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新时期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存在问题为导向,对中国高校篮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时期,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面临着管理机制板结、保障体系失调、联赛格局失衡等问题。因此,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未来的发展要切实健全管理体系、完善保障体系、平衡联赛格局、加强赛事推广、提高联赛水平、积极发展商业模式开阔经济视野,提高联赛影响力,从而促进联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当前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形成背景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发展现状,在充分肯定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对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及措施,旨在为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篮球》1998,(1)
本刊讯: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组委会1997年11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举行了成立大会。由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和可艾可服饰有限公司主办,恒华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代理推广的1998CUBA联赛至此进入倒计时。组委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等出席会议并讲话。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面向社会、面向全国的大学生专项运动联赛,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第一次以体育运动为契机,面向国内、国际社会的全面展示。据本届联赛组委会秘书长龚培山教授介绍,1998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从1998年2月开始,至11月结束,赛期…  相似文献   

4.
实行俱乐部制度,走市场化道路是大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还比较落后,处于从专业化向职业化转变的探索时期。本研究以我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市场化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市场化运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这有利于揭示我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市场化运行的内在机理,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培育与完善我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市场,并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良好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文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中国与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赛场文化发现:中国与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存在着文化背景、比赛赛制、比赛场馆、球队命名、球衣、球队宣传、中场规划等差异。吸取美国大学生联赛赛场文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现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为深挖各个高校体育文化底蕴,早日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打造成我国的精品赛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逻辑分析法,从文化视角探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高校的发展情况。研究表明:联赛文化是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形成良好品质,促进了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体育人文知识的普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品牌打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校的重视、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专业队教练的加盟为CUBA联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磊 《体育世界》2010,(7):67-69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经历了十年风雨,正在逐渐走向成熟,CUBA联赛中前八名的主力球员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赛场上表现突出,有些球员已经获得主力位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对比逻辑分析法对征战CBA联赛部分CUBA球员的比赛情况和技术统计进行比较分析,重新审视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建议。旨在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早日成为CBA人才库提出理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目前已发展成为颇具观赏性与影响力的校园体育赛事,但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分析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发展历程,认为联赛的赛程赛制安排、运动员体训教育、政策支持方面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出应完善竞赛模式、破除运动员学训矛盾、完善联赛政策支持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98一99维达全国排球联赛冠名赞助新闻发布会,1998年岁末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广东维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卫生用纸生产基地。作为中国的民族企业,一贯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维达纸业,此番出巨资冠名赞助98-99全国排球联赛,一是希望通过联赛使中国的排球运动不断发展,二是通过联赛提高"维达"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中国的三大球里,足球、篮球联赛的冠名赞助商都是外国公司,作为民族企业,维达纸业愿为中国的体育事业,为中国排球的再度腾飞尽一份力。'98-99维达全国排球联赛定于1月1…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是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与恒华集团共同主办,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篮球赛事.CUBA是大学生自己的联赛,把CUBA作为竞赛表演项目进行市场开发与推广,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每年一届的CUBA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作为保障,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联赛的工作人员的食宿费、车旅费、服装以及保障联赛顺利进行的其他各项开支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任何一个学校都很难承担.  相似文献   

11.
从NBA、CUBA看大学生排球联赛的举办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NBA,CUBA的成功经验为启示.探索在高校举办大学生排球联赛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市场调研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CUVA)这个新产品的市场营销开展研究,对CUVA的市场进程提出建议: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市场开发部门;培养大学后备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划;提高竞技水平,培养大学生体育明星;开办真正市场化意义的高校排球俱乐部;重视高校排球信息市场的开发和利用;注意比赛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3.
CUBA品牌塑造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UBA品牌塑造的分析,得出CUBA品牌塑造是依靠校园文化、篮球文化、CUBA品牌质量(强化法制、弘扬体育精神、提高训练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机制)、CUBA市场运作、高校体育建设需要而塑造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CBA青年队和CUBA大学生联赛女篮中锋的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得分、投篮、篮板球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CBA青年队中锋与CUBA大学生联赛队伍的中锋在年龄与身体条件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各队伍中锋发展空间广阔,但仍需要科学的训练和大赛的锻炼。  相似文献   

15.
张伟娟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2):58-59,6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现行的CUBA竞赛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使其逐步形成小学——中学和体校——职业篮球运动为一体的培养体系,为CUBA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带动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简称"大超"联赛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两者由于共存而产生的问题,探求两赛合并的可能性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篮球的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篮球人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篮球文化构成的三个层面上对NCAA和CUBA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现阶段“CUBA成不了中国的NCAA”。CUBA在文化迁移中有自身的局限性:精神文化层面,文化背景的迥异导致对篮球的精神、风格、价值和理念等认识上出现差异;行为制度文化层面,体制的不同造成文化迁移有心无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的发展,NCAA在物质文化层面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被CUBA移植和借鉴,制约CUBA篮球文化迁移的物质因素逐步消除,篮球运动在中国大学的开展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搜集大量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访谈相关CUBA篮球裁判员夏令营的培训考官及负责人,并结合自身实践性参与和相关数据的搜集,对CUBA篮球裁判员夏令营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CUBA篮球裁判员"分班制"培养模式的建立,对CUBA文化的发展与规模的壮大、高校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和我国篮球裁判员后备人才贮备提供了可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搜集CUBA与NCAA相关的视频、文献,运用调查法、比较法和文献资料法将CUBA与NCAA篮球一级联赛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解我国CUBA篮球水平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篮球运动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美文化存在着差异,中美篮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培育模式上各有不同。因此,CUBA应在借鉴美国NCAA篮球一级联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育模式,争取成为我国培育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20.
依据第三届CUBA—CBA青年男篮对抗赛前八强比赛的个人技术资料,将对抗赛前八强中CUBA后卫得分能力与CBA青年队后卫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CUBA后卫是以组织攻守战术为主,个人攻击力较弱,而CBA青年队后卫的攻击力明显强于CUBA的后卫。研究CUBA与CBA青年队后卫运动员的特点及发展趋向,以期为今后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