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正直  刘青 《兰台世界》2005,(7):127-128
1993年6月的一天,崔维志和妻子为征集《山东抗日战争纪实》的文史资料来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当他们翻开国民政府尘封的案卷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日军曾于1943年秋在山东卫河流域实施过一次大规模的细菌战,中国人死亡甚重。”看到这些字,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涌上心头,他激动地对妻子说:“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绝密的内幕和巨大的阴谋,我们要想办法揭开它。”说干就干。夫妻二人迅速踏上了寻找这一重大事件内幕的征途,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赶到济南、聊城、鲁西、冀南、豫北等地的档案馆,进行仔细的查阅,但没有…  相似文献   

2.
河南南阳,乡镇教师的月工资大约1500元左右。每年,他们要拿出数百元征订当地党报《南阳日报》“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你订也得订,不订也得订!”校长说。背后的操盘手则是南阳宣传部门官员。他们的逻辑是:教师是吃财政饭的,所以不能算是强行摊派,只能算是“公费订阅”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编辑之友》期刊要我编一个以“编辑学”命名的书籍的书目,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书名上开门见山打出“编辑学”旗号的图书的书目汇编。我翻箱倒柜,着实忙了一通,屈指一数,从1949年到1999年3月,共出版了67种,内含港台地区5种。尽管我是使劲地收集了,但是我敢说,这仍是一个不完全统计,因为限于信息,有的书即使出版了,但没有信息,无法知道,这是完全可能的。我只能说,这60多种是绝大部分,用一句保险一点的话:是基本上包括了。  相似文献   

4.
报纸上没有见过他的名字,会上也难得听到他的声音,他从不说自己有些什么成绩,更不发惊人的豪言壮语:凌根源就是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在解放后的重庆新华日报和四川日报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三十一年,长期担任校对、检查和第一读者。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他创造了不平凡的纪录:三十一年中从他手里经过的校样,没有漏过一次重大的差错。领导和同志们交口称赞:“他看过的校样信得过。”  相似文献   

5.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家,书评作者多为知识分子,他们也热望自己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丰硕的成果,从而成名成家,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可是“书评家”在哪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要说在今天,即使是在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似乎也难找到一个。比如听说书评界的同志要编一本书,介绍中国自古以来为书评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人数相当可观。这些人均以“书评人物”名之。“人物”是一个中性名词,与“书评家”自然还相差一大截。这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是不是的确没有书评家呢?我看不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即将过去,对综合频道的各位同仁来说,这是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年。说其平凡,是因为我们一如既往地坚守在新闻媒体的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说其不平凡,是因为在这一年里综合频道逆势前行,再创佳绩。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成为一个更有温度、更有担当的媒体?作为一个以"新闻立台"的本土地面频道,2018年,综合频道的王牌栏目《帮帮团》坚持定位,报道了  相似文献   

7.
由《江海晚报》副刊部编辑的“江海写真”在2007年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专栏能获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肯定,关键在于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关注普通民众,展现精彩人生。通过对平凡人物的报道,挖掘出他们身上的不平凡之处,给人以启迪。“江海写真”的成功操作,也为副刊的新闻化提供了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8.
有位名人说过第一个将女人喻为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而第三个则是“蠢才”。 按照这一说法,如今新闻媒介中出现的“蠢才”该是够多的了。且不论这些文章选材的雷同,构思的模仿,只要留心看看一些标题,就足以使人望而生厌了。 其一:《……也要“打假”》。如《文凭也要“打假”》、《“农民”也要“打假”》、《希望工程也要“打假”》、《新闻也要“打假”》……现在又有人写出《“打假”也要“打假”》,这势头似乎一发不可收拾了!  相似文献   

