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栋萍 《文教资料》2006,(36):94-95
班主任老师接班后,发现徐蓉同学人很聪明,但脾气急躁,经常与任课老师顶嘴,和同学发生矛盾。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班主任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该生进行教育、帮助,并走访了该生的家庭。这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班主任老师也从这位学生的身上,看到了学生的可塑性,同时也更坚定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教师,前几天她告诉我这样一件事:这个学期她的班上新转来一名学生,这位同学已在一所私立小学读了两年的一年级和一年二年级,转到这里接着读二年级。虽然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但大字却不识几个。原来的班主任为了取得好成绩,每次期末考试时总是安排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坐在一起,好同学答完了就让差同学抄,甚至替他们答卷子。而这位同学偏偏  相似文献   

3.
辛晓利 《今日教育》2010,(10):50-51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这样一次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特意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后,就被人偷走了。另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没被人偷走的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4.
唐金龙 《教书育人》2009,(12):68-68
批阅学生周记,发现有几个同学对他们的班主任表示了不满。综合起来看,就是班主任在每节上课前不是先讲课,而是讲班级上的一些事情。如果仅仅只是讲事情也就罢了,说班主任特别喜欢训人,上课前总是先把班级里的一些同学训斥一顿再讲课。而他们说,几乎每节课的心情都被班主任破坏了,自然也就不能够很好地听课了。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9月24日晴每当我坐在床上,看着天气预报,我就会想起9月24日的气象站之旅。那天,班主任告诉我们,学校要组织四、五年级学生去八五二气象站参观。每班只选几个同学去,我荣幸地成为了其中之一。坐在学校租用的大客车上,看着学校越来越远,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车停了,我们有顺序地下了车。刚下车我就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因为气象站处在距离农场西北方向的一片荒地上,只有一栋房子。  相似文献   

6.
两节课     
听说上级教育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一位教语文又兼班主任的老师特地在班里上了一节学生迎检准备课。以下是这位老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同学们,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7.
期盼     
这节晚自习,她的心又猛烈跳起来。班主任叫走了一名同学,她知道,这是班主任为鼓励这位同学找其谈话的。  相似文献   

8.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  相似文献   

9.
九年级的课堂上,一名男生正在书桌下翻看同学纪念册,某教师悄悄地快速走过去要没收纪念册。可这名学生这时也发现教师过来了,便紧紧地抱住了纪念册,一个要,另一个却偏不松手,于是就这样僵持了几分钟,最后,这位年轻的教师非常生气,转身离去。在班主任的劝说之后,这名学生去给这位年轻的教师道歉,可年轻教师正在为自己在学生面前失了“面子”想不通。于是并没静下心来与这位学生交流,反而还责备了这个学生几句,这个学生一时气不过,把一直握着的右拳打向了玻璃窗,玻璃碎片瞬间落了下来,他手上的鲜血也顿时涌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11.
搭别人的车,是帮儿子交朋友的好方法。前年,儿子上小学了,就读的是北京市区内的一所实验小学。他班里有个同学,住得离我家很近,于是我们与他父母商量好,决定搭他们的车送孩子上学,每次付他们十元钱。一辆车就像一座两间小屋的“迷你”房子,我和他同学老爸坐前面,儿子、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下学期,我接任了初二(1)班班主任。当我翻开该班前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册时,发现副班长李×同学的成绩由原来班上的第一名,下落到了第十八名,这真叫人惊讶,真有点埋怨这位同学为什么这样不争气。 同时,我又发现班上徐×同学的成绩却由班上第五十六名上进到了第十八名,这又叫人惊喜。班上出现了两个第十八名,这正好是学习上的两个正反典型。我想抓住这两个典型,召开一次班会,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对比教育,让大家从徐×同学那里得到启发,受到鼓舞;也想让部分同学从这位副班长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鉴,以达到改变班级学风,迅速提高同学们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黄金 《湖北教育》2007,(11):60-61
阿涛是一个浑身劣迹的问题学生,在其进中学的第二天,就纠集几个同学到外面喝酒、抽烟而不参加军训,第三天因一位同学的一句话听起来不顺耳,阿涛霎时满眼血红,随即对这位同学报以老拳。阿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脱产”学生,除了不学习外,违纪违规是每天的必修课。作为班主任,为了教育阿涛,我采用过循循善诱的感化教育,也厉声呵斥过他。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下午,我正批阅着初三代数作业。当看到三(2)班董春同学的作业时,真感到刺目。并非书写潦草,也不是错误百出,而是这位同学在上次批改了的作业底下写上了“你瞎了眼吗?”几个大字。  相似文献   

15.
初中刚入学的新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还不能在集体中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对未来的日子该做好什么,还没有系统的认识。这时候,班主任能让一个班的几十位学生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每位同学都能为维护集体荣誉而自觉的奋发努力、不断进步,那这位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倍感轻松!以下是我多年带新生班级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前,笔者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高三的同学拿着一道高考数学模拟题来找我,问为什么他做的答案与参考书上不一样,是他错了还是参考书上的答案错了,我接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道解析几何题(见变式2与生(7)解法).这位同学是用椭圆参数方程求解的,但是对参数的几何意义理解不甚明了,结果导致了错误.事后,我把这位同学的解法给另几个高三同学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小同学将捡到的一颗小纽扣交给班主任老师。小同学是高高兴兴跑来的,但是这位老师接到纽扣后,一面打发同学回去,一面随手将纽扣扔掉了。  相似文献   

18.
我听说有这样一件事:开学第一天,一位年轻教师到高三×班上课,在课堂上发现了两位女学生无意间的一次小声讲话。这位老师板着脸,不问青红皂白,把讲话的那个女生喊起来,严厉训斥,并赶出了教室。这位同学很委屈,她只是因身旁同学身体不适而询问了一句。但经过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该同学还是去找了这位老师承认错误。但这位老师不是说该生态度不诚恳,就是以没时间听检讨为借口而加以拒绝。经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多次努力,第6次学生才算获得了原谅。这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小事: 下课了,几个同学在教室里嬉闹。其中一个不小心碰掉了邻桌上的文具盒。笔、橡皮撒得到处都是。这位同学蹲下捡笔,并赔礼道歉。文具盒的主人破口大骂,以脚相踹。这位同学同样“回敬”,两人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有位高三同学,“一模”成绩公布后,整天精神恍惚,忧心忡忡,于是班主任问他哪里出了问题。这位同学耷拉着脑袋对班主任说:“老师,我没有希望了,因为我的X科只考了63分,其他几科成绩也没有优势。我记得您以前指导我们复习时有个‘木桶理论’,即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储水量多少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版。那么,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干脆放弃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