦尧 《今日科苑》2006,(11):48-48
改善胰岛素抵抗,要先“治胖”这些年,经过医生和科普工作者反复宣传,很多人都知道“得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少”这个道理。可是,很多2型糖尿病病人,特别是在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并不低,甚至比一般人还高。这个问题近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他们发现,这些病人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而高胰岛素血症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4,(1):22-22
来自天然植物的治疗糖尿病的抑制剂——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剂,最近被我国科学家找到。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发现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尿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在胰岛素信号传导过程中起重要的负调节作用,因此患糖尿病的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的量往往很高,只有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糖尿病的症状才会明显改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胡立宏博士等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他们从山茱萸这一植物中找到的抑制剂,对蛋白…  相似文献   

3.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的症状: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但是,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具有这些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中老年女性反复的阴道炎,此日寸应该考虑排查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1,(10):79-79
一天上午,某病房里,刚刚发现身患糖尿病的出租车司机陈先生向查房的宁锂医生倾诉:“早几年前,一到饭点,我就觉得肚子饿得难受,人特别烦躁,特别想超车,这和糖尿病有关吗?”“这是餐前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血糖低,是早期糖尿病的潜在指征。”宁锂医师回答道。  相似文献   

5.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内源性的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从而引起血糖升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急骤,近年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多数认为 T1DM 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外界环境因素的诱导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而发病。近年来,国内外以胰岛素及衍生物对T1DM的免疫预防研究为多,而忽略了其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和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的治疗作用,理论上也许免疫预防有一定效果,但是有关预防用药时间、剂量和途径等因素仍无定论。因此,目前T1DM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早期大剂量胰岛素来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和促进β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6.
人体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胰岛素或其受体异常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10%的成年人身患此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四千万人,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到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二亿二千万人.对糖尿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经常进行血糖测定,以血糖浓度为依据通过饮食、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等进行血糖控制。常规的方法是通过频繁的静脉取血测量血糖进行检测和胰岛素注射来对血糖浓度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或减轻由糖尿病导致…  相似文献   

7.
梁钢 《今日科苑》2006,(12):50-50
老年糖尿病,大多数属于2型,往往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症状,病情轻,起病隐匿,“三多一少”的症状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故易漏诊。  相似文献   

8.
颈糖综合症     
《中国科技信息》2002,(7):76-77
颈病与糖尿病同时并见,颈部病变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症状,糖尿病反过来影响颈部病理变化为特征的病证.张必清教授研究认为:颈部病变刺激了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末梢兴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索亢进,进而出现疲劳,直至β细胞萎缩,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再者颈病压迫了神经,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和、胰岛β细胞微循环障碍,全身脏器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出现一系列糖尿病症状.使得血糖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流不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血管硬化,从而加重颈部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病率在增高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在逐渐增高。在罹患糖尿病的初期阶段,患者一般多无特别不适症状,所以,有些患者即使知道自己血糖值偏高,但由于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也就不当回事。原发性糖尿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目前90%以上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多与遗传因素、饮食结构欠佳、缺乏运动、应激状态增多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这类患者病情轻、发病慢、症状不典型,多见于成人。糖尿病有三大并发症,一是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问:糖尿病的危害怎样?治疗上从何着手?答:糖尿病患者如果高血糖得不到控制,将严重影响心脑血管、肾脏、眼、皮肤及神经系统等的形态和功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出现视力下降、手脚麻木、创口愈合缓慢、易发感染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脑、肾功能障碍,导致中风、冠心病、尿毒症等危及生命。对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首先要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没有完全丧失,一般不需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1.
颈糖综合症     
颈病与糖尿病同时并见,颈部病变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症状,糖尿病反过来影响颈部病理变化为特征的病证.张必清教授研究认为:颈部病变刺激了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末梢兴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索亢进,进而出现疲劳,直至β细胞萎缩,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再者颈病压迫了神经,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和、胰岛β细胞微循环障碍,全身脏器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出现一系列糖尿病症状.使得血糖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流不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血管硬化,从而加重颈部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000多万, 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患者对糖尿病知识 的认知程度又直接影响到了治疗的效果,随着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开展,使 病人在住院期间不仅得到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而且学会了提高自理能力的方法及糖尿病的相 关知识,使今后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得以提 高。其中,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是我科护士进 行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如下: 1、心理指导。重在消除病人在胰岛素注射 上的认识误区。应向病人讲明使用胰岛素只是 治疗糖尿病的替代疗法。同时还应向病人说明 使用胰岛素后,可减少口服降糖药,且使用诺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拉萨市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指导健康教育等疾病管理活动。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拉萨市区糖尿病患者242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以认知调查的评分作为因变量,将一般情况作为自变量,分层按照1-n赋值,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等分1-10分,均分(5.9±1.5)分。其中得分最高为"胰岛素只能通过皮下注射"207分,"使用胰岛素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血糖"89分。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评分与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类型、亲友有卫生服务工作者、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病史、胰岛素使用史、罹患糖尿病后手术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认识评分中,文化水平[B=1.625,β=0.232,P=0.013]、胰岛素使用史[B=1.446,β=0.214,P=0.000]、心脑血管事件病史[B=1.005,β=0.241,P=0.014]成为独立因素(P0.05)。结论拉萨市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度并不如人意,文化水平、是否有心脑血管事件病史、胰岛素使用史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需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韦民 《青海科技》2005,12(3):64-64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态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有2亿人体重超重,6000多万人患肥胖症(与1992年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约有1.6亿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正>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产生功能减退或完全丧失为特点的慢性代谢疾病。该疾病多发于青少年,患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是,患者即便使用胰岛素,其血糖波动也较大。其次,胰腺移植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胰腺移植费用昂贵、成功率较低,且胰腺来源短缺。胰岛细胞移植能重建患者胰腺功能,移植后患者可减少胰岛素使用或者完全停用胰岛素。并且,猪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序列仅相差一个氨基酸。因此,猪是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  相似文献   

16.
修飞 《今日科苑》2006,(10):78-78
一、前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并发症并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称为Ⅰ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又称Ⅱ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终身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能根治。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4,(4):22-24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完成的一项涉及2600多人的调查显示,糖尿病人群多合并一系列口腔疾病,其中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可见,除了心脏、肾脏、眼睛、神经等器官,口腔也应该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8.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at diabetes)Ⅱ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作用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由遗传和环境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在诸多危险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最为突出,目前已经发现有不同种族的多个基因与Ⅱ型糖尿病相关联。各致病基因突变分别参与同一或不同病理生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胰岛素是机体内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若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则会引起血糖升高,罹患糖尿病,如能外源补充,可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1921年加拿大的医生Banting和Macleod从动物的胰腺中成功地提取了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治疗,并获得成功,至现在近百年来,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拯救了千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胰岛素除了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异生,降低血糖,治疗各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而引起的 ,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高血糖和糖尿。糖尿病在治疗上除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外 ,饮食的调节和适当的体力劳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糖尿病人的膳食 ,是关系到治疗糖尿病成败措施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了解和掌握糖尿病人的基本膳食疗法 ,做如下介绍。1 合理食入食物 ,不是进食越少越好有些病人认为 ,多食入食物血糖浓度便会升高 ,少食或不食便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笔者认为 ,这种误解是不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