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认定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首要问题.文章在研究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到贫困生困难等级的认定中.在认定过程中,先利用初值无量纲法统一各指标量化模式,计算出各指标与等级的关联系数;再根据指标超标情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由权重和关联系数计算出贫困等级的综合灰色关联度;最后利用置信度准则确定评价结果.实例证明,该法简便有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渐加大,如何做好资助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认定。文章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学生困难等级评价,构建模型,以量化和综合学生本人和家庭基本情况等多种指标,得出了贫困生等级评定评价结果,即使是同一等级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渐加大,如何做好资助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认定。本文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学生困难等级评价中,不仅量化和综合了学生本人和家庭基本情况等多种指标,而且对同一等级之间还可以进行数据化的比较分析,从而使评定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4.
耿俣 《教育教学论坛》2013,(49):168-169
国家助学金的范围和资助标准在逐年加大,可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贫困生进行认定,这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也成为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难点。因此,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贫困生贫困程度的认定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着力探索贫困生贫困程度认定的科学、有效、可行的办法,进而使贫困生按照贫困的程度获得相应的资助,使资助工作更科学、更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贫困理论是贫困生认定的最主要理论基础,其中贫困的内涵为贫困生的界定提供了研究基础,贫困的识别、贫困的成因理论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膨胀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必须将稀缺资源分配给最需要资助的学生,这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诉求。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在《正义论》中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的观点对保障贫困生认定公平性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贫困的根源,贫困救助的思想进一步阐明了贫困生认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落实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但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着"知情难、比较难、判定难"等问题。引入控制论中的反馈机制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建立多级正反馈工作体系,将贫困生认定中各环节的结果返回到信息输入端,可以及时发现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将原本含糊不清的定性评定转变为比较精准的量化评定,简化了贫困认定工作,提高了贫困认定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华田 《南平师专学报》2011,30(4):103-105,109
高校贫困生在认定过程中,由于在认定方法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脱节,导致很难甄别谁是贫困生及其贫困程度。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其家庭经济状况,把大学生消费水平纳入贫困生认定体系,重视对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的规范化的定量分析,能使贫困生的甄别能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8.
云南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呈现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的特点,贫困生存在因贫困引发的诸多心理问题。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不够准确,对受助贫困生心理关注较为欠缺,其助学过程有待更公开透明。应建立科学认证体系,完善现行资助制度,在考证等费用上实行减免,并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问题,鼓励其自强自立,变等待资助为自我帮扶。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问题在各个高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家访来增强学校与贫困大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向贫困大学生家庭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增进学生和老师的情感交流,同时调查和了解贫困大学生家庭实际情况,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和贫困大学生的动态认定提供了有力依据,使学校能更有针对性地资助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陈振兴 《中国培训》2023,(11):70-72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技能人才评价的重要方式,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职业院校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意义,结合职业院校在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实际情况,从人员、设备场地、题库建设、环境四个方面剖析职业院校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阻滞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思路,以期推进职业院校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借鉴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评价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学习作为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阶段,其对师范生的评价是否科学全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对文献比较研究和实际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需要及师范生自身的特殊性,文章初步构建了“新芽”模型,并阐述了可采取的观测方式,以期为完善高校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差,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评价目标,通过对发展性评价理论的研究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尝试创建一套适合于我院的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教学及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所有高校中具有普遍存在性。通过将10个学期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教师背景特征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性别会对教师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女性教师的教学效果高于男性教师;教师职称与教学效果正相关,而随着教师年龄的上升,这种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教师年龄大小、学位高低与教学效果相关,与教师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针对我国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革新"五重五轻"的观念,向重视法律应用能力的卓越教育培养理念转变;优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的"五个梯次"人才培养格局;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以两个"基地"、四个"平台"和八个"专训"为内容的"248"实践性课程教学体系;重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实务部门对高校的评价、实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所组成的"四方评价"闭环系统。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价制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在后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的教学评价制度既彰显诸多适应内外部环境需要的变革趋势,又呈现高校教学评价的某些一般性"痼疾"及基于"应用"定位的特殊问题。地方高校应基于不同主体的立场交融、应用型人才定位、教师发展需要、学科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学校发展环境的新变化,进一步推进教学评价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高校中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所培养的学生来自国内与国外,所培养的层次包括非学历教育与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学历教育。文章通过对国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培养类型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和针对中国学生的对外汉语本科是人才培养类型的主体;培养类型与院校类别有关,"985"高校、"211"高校在培养对象的多样性、培养类型的综合性方面好于非"211"高校,教育部属院校好于省属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具有对外汉语本科的院校培养结构不够合理,学生缺乏教学观摩与实践所需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评教结果应用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关键环节,其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评教工作的效果。c学院调查表明,高校内部各群体不能完全信任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对如何公开评教结果分歧明显;对评教结果是否与教师人事决策挂钩争议最大;评教结果用于改进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校需从细致检测、合理反馈、慎重使用等方面加以改进,有效提高学生评教结果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在对首轮本科教学评估效益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本科教学评估整体上对学校发展和建设促进明显,尤其在对学校理清办学思路、提炼办学特色,对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确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影响等方面效果明显.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其评估建设效益的侧重点又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不同层次本科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17所本科院校659名辅导员的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差异性,发现主要的差异集中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主观努力程度、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中的外在满意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