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重庆时期韩国临时政府以承认韩国临时政府和保障战后韩国独立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文章介绍了韩国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对中、美、英、苏等同盟国开展的外交活动,并对其外交失败原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1910年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后,韩国爱国人士于1919年初在上海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积极开展以外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抗日复国斗争。通过参与有关国际会议及发展同大国关系,力图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同情和支持。尽管有关外交努力成果有限,甚至遭到了失败,但其在韩国历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时期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不仅是因为在临时政府27年的反日独立运动史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更重要的是上海时期是临时政府从海内外韩人独立运动的最高领导机关到失去领导地位再到恢复这一地位的时期。在上海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领导的独立运动得到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谱写了中韩人民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4.
张耀玲 《历史学习》2006,(11):28-28
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两个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具有临时工农革命政府的性质,是工人政府的萌芽,虽然没有掌握国家政权,只是监督性的机关,但是因为得到广大武装工人、士兵的拥护而掌握左右局势的实际力量武装;临时政府是主要的、真正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政府,但是它没有掌握武装、是依靠苏维埃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自 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后 ,韩国独立运动一直得到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支持。 1937年 7月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 ,临时政府西迁重庆 ,中国国民政府不仅帮助其组建光复军 ,而且积极协助其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但由于英美和前苏联在远东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中国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使我们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韩国临时政府自建立之初就制订了组建光复军的计划,但靠自己的力量却难以落实。"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政府的帮助下,培养和造就了光复军的基干力量,为抗日战争时期光复军的组建作了准备。"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对韩国独立运动的军事援助,由秘密变为公开,由培训军事干部发展为直接援助在华韩人组建武装部队和参战,主导临时政府组建光复军,并促成以光复军为主体的在华抗日武装力量的统一,使韩国临时政府组建光复军计划最终得以落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9,(5):18-26
王安石与商鞅变法有不同的结果,这可从他们的观念基础和变法理念中找到原因。商鞅通过历史哲学中的"势"的观念建立自己改革的逻辑基础;而王安石则将自己的变法依托于儒家的道德哲学,建立在人性善、中道以及均平的理念之上。前者以"合势"为本,后者以均平为主。这两种变法理念,典型反映了人性与理势、价值与理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一般的民族都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的发展过程。前者是以一种缺乏具有自由意志的一般法律主体为基础的,以外在的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统治方式;而后者则是以具有自由意志为一般法律主体基础之上的自律社会治理体系。法律主体的存在,以特定的方式诠释了社会发展的阶段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时期湖南的反日爱国运动中,社会各界对于韩国独立运动的同情与宣传,为长沙中韩互助社的成立打下了一定基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宣传员在湖南的活动,促成了长沙各界进步人士联合发起组织中韩互助社.互助社成立后,联络报界人士介绍韩国独立运动,宣传中韩联合排日;在文化书社销售韩人在上海出版的排日杂志或书刊;组织大韩志士在湖南各地讲演排日主义;帮助在湘韩人,抗议日本人干涉他们的言论自由.因此,无论是在湖南新文化运动史、湖南人民革命史上还是韩国独立运动史上,它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详细论述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过程,包括该政府如何接管清政府的中央机构,如何接收南京政府北上人员,又如何组建新的部门,其间南北矛盾、新旧冲突、党派斗争又是如何磨合的,从而探讨北京临时政府在政权过渡时期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国成立后 ,为了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 ,实施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政策 ,以减缓临时政府的财政压力 ;同时 ,积极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充分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性质。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广西省临时参议会与省政府之间形成了激烈的冲突,其原因是:由于省临时参议会和省政府对于省临时参议会的性质、职权的认识不统一;省政府对省临时参议会的决议案实施不力加剧了双方的冲突;省临时参议会议长李任仁与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在学理、政见、利益上的一系列矛盾,构成了民意机关与政府机关对立的深层原因。冲突的存在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民意机关的省临时参议会制度尽管从表面上已经建立,但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30余年来,学界对于南京临时政府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具体而言,主要关注的问题如下:其一,南京临时政府的败因及性质问题。其中失败原因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观原因、资产阶级内部分化及经济原因三种看法;至于性质有资产阶级政府观、联合政府观两种看法。其二,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问题,主要涉及经济政策和财政危机的影响。其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问题,研究重点在于法律制度和《临时约法》。此外,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民族问题、教育问题、文书问题等亦有所涉足。至于不足之处,主要为研究范式的制约及研究思维的狭隘。  相似文献   

15.
1912年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同当时西方议院政治制度相比,临时参议院尚欠成熟,还存在诸多缺陷。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它无疑又是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里程碑。为了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捍卫民主共和成果,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临时参议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审判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摒弃封建性糟粕,刺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立了新的审判刺度,并完善审判程序,维护新审判制度的实行,使自由平等的近代法治精神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审判制度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的中国和俄国都经历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而革命后建立的两个政府却迟迟没有建交。其原因一是两国革命的性质不同,一个是社会主义革命,被资本主义国家孤立,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投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怀抱;二是中国由于协约国成员的身份,只得追从西方列强;三是北洋政府在外交上一反忍辱退让的常态,对苏态度强硬;还有如西方列强对中苏关系的严重干涉以及苏俄对中国革命的支持等。尽管1924年中苏签订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然而由于北洋政府对西方列强的依附,最后还是被英美日拉入了反苏俄同盟。  相似文献   

18.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简称军需公债)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的唯一一次、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一次内国公债。新生的革命政权欲通过发行军需公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公债发行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困窘中宣告结束。毋庸讳言,军需公债不是一次成功发行的国内公债,但军需公债所筹措的款项在临时政府财政收入中又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对于维持岌岌可危的临时政府财政仍然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是我国中央政府有内债发行以来最早正式实施还本付息的内国公债,又具有开篇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