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本文以笔者赴美国黑人聚居区的田野工作为起点展开反思,比较了"预设的田野工作"和"现实的田野工作"之差异,提出了田野工作中有关研究方法、文化立场等问题的诸多新生观念。  相似文献   

2.
田野考古实习课是高等院校考古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考古学田野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田野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考古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在考古专业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马婷 《文教资料》2009,(15):78-79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的特点决定了田野工作对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而且田野工作对作曲家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多部作品的分析,指出了音乐田野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课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现实教学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文章通过对微课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优势的分析,研究微课教学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5.
增强现实技术近年来广受关注,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日俱增。为了我国增强现实教学实践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了解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以2010-2018年间国际权威教育技术期刊中筛选出的104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元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国外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而分析增强现实体验对学习行为影响的具体表征,总结出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的主要呈现方式以及系统设计评价需遵循的十个原则。研究旨在为我国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并为增强现实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什么样的教学是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幸福负责,在我看来,就是要从教学设计开始,就要做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健康发展的需要,从生命健康发展所需来规划、设计每节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把课堂真正转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地方。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生活对生命发展的挑战,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为自己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时带来的力量,而不是在人为铸造一座"象牙塔",在其中传授"对现实  相似文献   

7.
何谓“田野”?英文Fieldwork直译过来就是“田野工作”,类似的普通话说法是“实地考察”,但新马华人翻译成“田野工作”也未尝不可,而且更为传神。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田野工作”的诞生本身就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传奇,它被学者纳入视野,  相似文献   

8.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中荻取资料来源的主要途径.在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时,调查提纲的拟写是做好田野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开展对一个苗族聚居村寨的调查为对象,就田野工作中的思路拟写的提纲,为从事实地调查的相关工作者提供研究框架共享.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及其资格认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教学设计师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本文,系统考察与透析了美国教学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及其资格认证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与政策基础,介绍了教学设计师在当前美国高校的角色与岗位职责,并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提出了研究和借鉴美国成功经验,使中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师更快走向世界的三点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近几年,笔者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深刻感悟到:我们需要,也应该关注、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此基础上设计、组织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关注学习起点,精心设计预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课标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还要对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现实起点进行充分的把握,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教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理论中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的教学设计理论存在脱离教学实际,对教学问题的诊断、解决力度不够的缺陷,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理论本身存在着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理论问题主要包括实用化的教学问题诊断方法、学习行为的分析方法、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法、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法和针对综合性教学目标的教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田野作业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进行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但是,与其他学科的田野作业相比,民俗学的田野作业缺乏一种反思的品格,需要对田野本身、调查者、真实性等几个核心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确立田野作业的两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Prepa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PSTs) to enact socially just i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fieldwork contexts, remains a challenging, understudied goal addressed by this research. Analysis of data from two qualitative studies reveals how Daybook conversations served as pedagogical and discursive spaces that helped PSTs negotiate conflicts, or sticking points, which emerged in their fieldwork. Their rehearsals during these conversations enabled PSTs to create space for instructional experimentation to enact socially just instruction. The article offers possibilities for modeling with and for PSTs how their teaching can work to disrupt systems of inequity across relationships, diverse teaching contexts, and time.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Curriculum needs can be identified and curriculum developed using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The fictional scenario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components given in the article offer some guidance and ideas for those educators interested in incorporating virtual reality into the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学设计研究面临两大现实困境:一方面由于其受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实验的影响较深。研究成果不能有效反映现实情境,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已有的教学设计研究集中在描述性问题和因果性问题上,缺乏对“如何设计”这一机制性或过程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当前国际有关学习与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表明,教学设计研究需要创建可用的、境脉申的、聚焦学习的教学设计理论。在创建和改进教学设计理论过程中,“前设性”与“涌现性”的理论创建与改进研究路线是两条可能的研究路线。这种研究路线必须扎根于真实课堂情境,在真实教学境脉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革新的学习环境设计活动与基于证据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这是创建可用的教学设计理论、走出教学设计现实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具身认知主张身体的知觉是行为产生的基础,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关于世界、心智、知识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具身认知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范式上都呈现出很大不同。由于抓住了具身性这一核心特性,具身认知发现了一条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关于现实的极端观点之间的中间道路,对以往的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扩充性。具身认知对于我们理解学习,明确一切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具有深刻而巨大的意义,也为更具包容性的贯一教学设计提供了可能的认识论基础。同时,具身认知对于开展与教学活动并行的教学设计,设计整合了物理、生物与电子媒介的"认知系统"环境,对于促进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教学研究领域的三个主题: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信息通信技术与媒体,国际教学设计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主要关注如下研究热点:认知和学习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学设计模型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创新途径,课程开发和信息通信技术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教学设计模型中;课程开发及其对教学设计模型的影响;信息通信技术对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影响,从更加整合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学习、教学、课程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中课程、规划和进程的国际观》从以上三个方面展示了国际观点。当前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教学设计研究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特点;二是运用技术创建有效学习环境成为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三是欧美学者在教学设计研究领域既共享众多核心观点,又在研究角度、内容上各有不同,使得整体研究成果深度交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教学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运用常人方法学的原理对教学设计的问题进行阐释,揭示了教学设计研究中的"常人"取向与"现象"取向,指出常人方法学为教学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与反思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