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向西开放的三大优势《对外传播》:今年9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召开,与阿拉伯国家举办国家层面的经贸论坛,这是第一次。请您谈谈宁夏具有怎样的优势召开这样的盛会?  相似文献   

2.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自古就是穆斯林群众的福地。目前,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被称为中国的"穆斯林省",穆斯林群众230多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5.7%,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全国民族团结的典范区。宁夏虽地处内陆,但从不封闭,随着国家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宁夏的对外开放由"边沿"转向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11,(4):51-52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沦坛(简称“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至30日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4.
正参加考察调研浙江乡村振兴发展经验的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教授穆赫辛·法尔加尼,是知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曾于2013年获得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虽然诸多荣誉加身,但穆赫辛却有着更胜于常人的勤奋和谦逊。相比汉学家,他更愿意被看作一个希望向埃及乃至阿拉伯民众介绍中国文化的平凡译者、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阿拉伯地区地处西亚、北非,现有国家22个,人口总数约3.8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无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阿拉伯世界都是当今世界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尤其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出版业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双方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正>从丝绸之路开始的中阿友好交往绵延两千多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保持着这种固有的美好友谊。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等国家都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不仅对涉及的阿拉伯国家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既汲取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包容的精神气度,也契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截至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增至66个,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新疆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在中华文明向西传播中发挥着门户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从明确战略定位、打造传播体系、优化传播内容、开展合作交流4个维度,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在中华文明向西传播中门户作用的表现,继而阐释了新疆在中华文明向西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增强新疆在中华文明传播中门户作用的意义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10,(5):15-16
2009年以来,宁夏利用一切对外交流的机会和重大活动,在加强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交流的同时,向来宁的各国外宾、国外媒体记者推介世博会,较好地展示了宁夏地域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是洲际枢纽和咽喉。同时其丰沃的石油资源和纷繁的宗教冲突使该地区备受世界瞩目。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中的三个关键国家,他们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在经贸合作上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回族与回教     
宁夏居住着中国56个民族中的35个民族。据统计,1997年,回族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人口530万的33.4%,即180万,但在城市人口中回族却只占17%。  相似文献   

11.
2015年9月10日,在“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当天,一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题的访谈节目《解码一带一路》在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开播。节目以高端访谈形式,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哈桑  董国炎 《文化学刊》2016,(4):233-235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随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流入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茶叶、瓷器、丝绸等,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正>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哈萨克斯坦因此成为中国向西开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第一站。中哈建交25年来,双边关系不断提升。政治方面习近平主席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会晤多达15次,纳扎尔巴耶夫访华20多次;经济方面互补性强,中哈两国经贸额比1992年建交时增长了120多倍,占中亚地区与中国贸易额的70%;文化和人文交流也日渐活跃。与此相比,两国媒体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5年8月27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五洲传播出版社、阿拉伯出版商协会承办的"中阿出版交流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吴尚之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邬书林常务副理事长、阿拉伯出版商协会阿拉姆·沙拉比主席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13个阿拉伯国家的出版商协会主席、出版社负责人,以及中国23家出版集团、出版社的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中阿双方就中阿互译出版合作、开展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5.
正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和犹太文明是亚洲西部的两大文明。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最重要的代表,领土完全或部分位于亚洲的阿拉伯国家共有13个,超过了亚洲国家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以色列则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创新经济国家,也是亚洲地区唯一与中国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以色列建交以来,双方均秉持平等、尊重、互鉴的原则不断深化文明对话,并逐渐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品牌项目,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近代文化开始"觉醒",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对此过程进行全面梳理。鸦片战争时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书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中国文化的开放程度有限。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文化走向开放的程度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开始重视西方的政治制度,此时社会科学类"西书"出版增多、西方思想观念大量传入、人们日常生活开始涌现"西式"风尚和习俗,中国文化走向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新青年》创刊、外国名哲应邀来华讲学、报刊开辟多元化译介等方式,西方思想被大量传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17.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是神秘的西夏王朝曾经建都的地方,是“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塞上江南”。可在过去,许多外国人甚至很多中国人都要借助地图才能确定其位置,如今这里中外客商游人纷沓至来,成了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6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打造的,旨在对外展示中国面貌、介绍中国文化的"感知中国"国家形象推广活动在法国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的具体形式包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赠书、举行《中法建交始末》法文版首发式等。为加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的了解,促进双方深入合作,国新办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选择了共1000种、2000册中、英、法、西、俄、阿文版的图书和影视制品,赠送给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阿拉伯人有的通过陆上丝绸之路,经由(大食国)半岛到达中国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有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广东省广州市;有的则通过香料之路到达中国的泉州、扬州、杭州。他们起初落藉在城市外围,之后便渐渐定居在城市里。从汉代到清代,阿拉伯人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社会、建筑学及医药学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国际上,"中国梦"这一理念也引起了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关注,阿拉伯政界、学界、传媒界许多人士都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做了解读。本文就部分阿拉伯学者对"中国梦"的看法作一梳理,希望能有助于"中国梦"的构建与研究。一、关于"中国梦"的内涵、前景和建言1".中国梦"的内涵阿拉伯学者从各自视角出发,对"中国梦"体现的国内和国际意义做了解读,反映出他们对"中国梦"的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