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搞好农村报道是地市报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更是当前新闻宣传的首要任务。地市报农村报道和体操比赛一样,也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之分。相对而言,地市报农村报道的"自选动作"比"规定动作"更能体现个性风格及其特色,在促进和推动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地市报在完成农村报道"规定动作"的同时,应当联系实际做好"自选动作"。一、围绕主题,选好角度。选择报道角度是突出新闻主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选准报道角度,  相似文献   

2.
牛茂杰 《记者摇篮》2006,(11):37-37
重视和写好成就报道,是电台这一主流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发挥“喉舌”作用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是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信心的一种有效报道形式。但也有人认为,成就报道是“规定动作”,不可能有大的作为,所以无法创新,被动应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成就报道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直接影响到广播报道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一是“老套”。报道方式与报道模式陈旧,新闻思维方式陈旧,语言老套、程式化,报道内容“数字化”,罗列一大串百分比,成就报道变成了政治概念和方针政策的机械图解。很多报道属于“似曾相识燕归来”,去年报道的东西,今年、明年把…  相似文献   

3.
2009年,新中国迎来60周年庆典,见证历史,报道成就,振奋民族精神,是新闻界必须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这既是"规定动作",也是众多媒体2009年新闻报道当中各显其能的一个重大战役.  相似文献   

4.
洪磊 《视听界》2006,(3):87-87
成就报道是“政绩新闻”,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所以,一直是各级电视台的“规定动作”。然而,成就报道往往:一是工作性太强,让观众乏味的套话多,空洞无味的数字多。二是报道面较窄,有地域局限,让观众感到亮点少、时空性差。三是时效性较差,常常让观众觉得没有新闻由头和新闻事件,只是按地方领导意图在图解政绩。四是贴近性较弱,往往使观众感到贴“上”不贴“下”、贴“富”不贴“穷”。成就报道出新出彩,须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所在的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自办栏…  相似文献   

5.
程粉艳 《军事记者》2003,(12):18-18
成就性报道,是各类媒体正确引导受众,发挥新闻媒体正面宣传作用,全面展示社会发展进步,记录国家现代化的阶段性历史进程,凝聚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昂扬奋进的重要报道形式。纵观近年来几次大规模的成就性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这些报道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和以前相比,无论是在报道的理念上还是报道实践中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代表了今后成就报道的基本趋势。成就性报道不再是新闻报道中一种被动应付的“规定动作”,它在观念、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很大的可创新空间。成就性报道具有非事件性新闻的特征,属…  相似文献   

6.
成就报道是"政绩新闻",反映的多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所以一直是新闻媒体的"规定动作"。作为以服务民生、服务读者为己任的晚报,如  相似文献   

7.
成就报道是“政绩新闻”,反映较多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所以一直是新闻媒体的“规定动作”。作为以服务民生、服务读者为己任的晚报类报纸,如何在成就报道中既让政府满意,又让读者满意,确立成就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亲性、可信陛,做到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是各家晚报类报纸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重要题目。  相似文献   

8.
刘宏奇 《传媒观察》2005,(12):29-31
新闻传媒受到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双重制约,而作为一级党报,理所应当地要承担许多宣传的职能。报道地方“得意之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方成就报道就是一项“规定动作”。这是党报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优势,是党报唱响主旋律的一出重头戏。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类报道往往工作性强,地域性强,时效性差,贴近性差。写者有心、读者无意,有时甚至被宣传的地方也不叫好。这也是广大地方通讯员和驻地记者最挠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读了“钱江浪花”专栏发表的文章,很感惊讶,很感兴奋:我们的省委机关报,我们的党报上有这么多好看的东西、这么精采的新闻呀! 感慨最为强烈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正面宣传报道中的“规定动作”怎样才能搞好。 “规定动作”怎么“出彩”,正面宣传、正面报道如何提高报道效果,这个问题一直是新闻界致力探索的课题。它不仅是“下面”关心的,同时也是“上面”关心的;不仅是新闻界本身关心的,而且也是新闻界以外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无论称其为报道也好、传播也好、宣传出好,都要使宣传效应最大化。从“钱江浪花”的新闻实践看,我们的正面报道、“规定动作”完全可以做好。  相似文献   

10.
陈亚军 《新闻世界》2008,(10):28-2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献辞》中强调“今年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和各级政府的“隆重纪念”。必然要求媒体提前造势和及时跟进。其中,报道篇幅最多的可能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各方面的伟大成就。成就报道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各级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定动作”。媒体从业人员如何继续实现平民心愿、尽可能地增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报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业界同行所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  相似文献   