9.
“我这篇稿子已发出半月多,还未见报,恐怕又‘吹’了。”这是笔者常听到的一句话,特别是初出茅芦的新秀,说这样话的人更多。 或曰:“我和编辑不熟,我的稿子他们不会用的。”还有作者说:“我要和编辑、总编都熟,或给他们打点‘砣子’,我的稿子就畅通无阻了。”如果你向外省和中央新闻单位投稿。两地相距数百、数千公里,去你都未去过,你和编辑怎么熟,“砣子”你又怎么打?以我为例:《鄂西报》、《北京晚报》、《西安晚报》、《新民晚报》、《中国交通报》、《少年文史报》、《棋牌周报》、《大江南北》、《江汉考古》、《中州今古》等报刊杂志上都用过我的稿子,他们编辑、总编连姓氏我都不知道,何谈上熟,更谈不上打“砣子”。可能还有作者会说,《孝感日报》、《湖北日报》用你的稿子多,你一定和他们熟。这句话勉强算你说对了。我从事“笔耕”40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希望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里,这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愿意花费心思,为他们制作各种玩偶的原因所在。”一位扮演《小红帽》中“外婆”的艾斯菲尔德居民说  相似文献   

11.
我最欢喜看《新闻记者》杂志中的“新闻人物”专栏。我拿到1990年第9期,黄铭兴《夫妻播音传奇》一文,特别吸引着我,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传奇,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模糊了,被这篇传奇感动了。当时我的面前,好像出现了这对体恤恩爱的老夫妻,一对在广播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了几十年的“无名英雄”。说也真巧,那时杨磊同志正好走进我的办公室。我祝贺他俩的先进事迹公布于杂志上。老杨向我借去这本杂志,说要去给他的老伴看看,让她也分享快乐。一般写真人真事不大采用“传奇”两字,可是这篇人物特写传奇两字,用得好,用得得体。它的特点在于平凡的事迹见传奇。他俩颇有名望,一般的要讲究家庭的舒适和派头,才能体现出名播音员的身份。可是记者亲眼目睹:居室简朴,用木块拚镶的地板已经松动,书柜、凳子,茶几是旧的,更引人注目的是,床头墙上挂的那幅已发了黄的黑白照片,却与房间  相似文献   

12.
诚如我要介绍的这本书的作者在“后记”中所言:“他们(吸毒者)的堕落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他们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帮助。”这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吸毒者的惯常看法,对这些沉疴极深的瘾君子,人们只有鄙视、恐惧和厌恶。如果没有看到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出边缘》这本书,这种观念和情感同样会根深蒂固地深植于我的内心。最初,听别人介绍说,这是一本介绍吸毒成瘾者脱毒历程  相似文献   

13.
朋友将我的《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五十个人》推荐给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说这是一本讲管理的书,这让我汗颜;许多《知识英雄》的读者说,他们从中学到很多管理的知识,这也让我汗颜。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是讲传奇的书,以故事取胜,其间的确讲到“中国最赚钱行业赚钱最多人的赚钱方法”,但这些方式、方法的介绍既不系统也不完备,都是为增强人物传奇性服务的,从没想到会是“卖点”。这让我萌生主持一个讲管理的专栏的想法。是为《计算机世界》报“企业方法”专栏缘起之一。  相似文献   

14.
是先有编辑还是先有书,恐怕是一个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说不清楚的问题。这不去说。编辑和书倒是天生有必然的关联,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不仅仅是要制作书、从如下旧事里我们或许可以觅得一些启示的。 书目之争 1923年初,胡适曾给青年开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初有190种书目,曾引起轩然大波。后精简为39种。而在此前的1920年后,开风气之先的胡适也曾拟有一个大致类似的书目叫做《中学国故丛书目录》。不过影响并不太大。 梁启超就很不以为然,也应《清华周刊》之约拟了一个书目(26种),并写了《评胡适之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和《治国学杂话》两文,其中指出:“胡君这个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它文不对题。”又说:“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书目》,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但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 章太炎1924年在《华国月刊》上也开列了一个《中学国文书目录》计39种,自然他侧重的国学是以经学为主的。  相似文献   

