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0年,第7届奥运会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举行。力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协约国将士,经组委会讨论通过,在会场中点燃焰火,以象征和平。当绚丽的焰火燃起时,场面极为壮观庄严。为了发扬奥林匹克的精神,传播友谊与和平,1928年奥委会通过决议,正式规定在开幕式上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点燃圣火台上的火炬,以火炬燃烧与熄灭象征开幕与闭幕。同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上即执行了这一决议。当时按照古代奥运会的传统,在希腊奥林匹克山上用凸镜点燃圣火火炬,途经希腊、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而进入荷兰,最后在开幕式上按规定…  相似文献   

2.
1936年8月1日下午,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开幕式上,在十万多观众的注视下,曾获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希腊著名运动员斯皮里东·路易斯,高擎从奥林匹亚灵山点燃的火炬跑入运动场,庄严地点燃了“奥林匹克”圣火,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开幕式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环节。开幕式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举办国的民族文化。而开幕式上的圣火点燃方式,最能体现举办国的智慧、创意、想象力乃至国家实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奥林匹克精神等角度回顾历届奥运会圣火点燃方式,发现:奥运会圣火点燃方式是一个展示国家力量的平台;不断创新的点火方式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不同的点火方式蕴涵不同民族文化、体育文化;任何形式的点火方式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多角度诠释。  相似文献   

4.
力求完美的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林匹克主义,这个词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意义:奥林匹克旗帜、火焰和那经久不熄的火炬,或许还有我们杰出的运动员,混合着对过去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憧憬。哈里·佛瑞兹,这位美国奥委会教育理事会的前主席,曾在1984年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明确地给它下了一个定义:“追求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  相似文献   

5.
复燃的圣火     
1936年8月1日下午,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开幕式上,曾获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希腊运动员路易斯,高擎火炬跑入运动场,在十万多观众的注目下,点燃了““奥林匹克圣火”,使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是国际奥委会1934年雅典会议上决定在奥运会增添的一个固定仪式。现在已成为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目。在此之前,1920年第七届安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也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最重要的传播形式。历次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在总共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都充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北京奥运圣火于2008年3月25日在希腊奥林匹亚按照传统仪式取火。由此开始了奥运圣火在全世界的传递。当中国大江南北都将目光聚焦奥运圣火传递时,北京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彰显了因圣火传递而激起的热情与行动。这份热情和每次行动都是对巴黎"藏独"分子抢夺火炬事件这一不和谐音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圣火传递活动充满激情、令人振奋,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已成为人类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寄托和创造性思维的独特表现形式,扩大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的影响.文章在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奥林匹克圣火传递活动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地梳理,探究其演变历程中蕴涵的鲜明特征,进而从圣火采集、传递、点燃三个方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大视野     
奥运知识1.奥林匹克圣火国际奥委会根据顾拜旦的提议,在1934年的雅典会议上作出决定:奥运会期间,要在运动会的主会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火种从奥林匹亚用火炬接力的方式传送到主运动场。这一决定自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开始施行,此后便成为奥运会的一个固定节目。它的程序是,先在奥林匹亚用凸镜收聚日光点燃第一支火炬,然后按预定线路接力传递。火炬所经城市要举行欢迎仪式。在不便行走的地方用轮船或飞机运送。火炬在奥运会开幕之前送到主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由东道国组委会主席交给该  相似文献   