11.
罗明 《声屏世界》2009,(12):61-61
“规定动作”在体育比赛中是指所有参赛者都必须完成的动作。“借”用到新闻报道中,是指宣传领导部门根据整体需要确定的,需要各种媒体在同一时期完成的报道任务或报道题材。“规定动作”可以发挥各类媒体所长,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使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规定动作”下的传播具有范围大、覆盖密的特点,容易引起公众关注,提升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记者来说,执行上边交代下来的采写任务,是“规定动作”;自己寻找题目逮新闻“活鱼”,是“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往往有交稿时限、报道角度、应达到的深度、采访指定的对象等种种要求,作起来不容易,但又务必完成。这是纪律,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传统。“自选动作”则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决定作与不作,可多作也可少作。但完全没有“自选动作”,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令人佩服的记者。“自选动  相似文献   

13.
两会年年召开,每年都是一场紧张而又严肃的新闻宣传战,其策划、采写、编排都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规律可循。但是,如何提高两会报道的"能见度",如何让两会报道更加"三贴近",让受众更加乐于接受,则是一个新课题。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议程设置中提高"能见度" 两会新闻基本分两块:一是议程及会议报道,二是与两会相关话题的报道。议程和会议报道是两会报道的规定动作,但规定动作的到位并不等于放弃自选动作。在两会各种纷繁话题中,抓住那些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进行议程设置,不仅可以提升传播效果,也是媒体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体现。 1.在精神的对接点上进行议程设置。在武汉两会报道中,《长江商报》《武汉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闻界把报道内容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个层面。所谓“规定动作”,就是上级领导机关指定的内容,媒体必须要报道的东西。比如会议报道、领导活动、中心工作等等。一般地说,“规定动作”往往工作性、业务性较强,写作上容易生硬,缺乏可读性。如何破解“规定动作”的难题,已成为各级党报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走出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规定动作”中没有多少新闻,或者说没有大新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党报摄影记者,经常要承担一些指派的重大采访任务,这些任务往往是一些题材重大、读者关注、带有很强的导向性,在新闻界也称之为规定动作。一般人看来,在这些采访中都不易出好照片,其实不然,只要记者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指派任务中也很容易出精品。 新闻摄影用独有的形象报道方式,承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这一鲜明的特点在各级党报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也正是因为这一鲜明的特点,才有了党报新闻摄影记者要完成许多规定指派的报道。 近些年,很多在党报工作的摄影记者都在说,“规定动作”太多,而获奖的又多半不…  相似文献   

16.
唐秀颖 《军事记者》2012,(12):11-11
在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中,《中国军工报》立足自身实际,扬长避短、主动作为,在创造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下功夫,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宣传效果。追求创造性,实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统一政治性很强的主题性报道,往往给人这样的感觉,就是采编稿件时必须按"规定动作"行事,不能越"雷池"半步。这就造成许多主题性报道成为枯燥的宣教,从报道内容到版面形式都生硬、呆板,让人敬而远之,宣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7.
重大主题报道是否就是"规定动作"?首先,长期以来媒体在思想认识上,把重大主题报道视做"规定动作",狭隘地等同于命题作文,等同于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自上而下、单向的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8.
破难之一:会议报道挖信息,在“富矿”中炼“真金” 政治报道的“规定动作”一般是指各地党政领导机关指定的必须报道的内容,比如重要会议、领导活动、一定时期配合中心工作的报道等。相对而言,“规定动作”报道可读性较差,特别是会议报道一直是改革创新的难点。然而,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组特殊的会议报道,容易产生篇幅偏长、可读性较差等会议报道的通病。新华日报在新一轮改版中特别强调“活化”规定动作,怎样活化“两会”报道这个大的规定动作呢?笔者连续两年参加新华日报“两会”报  相似文献   

20.
“规定动作”是地方党报独特而宝贵的新闻资源。党报要参与市场竞争,维持对地方舆论的主导力,就应强化“规定动作”的报道,用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处理新闻资源,从频繁程式化的报道中凸显党报应有的高度,体现党报的根本宗旨。具有更大选择性和发挥空间的“自选动作”是党报自身特色和个性的重要体现。党报要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必须创造大量吸引读者眼球的“自选动作”。但“自选动作”要保证不越轨、不出轨,不能为吸引眼球而搞噱头,不迎合低俗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