15.
德国作家黑塞写过一部名叫《荒原狼》的小说。“荒原狼”不是一只真狼,而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过客。这只孤独的“狼”,象征着20世纪极端化的理想主义者。他每天都在盘算着,如何把天上的乌托邦搬到地上来。他对打了蜡的地板、擦洗干净的家具和修剪整齐的花盆——这一切代表着世俗生活的场景都要大吃一惊,并且立刻感到格格不入。他厌恶一切的“平常心”,当然不会浪费时间喝茶,也不会去饭店吃一顿美味的菜肴,最后他失去了人世间那些基本的快乐。读着《荒原狼》的时候,我不禁想到,当年在中国,伟大领袖也试图把每个中国人都改造成“荒原狼”——他自己除外。半个世纪以来,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中,中国人逐渐丧失了日常生活的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也许是倪萍最力不从心的一年了。自《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播出后,非议四起。用倪萍自己的话说,是“一辈子挨的骂都集中在这半年了”。在这些“骂”当中,最突出的是“倪萍没有文化”之说。这显然是极而言之的、一言以蔽之的“酷评”(Diatribe)。在这些偶见报端的似乎有点缺少责任感的议论面前,倪萍对记者说:“说一个主持文化栏目的主持人没有文化,确实令我很痛苦。”(《屏幕周报》49期)后来,我们读到了倪萍的文章:《倪萍:自述与自视》(载《现代传播》1997年第1期,以下简称《自述》),不久…  相似文献   

17.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新闻的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就在于通过传播新近事实的信息来发表无形的意见。用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因素的事实来“说话”,体现阶级、政党的意志、思想,观念和政策,以便感化、影响新闻受众,使之跟着行动,这是消息写作的重要目的。新闻的主题和作者的倾向性是通过选择、安排新闻事实体现出来的。作者一般不直接出来说话。请看消息《玉门原油开始东运》中的几段陈述:“西北玉门油矿生产的原油,从11月份起已开始源源东运,供应东北和华东的炼油厂炼制成品。”“这次玉门油矿的原油从祖国的西北到东北3000公里长的运输线上,大量东运,是我国历史上的创举,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建设的日益发展。”(引自《消息选评》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版)这条消息用“玉门原油东运”这一重要事实来说明我国石油工业的新发展,打破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历史神话,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这些话作者没有说,而把此意蕴含在新闻事实的陈述之中。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苍生》面世以后,许多同志给了热诚的赞许;不少同志说,它是我新时期的代表作。这自然是令人鼓舞的。对一个作家来说,没有比他的创作成果被人家发现和重视更为欣慰的了.相反,“费劲拔力”地写出了作品,既没人说好,也没人说坏,被冷落在一边,就好像世界上没有这么一回事儿,那是最为苦恼的。但是,肯定《苍生》我还有些不满足,总想拉上《山水情》。《山水情》是我的第三部长篇小说,1979年完稿后在《长城》上发表的时候,题目叫《男婚女嫁》,1980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单行本才更换了名字。要改题还未改之际,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搬上银幕,编导们等不及,就拟了个片名《花开花落》。  相似文献   

19.
老新闻工作者何金铭的新著《东鳞西爪集》中有篇题为《“一稿数投”别议》的杂谈。作者说他不赞成“一稿数投”,认为那样作对报刊、对读者都不是负责的态度;但也不赞成对此事作简单粗暴的指责。作者认为要减少“一稿数投”,报刊编辑部要采取两项措施:对来稿看得更仔细一点,至少不要因为作者是无名小辈而将文稿束之高阁;凡决定不用之稿,要尽快退给作者,让作者另谋出路,或一两个月后不作答复,可自行处理。这是一个老话题,何金铭同志提出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居民修房,这本是一件平凡的工作。作者正是从平凡的工作中,选择了几件非常感人的事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从平凡之中看到年轻一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风貌,看到崇高的品格。全文紧紧扣住雷锋精神——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用事实说话。文中没有过多地夸张和渲染,没有青年王人如何发表豪言壮语,而是着力写了能够充分反映这些普通房修工人崇高思想的事实。如修房队一反过去修房要居民帮助做小工的陋规,事事抢在前面,把各种事做好;对军烈属和老弱病残户同待亲人一样关怀备至;一事当先,先为居民着想;对居民有益的事,千方百计去做等。这些事实既反映了他们对那种“陋规”的蔑视和批评,也反映了他们决心用辛勤的劳动,把党的温暖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