9.
吴恩生 《新体育》2008,(3):10-11
一则报道,又一次为13亿人提供了如何点燃奥运主火炬塔的臆想空间。 一位自称是鸟巢设计师的人报料,根据国家体育场(鸟巢)顶端火焰喷射装置酷似一条巨龙的形状推断,点燃圣火的方式很可能是先由运动员点燃某一点,继而引燃鸟巢顶端四圈的火焰,而火焰又将巨龙托起,最终会从巨龙的嘴中喷射出一个火球,将圣火点燃。 这种犹如目击一般的描述,迅速得到北京奥组委官员的否认,但有趣的是,因为这位官员也不知晓具体的点火方式,所以他只能反驳道,这种描述是一种猜测。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仪式上最精彩的内容,往往是它给观众带来的意外和惊奇。  1996年奥运会开幕式,全世界大约3.5亿观众的心,在一刹那被抓住了。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美国游泳明星伊文斯手擎火炬,慢慢跑上长长的、很陡的台阶。突然在她的上方,聚光灯亮了,闪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伊文斯将火炬交给了阿里,阿里把它高高举起,用他因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而颤颤巍巍的手,点燃了第26届奥运会的圣火。  有传统色彩又带点神秘的开幕式对许多观众而言,和正式比赛一样具有吸引力。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源于古奥林匹克竞技中的一种"点香火"仪式。火炬的火种采自希腊王国的奥林匹亚。引燃火种、传递火炬、点燃奥运会主运动场上的巨型火炬,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的三大科技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京 《新体育》2004,(1):22-2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围绕奥运会从事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着高科技成果的影子。竞技场上的奖牌固然最终成为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但是,反映人类文明水平的现代科技更是奥运会举办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科技奥运已经被北京奥组委作为三大理念之一提出,那么,2008年,北京将会向世人展示哪些高科技成果?北京面临的有哪些课题?课题一:在珠峰点燃圣火在奥运会的诸多活动中,奥林匹克火炬传递是一项最神圣的活动,是历届奥运会的文化主题活动,也是东道主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向世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都要举行点然奥林匹克圣火仪式。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员,手持火炬跑进运动场,用从古希腊奥林匹亚赫拉神殿的祭台上引来的火种——圣火,点燃运动场内的火炬。圣火昼夜不熄,照耀着运动会的上空,祝福着全世界人民永远和平、幸福。  相似文献   

14.
悉尼倒计时     
最早的奥运圣火出现在1936年柏林夏季奥运会。奥运圣火的意义在于,让接力者把在奥运圣地奥林匹亚山点燃的,代表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炬传送到奥运会举办地的开幕庆典上。 1936年的奥运圣火的金属火炬上雕刻着“圣火传递者的荣誉”几个字,并由 3 300名接力运动员用12天的时间跑完626公里的距离。 2000年5月,代表着光明公正的奥运圣火将在希腊的奥林匹克山下点燃。火炬随后会在希腊境内周游10天,再从雅典出发,正式将火炬传送开去。在这以后的20天,圣火会被送到12个太平洋国家,途经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号召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奋力向上。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活动上提出的,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其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句名言来源于1908年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一次宗教仪式上,宾夕…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林匹克是世界语言。从公元前776年第一支奥林匹克火炬在奥林匹克熊熊燃起,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盛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已成为了世界体坛的响亮口号。 奥林匹克运动为何经久不衰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重视,这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科学——奥林匹克学。世界上不少的人士都十分关注它,并正在深入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教育是举办国在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施效果将成为是否成功举办的一个标准,须予以高度重视。雅典奥运会大做奥林匹克精神回归的文章,使人们将视线聚焦在文化上,从而获得了高度评价。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作具体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冬季奥林匹克火炬将于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九日中午在希腊的奥林比亚点燃。在雅典举行传统的仪式后,火炬就将交给第十四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南斯拉夫萨拉热窝的代表。火炬经过飞机的短距离运送后,抵达位于亚德里亚海滨的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市,从这里开始接力传送。途中要经过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大运会的圣火首次在中国大陆的上空燃起,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同时点燃了千千万万人的激情。时隔十年,深圳——这座活力四射、年轻朝气的城市又将迎来全世界大学生倾情瞩目的盛会。2010年8月,在深圳市体育场内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火炬和奖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0.
在10月12日下午举行的庆祝奥运倒计时300天——崇文区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暨万名学生文明礼仪展示活动中记者看到了崇文区奥林匹克教育的丰硕成果,在此,崇文区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有了自己的诠释。2006年4月,崇文区教育系统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会议上启动了《崇文区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如今,崇文区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形成了"一示范、两共享、三途径、四结合"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