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生物育种是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融合了分子标记、杂交选育等常规手段的先进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并就目前国内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全球转基因生物育种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生物育种的发展正处于成败攸关的关键时刻。提出不失时机地推进重大成果产业化、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加快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和加强科学传播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中央对农业的重视一如既往。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事关国计民生。为此,本刊特约请业内专家撰写了一组文章,从专利的角度解读"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4,(12):i004-i004
2004年,我国在生物领域建设了2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使中国近年来批准的近200种治疗重大疾病的生物化学合成新药和现代中药实现了产业化,使中国20多种重要生物制品生产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最近结束的“中国泰达生物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我国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生物产业发展,今后将对生物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战略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物农业升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筱 《华夏星火》2013,(4):14-17
据国务院年初下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生物产业七个重点领域之一的生物农业,到2015年其年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同时推广一批新技术与重大新产品,并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生物农业企业.《规划》的出台无疑将为我国生物农业的发展产生加温效应. 生物农业迎来利好 《规划》明确提出: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王敏  贺潇 《金秋科苑》2012,(14):46-48
——太空育种—— 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认定太空育种,又称航天工程育种,是利用空间宇宙粒子、微重力、弱地磁等综合因素诱变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具体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在空间环境对农业生物的诱变作用来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返回地面后,通过进一步选育,创造农业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生物高技术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正在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其中生物育种产业更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生物农业育种等行业已初具规模,粮食已经实现7年连续增产,"十二五"期间还将计划增产500亿千克粮食。要达到这个目标,培育优良种子品种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报告,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34亿公顷,占到全球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9%,1996~2009年期间增长了80倍,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7日,以"航天工程育种——种业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为主题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悉,自1987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成功进行农作物种子太空搭载试验以来,我国已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2011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1年11月8日,中粮集团联手中国航天基金会培育太空粮食种子,以  相似文献   

8.
微言大义     
发展生物燃气产业是克霾减排有效手段——万钢在7月2日召开的生物燃气产业商业模式应用推进现场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发展生物燃气产业是促进克霾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能源发展须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周凤起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在"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论坛上说,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9.
能源危机推动了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主要有:直接使用和混合法、微乳化法、热裂解、酯交换法。本文介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状况,当前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很多生物学知识都有密切的关系,是生物高考联系生产实际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一方面是改变农作物的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新的遗传性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另一方面,目前实际生产中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方法还有: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无籽果实等,但这类培育方法并没有改变农作物的遗传物质,只是改变了农作物的性状。这些方法的原理、具…  相似文献   

11.
试论航天育种的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业理论,强调了航天育种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性,并对我国航天育种高科技产业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在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特别提出重点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农业。2008年公布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中特别提出,生物农业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物技术育种、基因工程疫苗、生物饲料和生物农药等几大领域。2011年11月公布的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  相似文献   

13.
江南 《华夏星火》2010,(7):36-37
生物产业是当今全球最为活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类社会解决粮食、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农经》记者了解,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未来5年我国将重点发展生物农业。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于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育种科技革命,使种子产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未来农业的竞争将变成种业的竞争。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关注育种行业的发展,并强调要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育种行业,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实施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育种行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育种行业中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推动育种技术发展的主体,分析这些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状况对于展现我国育种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了加快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对于云南省来说,应该避免"小而全",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利用生物资源禀赋,立足现有技术、人才等基础条件,加快生物技术园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生物产业集群,大力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推动云南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为把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提供重要的交流渠道和开展合作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进入生物经济时代以来,世界各国加大了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国际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协调、部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注重生物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生物产业资本市场建设和提高生物产业国际竞争力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康 《华夏星火》2013,(4):63-65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之前,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注资1.5亿元设立的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宣告成立,该蔬菜种业企业的诞生,成为寿光乃至我国蔬菜种子界备受关注的焦点.其组建要义是,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企业化育种新模式 日前,在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育种繁育基地成果展示大棚内,"中寿11-3"及"中寿180"番茄新品种已挂果,红彤彤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发展生物柴油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开展资源调查,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研发;培育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疏通销售渠道;制定生物柴油质量标准和生物柴油标准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处理好国内几大石油公司之间及其与民营企业、其他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彤 《科学中国人》2012,(24):54-57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技术材料,涉及亿万人的健康,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我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各类科技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都对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给予了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具有独创思维,有较高素质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生物医用材料专家涌现出来,他们立足本世纪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方向和前沿,制定出一项项行业标准,使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他们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出一批批具有产业化价值的重大专利技术,提升了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和集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1999—2019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评估各省份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定量分析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的影响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能够促进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植物新品种保护能强化这一效应;且上述结论在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高、中等水平地区作用更为显著,低水平地区的FDI技术溢出对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未产生显著影响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具有抑制作用,但二者共同作用能有效提升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