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立平 《成才之路》2013,(26):85-85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小学生有能力读书并学会如何读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讨论的话题。《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明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向:"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做到这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学生的自主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胡彩霞 《教学随笔》2013,(18):12+169
新课标里,关于学生的阅读,是这样说的:"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是在哪个年段都需要重视且应在课堂中努力去凸显的教学环节。只有"读",才能让读者与作者真正的融合、沟通;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文字表面走入文字背后,从而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体会文章的内涵魅力。  相似文献   

3.
田俊红 《考试周刊》2014,(24):41-41
<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为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琅琅读书声,读是语文课上最美的风景。唯有"读"才能深入文本,理解课文的大意主旨,唯有"读"才能走进文本读出别样的风景。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  相似文献   

4.
牛莉花 《甘肃教育》2014,(18):83-83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将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进行再创作的活动。然而,在农村小学朗读教学中却存在不少问题。一、农村小学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缺乏语言环境。农村学  相似文献   

5.
正朗读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小学的语文朗读呢?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开启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让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8.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新课标中也突出强调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倡导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文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相似文献   

9.
朗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朗读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如何让学生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味,让语文课堂上的"读"绽放异彩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循序渐进,读有层次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将其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多读,做到读有层次,即要按照语文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在各个层次准确到位的朗读中,形成扎实的语文能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的教学是由语而学文,语就是朗读。小学语文课是要让学生能听、说、读、写,真正让学生做到因语学文、因文学语,相互为用。小学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在2017年《语文课程新标准》里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尹效红 《小学生》2013,(9):88-88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以读促听,以读促  相似文献   

12.
蔡晔 《广西教育》2014,(45):65-65
正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实效。一、读点之一:读中识字,读中巩固识字是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使课文生字词在丰富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声情并茂的朗读,既可以让人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亦可以让人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和训练从何入手?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认为抓住以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然而,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朗读却不够重视,很少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现在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任务式的阅读,并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致学生的阅读毫无声韵美,也得不到情感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阅读的教学方法。一、重视朗读,精彩教学1.学生——自主朗读,品味其中李伯棠在《小学阅读教学简论》中说:"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朗读应以自主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下面我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语文课堂,我发现语文课堂已从以前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景象,尤其注重了对朗读的训练与指导。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使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一、实实在在地读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句话强调了朗读的功能及其重要地位。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情境渲染,激发兴趣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芒,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正如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