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更正     
寒星 《学习之友》2008,(3):48-48
在《英语通》上读到一篇题为《中国的白求恩与加拿大的白求恩》的文章。作者谈到他在加拿大第二次观看了中国、加拿大、法国合拍的电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后的感想。作者再次感受到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如何塑造英雄的问题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界定了关于"日本的中国观"的范畴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本世纪日本人的主流形态的"中国观"依时代速进,分解为六种形态,即"脱亚论中国观"、"亚细亚中国观"、"大东亚中国观"、"反省与原罪中国观"、"文革与非文革中国观"以及当前以"新民族主义"和"和平主义"为主体的"多元中国观"(因限于篇幅,作者对"亚细亚中国观"和"大东亚中国观"作了省略),并分别以充分的史料与作者的经验实证对此作了分析与辨证,从而对本世纪日本人的主流形态的"中国观"作出了比较系统的具有科学意义和认识价值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2004年度中国科幻文学的出版、创作和学术的发展.作者认为,在2004年中国出现了长篇突破、科幻与魔幻和童话手法的融合、新作者锐意改革和女作家脱颖而出等几大特点.文章还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当中,作者在创作时会隐匿自己的本意,作者隐匿本意的表现分为被动隐匿与主动隐匿.隐匿的原因则涉及到作者所处年代的政治环境、作者的才华表现欲和中国诗歌文化传统的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史学与史学评论》是瞿林东教授的史学评论集,汇集了作者80年代以来撰写的一些评论文章,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二十年作者对当代史学的许多思考认识,以及在史学领域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对传统史学现代价值的思考,提倡史学评论的研究和实践,以及认真总结20世纪中国史学遗产,展望未来史学前景等,都是作者在史学研究过程中自觉意识的具体体现。正是作者不断追求的自觉意识,促成他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深化了对历史、史学及其理论和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自主与依附的抗争: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道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分析了依附理论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历史结构分析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制约力量、发展线索、目标取向四个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认为,自主与依附的抗争是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当现代派、意识流小说的空谈风行一时的时候,在云南,在这花的高原,诗的国度里,却默默地出版了两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适合中国读者传统欣赏习惯的中篇小说《野玫瑰与黑郡主》和《飞狢垭口》(最初发表时名为《鹦鹉之歌》),它们的作者同是一个五年前名不见经传的神秘人物李必雨同志。最令人为之惊羡不已的是:作者的选材不在中国,而在于异邦,异邦的人物,异邦的风土,异邦善与恶、正与邪、美与丑的斗争,反映在他的小说里,就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为作者所独有的、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大地》等小说具有明显的中西文化双重属性,表明了作者的中国体验对其写作的重要影响。除了作者经历被多元作用的实际情形,文本是否反映中国式的情感意绪、价值观念及其程度、方式,应是研究者优先也是重点考量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学边界的划分。赛珍珠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提示了对不同身份作家的中国叙事进行文化意义辨识的必要性。作为主流现代汉语文学以外的形态,一些充分反映了作者中国现代性建构和想象的外语创作,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边界,在多元文化日益交汇的当下,尤其值得正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论文摘要作者在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方面与本族语作者具有差异。英美摘要作者敢于采用第一人称代词和构建高风险作者角色来表露个人身份,而中国摘要作者更倾向于少用或不用第一人称代词,以及构建低风险作者角色来隐藏自己身份。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学者对中国战略文化的解读体现出深刻的不同。作者在对比分析之后指出,中国战略文化建立在“仁”、“礼”、“德”、“和”等传统基础观念之上,道德主义、非战思想与现实主义一道构成了中国战略文化的思想基础。19世纪中期之后,中国战略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强调了重力、尚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毅然改变了过时的战略判断,将其战略思维从战争与革命的框架之中解放出来,纳入到和平与发展的新轨道之上。作者总结指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如何在道德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构建成熟的合作型战略文化堪称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核心前提。  相似文献   

11.
国内-国际互动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的合作状态为中国对外关系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作者区分了国内政治-国际政治互动的三种状态,即相互独立、相互依赖和一体化,并在这三种状态对照下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出现越来越高水平的合作,促进了国内进步和对外关系的展开.作者还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在巩固、强化国内政治-国际政治合作的同时,需要逐步将中国处理内外政治的经验转化为国际社会议程.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是一篇历代作家通论,他对先秦到魏晋的近百位作家进行了评论,集中体现了刘勰的作者批评观,也是中国古代作者批评观的代表作。在《才略》篇中,刘勰用了三种作者批评研究法:一、作者比较批评法;二、结合作家和作品来分析的作家批评法,三结合作者与时代的关系来分析的作者批评法。  相似文献   

13.
文平 《留学生》2010,(5):60-60
【内容提要】作者爱德华·伯曼来自英国,作为个跨国公司的董事,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近十年。作者将传统英国绅士与他眼中的中国新富作了多层面的比较,权威而细致地介绍纯正英伦绅士的生活方式、精神气质、爱好时尚以及培养过程。从精神层面为中国的新富们从物质富有跨越到精神高贵提供了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4.
胡也频的小说《到莫斯科去》与《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塑造了两位鲜活的革命女性:素裳与白华。通过描写两位女性如何选择革命的道路,如何在革命道路中成长,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展示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紧密结合。当然,在素裳和白华的塑造中,作者也贯穿了“革命”与“恋爱”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5.
张海鹏先生的新著《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选编了他自1978年以来所写的24篇学术论文,可以说是作者在新时期孜孜不倦探索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心血的结晶。该书观点鲜明,理论性强,命题多有针对性,集中展现了作者长期以来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深入思考、努力探索的成果。所收文章,既有对中国近代史上民族独立与现代化这两个重大主题的集中论述,也有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剖析、探讨。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不同前人的独到见解,“道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心路历程。”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本刊声明     
《广西教育》2012,(10):2
本刊所登论文可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龙源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教育阅读网"、"博看网"全文检索,文章的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由本刊一次性给付作者,如作者不同意论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01,26(3):F003-F003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议的需要 ,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总称《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支付 ,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我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周大新的新作<21大厦>是作者对进入21世纪门槛之际的中国都市生活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复杂的文化特征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的文化价值立场.在艺术策略上,作者也采用了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错综的手法.  相似文献   

19.
开卷     
<正>《感时忧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拓荒者"夏志清忆往追昔之散文集。书中以款款深情、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想回忆作者的求学之路,以及与众多文人的因缘际会,描绘了独特时代下的文人群像,更彰显了中国文学中"感时忧国"的伟大传统。作者在文学上的主张,已收入《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两书。此外有两篇名文,颇见他的独立见解,多已收入本书。在《人的文学》中,作者写道:"我认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期经典的作者问题非常复杂,或没有具体作者,或作者记载模糊不确,或职业通称与作者别称混淆,或群体著述以个体方式署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源自中国早期的书写制度和撰述传统与后世有异,二是因为其时作者的个体著述意识尚未成熟。这本身就是中国早期独特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认识,抛弃后世的作者观,将经典生成的复杂性与作者的多元性相结合,建立一个符合中国早期经典生成实际的动态作者观,揭示其在经典生成和中华文化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