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老舍笔下描写了大量的女性,其中泼妇形象写得较为成功。虎妞、大赤包、"柳屯的"等都属于此系列。虽然她们成为泼妇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她们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强悍,凌驾于男人之上。从作者对这些泼妇的描写中可以发现作家的创作宗旨在于批判泼妇型恶女人,并反映出对这类女性的恐惧与厌憎,同时可以觉察到渗透在创作中的老舍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2.
老舍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传统女性意识比同期的现代作家们要厚重得多。老舍笔下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女性形象,其审美范式与其女性形象构成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对老舍小说中女性观的探讨对解读老舍这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舍小说中的风尘女子,都保持着心灵的纯洁和善良,身上具有传统女性的忍耐和牺牲精神,老舍对她们除了同情还有欣赏与肯定,但是他仍然没有摆脱以传统的男性眼光来审视对待这类女性.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善良的鬼怪狐妖,她们敢于追求婚姻的自由,她们是不输男儿的女强人,她们是经商的奇才。本文通过对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来一窥《聊斋志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叶以后,市民中新的人生价值观念兴盛,人欲得到肯定,人性受到重视。反映在文学作品特别是"三言"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女性形象,在一些篇章中她们成为核心人物。其中有遵守封建传统观念的"贞节烈妇",更有许多叛逆封建传统观念的女性,她们追求自主的爱情婚姻,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淡薄传统的贞操观念。同时还将"三言"中的女性形象与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从而探究出"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三言"对后世女性文学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冯梦龙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女性是一群既有传统因素又有时代意识的混合型形象.她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文学现象.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祥林嫂-李双双-宋家银这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人物形象体现出我国农村女性物化-他化-她化的螺旋上升模式.从对她们形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独特的自我意识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鉴于老舍小说研究史上对老舍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的忽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即:巡警形象是老舍笔下城市贫民形象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特的第一人称叙述方法及隐痛的悲剧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老舍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小说其女性形象分四类:传统旧式家庭主妇、强悍的“女强人”、被迫堕入风尘的女性、接受瓣式教育的“女强人”。这些女性形象的塑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正是他对当时提倡女性解放建构女性文学话语的五四文学精神的疏离。  相似文献   

9.
鉴于老舍小说研究史上对老舍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的忽视,本从三个方面即:巡警形象是老舍笔下城市贫民形象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特的第一人称叙述方法及隐痛的悲剧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明清小说女性形象在作品中的地位有一个嬗变的过程:明中叶以前小说,女性形象主要是作为男性形象的陪衬;明中后期小说为了深入地反映现实,女性形象步入主体人物系列;清代小说选择女性形象为中心人物,并赋予她们以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全面梳理了自1944年至今老舍作品在美国的翻译、自1939年至今老舍及其作品在美国的研究,并在与国内同时期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由于受到文学和超文学因素的影响,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由与国内研究不谋而合,到"反动",再到互动互补的过程.作者还对伊文金改写<骆驼祥子>和<离婚>,老舍几次改写<骆驼祥子>等现象给出了个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桐城派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桐城派所倡导的“义理、考据、辞章”文章要素在老舍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老舍在继承并发扬了桐城派优秀传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避免桐城派浮躁凌厉、机械僵化等毛病。在文学语言方面,老舍谙熟于桐城派的“质朴自然”、“格律声色”形式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语言的生活化、口语化以及“清浅简练”、“音乐美”等主张。继承中有创造,这是老舍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创作起源于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与他秉性、家境、社会阶层较为接近的狄更斯的影响。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狄更斯式的正反、善恶两极对立世界在老舍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老舍对狄更斯小说结构安排的接受。  相似文献   

14.
从老舍与基督教的密切关系来看,老舍的创作受基督教的影响甚深,基督的精神是老舍创作的虽为潜在却起着支配力量的关键性因素。这可以从他对《圣经》的解读来分析其投射到文本中的“圣经”精神,探讨文本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5.
老舍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对中西两种文化进行了辩证的认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传统文化的丧失,他怀着复杂的心情,惋惜、无奈、但更多的是站在世界先进文化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批判;另一方面,他也批判了西方文明中金钱、物欲对人的心灵的腐蚀。老舍小说中的文化批判远远大于文化认同,从而使老舍小说文化批判力量远远大于其他作家。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平民作家"的老舍其实具有独特的精英意识。因其不同的生存语境,这种精英意识在不同阶段的小说中呈现出动态的流变。寄予在"二李"身上实干的精英意识,与老舍独处英伦,渴慕西方文化的境遇有关。小蝎和大鹰精英意识的缺失则隐含了老舍对现实境遇的失望和愤怒;瑞宣和钱默吟经过精神裂变,成长为民族精英,则说明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老舍的文化更新意识得到了释放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别人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但是如果仅仅把幽默理解为一种表现形式和技法,显然是肤浅的。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步蹊径,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老舍研究渐入佳境,日益成为目前学术研究的重镇。本文就老舍史料研究、思想研究、性格气质研究、艺术个性研究、多视角研究几方面粗略梳理了二十多年来老舍研究的丰硕成果,指出了目前老舍研究的症结所在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该文梳理了老舍对但丁的有关论述,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老舍这些论述进行分析,考察但丁及其《神曲》对老舍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平民作家"的老舍其实具有独特的精英意识。因其不同的生存语境,这种精英意识在不同阶段的小说中呈现出动态的流变。寄予在"二李"身上实干的精英意识,与老舍独处英伦,渴慕西方文化的境遇有关。小蝎和大鹰精英意识的缺失则隐含了老舍对现实境遇的失望和愤怒;瑞宣和钱默吟经过精神裂变,成长为民族精英,则说明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老舍的文化更新意识得到了释放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