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风》2016,(8)
随着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主要针对当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推动低碳循环,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志平 《中国科技信息》2010,(2):260-261,268
针对近年来国内兴起的轨道交通热,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和城市布局的重新调整,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首先以上海市为例,从上海轨道交通的现状情况、研究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各方面的影响、轨道交通与社会公正性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6,(2):121-122
在友好城市理念下慢行交通环境构建,是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几乎所有城市的慢行交通通行空间在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难以保证慢行交通在该区域通行的安全性、连续性和舒适性。慢行交通改善需要从政策、规划、设计、管理与宣传几个层面出发,构筑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加之为响应拉动内需的号召,武汉市近两年500多亿大规模建设路网计划的实施,更是让已经拥堵不堪的武汉交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曾经交通便利的"九省通衢",现在不仅通往外部的交通问题备受争议,连市内交通也是怨声载道。这种现象造成的低效率、高污染更是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武汉交通现状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交通拥堵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慢行交通的认识,分析了山地城市发展慢行交通的必要性,并以左权县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为例,对山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市的交通拥堵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探索造成武汉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系统中轨道交通正在逐步取代常规交通作为城市运输的主力军,但是为了避免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的不良竞争产生的资源浪费,本文对轨道交通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各种发展模式,最后得出适合重庆山地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慢行交通,是指需要人力骑行,能进行空间移动的交通成为慢性交通。它包括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两种。但随着我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慢行交通已经成为被广大群众公认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之一。慢行交通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了很多的交通安全事故。据数据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都有高度10万人次左右,尤其以步行和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人为交通事故高发人群。为了改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侧重分析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推动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交通体系不断发展,社会对交通的需求持续增加,直接促使城市轨道交通开始成为交通的主要环节。而轨道交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便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这是确保轨道交通运行顺畅关键。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指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完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成为许多大、中城市非常突出的问题,目前,许多城市的交通已经很难单靠地面和高架公路交通来解决。目前,广州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和轨道交通建设范围的扩展,轨道交通线路已远远超出为人熟知的以"红层"为基岩的城市中心区,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将会遇到更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也将面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  王江锋  王娜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99-200,204
针对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蔓延现状,选择三个代表城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交通拥堵形成原因,并对比分析其采取的治堵策略。首先从城市规划、交通供需、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静态交通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分析造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结合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相继出台的治堵策略,从增加交通供给、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对三个城市的治堵策略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城市的交通拥堵治理措施,给出了一些缓解交通拥堵的相应对策,为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交通拥挤日益突出的矛盾,为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引导低碳出行,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路线导航、交通管制和交通事故应急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探测车技术在提供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和低碳交通节能减排上的优势,最后结合08年奥运期间北京市移动探测车系统的成功案例,指出探测车技术对缓解交通拥挤、建设低碳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诸暨市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问题,研究了缓解诸暨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对策。首先对市区内的路段交通进行了优化设计;其次针对市区停车难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就市区内公交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公交优先措施;同时对市区内的交通流组织做了优化处理,建议实施四条单行线路,而且在相应的路口建议采用禁左措施,并以诸暨中学为例对学校进出口交通做了优化。最后建设市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强路网协调,以确保诸暨市城区交通的畅通。  相似文献   

14.
城市混合交通流诱导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云  郑雪 《科技通报》2000,16(3):175-180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关于交通流诱导系统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特点,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城市交通机非混行的交通流诱导系统研究的内容,结构以及进行诱导模型与算法研究的新思路,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交通机非混合的交通流诱导系统进行必要的基础准备。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人工交通系统的基本研究方法。文中首先对我国仿真交通系统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得出自上而下的传统的还原式的仿真交通系统研究方法很难或无法解决复杂交通系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而自下而上的综合型的人工交通系统研究方法为复杂交通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意义的途径。然后,本文以城市交通为主要研究对象,融合物流系统和生态系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采用自下而上的基于代理的建模技术,在“不断探索和改善”的原则下,利用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交通服务水平指数等方法和理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方法,在不断探索和改善的原则下,寻求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等城市化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研究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杭州主城区的交通拥堵,极大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有损"生活品质之城"形象。交通拥堵,固然有着各种客观因素,但管理过程中的人为添堵因素也不可小觑。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缺乏前瞻性,道路等级结构比例失衡,路口信号灯系统繁复无度,交通标记和标志违背常理,人行横道线密度过大,交通设施匹配性差,管理协调性水平低,等等,都是重要的诱因。面对拥堵的困扰,我们理当深刻自省,正确理解交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准则,矫正与其相悖的偏面观念。应摆脱局部利益的羁绊,彻底摒弃无休止的投资、机械性地增加交通设施和单一化的价值取向的思维模式与管理方式。更应当树立"幽暗意识",用制度防范"恶的庸常性",立足于"简约主义",在繁杂中寻求简单,在冲击中寻求秩序。  相似文献   

17.
建设低碳社会是人类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低碳城市是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视角,以东北中心城市沈阳为例,指出沈阳市目前低碳城市建设存在城市用地结构与城市交通不协调、交通系统结构不完善,以及缺乏低碳交通的社会意识等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是基础、交通系统整合规划是关键和确立低碳交通的社会意识是根本等解决思路,并分别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麻智辉  高玫 《科技广场》2012,(7):223-228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运输需求的源泉。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快车道,极大地促进了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运输线路长度不断延长,全社会运输量不断增加。随着江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加大,运输需求结构提升,对运输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输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机动化、快速化和网络化的趋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TDM政策实施及评价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拥挤问题是目前城市社会系统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可变工作制、道路拥挤收费、合乘车和电子办公等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评价指标进行总结论述,证明了从控制交通需求入手,对交通需求进行合理控制和引导,是解决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根本方法,对于我国推广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实施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years, regional traffic conges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urban vehicles. Therefor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ethods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widely used in traffic management. However, the existing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ethods need to collect raw data, which involves risks of vehicle privacy leakage. Federated learning, which shares model updates without exchanging local data,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achieve privacy protection. A federated learning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for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highly intelligent automatic driving vehicles, a vehicle scheduling system, which can control the departure and routes of vehicles in urban regions is developed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A road weight measurement method combined with real 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is introduced to optimize the driving routes of vehicles to reduce the average travel time. Additionally, departure strategy, is another factor tha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raffic efficiency, but is usually ignored in the past, and is also carefully compared and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ivacy protection ability of model updates, reduce the scheduling completion time by using th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and realize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departure strategie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a safe and efficient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