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22年创刊的《儿童世界》杂志,是现代中国第一本以刊登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白话文儿童期刊,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规模创作、出版、编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杂志的出版是“五四”以来儿童文学建设的重要成果,也宣告了以独立分支形态存在的儿童文学成为了现实.《儿童世界》杂志挖掘培养了第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群体,编创方针体现了“五四”以来进步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念.论文对《儿童世界》杂志产生的背景、编辑理念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诗教的传统,从《三字经》、《龙文鞭影》等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到传统文化在启蒙文学读本中的渗透。20世纪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也是从童诗开始的,如叶圣陶的童诗创作接受五四文化潮流影响,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因素进行了有力的揭示与否定。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童诗的创作相对于其他体裁来说要薄弱一些,但仍涌现出以金波、雪兵、王宜振、邱易东、谭旭东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若从乡土的角度论,梦平应是马华一位值得注意的小说家。他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就以写乡土作为他的艺术目标,在以后长达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也一直以写乡土写实小说为主,因此他是比较纯粹的乡土写实小说家。梦平,原名邱名山昆,另有笔名马(山仑)、丘岷、冬崎、芭桐、晋逖等。一九四○年八月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笨珍县文律巴列岸东村,祖籍广东省丰顺县塔下乡。梦平自1958年高中肆业后便投身教育事业,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在从事教学之余,他还兼任多家报社的通讯记者达20年之久。1969年起曾任南马文艺研究会秘书和副会长、大马作家协会理事等职。1975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迟开的槟榔花》、以后又陆续出版了二十种著作,计有短篇小说集《看见风的人》、《山鹰》、《飞向子午线》、《黄梨成熟时》、《静静的文律河》、《浮生三部曲》、《城乡回旋曲》;中篇小说《长堤》;儿童文学《新马岛屿的故事》、《小孩札记》、《犯罪的孩子》、《开埠人的故事》;文学史料集《马华写作人剪影》、《新马华文作家群  相似文献   

4.
探索年少一代身心成长秘密,表现孩子对其成长的自我体验,是我国当下儿童文学的精神底色。集中体现一个民族儿童文学创作水准的我国儿童长篇小说,在尽力追逐成长主旋律的艺术表现中;显示了强大生机。曹文轩的《细米》,沈石溪的《鸟奴》,秦文君的《天棠街3号》,扬红缨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此外,对于成长的描写,也显示在童话、童诗和科学文艺的创作上。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茅盾文学创作活动全过程的时候,人们不能不惊奇地发现:这位闻名中外的文学大师,居然是从儿童文学开始,迈开他创作生涯第一步的。 1916年,年青的茅盾译出他一生的第一部作品《衣》。这是一本科学通俗读物,它的主要对象是中学生。1917年,由他编纂的《中国寓言初编》出版。这是一部“开风气的书”,它将中国寓言第一次正式地引进中国儿童文学园地。同时他又开始翻译改写外国科学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正是其第一篇。从1918年起,茅盾又根据中外神话、传说,编写儿童文学作品,到1923年,共28篇,其中的《寻快乐》、《书呆子》、《一段麻》、《风雪云》、  相似文献   

6.
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发展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7年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小说还是童诗、童话、散文,都自然地显现出儿童文学民族性的丰富和美丽,而儿童文学民族性又自然地与当代性、儿童性相交融。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到现在,虽然仍处于弱势,却面临着新世纪以来的最好时机。可以看到,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倡导,已经和正在显示出对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促进。  相似文献   

7.
马华诗坛的一种独特风姿──江天诗歌创作论岳玉杰在马华文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江天的诗歌创作现出一种独特的风姿。80年代末期以来,他出版了三本诗集,一本是在中国出版的《土地的呐喊》(1989),另两种出版于马来西亚:《鲁迅赞》(1991)和《神州如此多娇─...  相似文献   

8.
蒋风在儿童文学理论园地里辛勤笔耕已三十多年了。他悉心研究儿童文学,并于八二年出版了专著《儿童文学概论》。这部书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好评,被称为“这是解放后第一本系统的儿童文学专著”,它“填补了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教材的一个空白”。有些国外学术研究机构及作家也纷纷通过有关部门来函要求寄赠。有的大专院校把《儿童文学概论》作为教材或列入主要参考书目。《儿童文学概论》曾获得一九七八——一九八二年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本文试就蒋风和他的《儿童文学概论》作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韦晕是马华文学的拓荒者之一。在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部都奉献给了马华的文学事业,并以丰富的创作成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尊重。韦晕,原名区文庄,笔名秦系、韩兵、叶葭、陈侩、高浪、丁风、王都、沙耶、韦多等。祖籍山东济宁,1913年出生于香港。从二十年代起,开始练习写作,有作品发表于香港《华侨日报》和《大光报》。中学毕业后,他转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就读,曾为华南《国民日报》主编《露丝》文艺周刊。1937年,他南渡到达新加坡,先后在《晨星》、《狮声》、《世纪风》、《新流》、《南洋周刊》、《文艺长城》等文艺刊物发表散文和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0.
《今日教育》2007,(11):33-34
张继楼,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已出版了30多本著作,创作活动已持续了整整50年。代表作品《小蚱蜢》、《共伞》等被选入儿童文学教材,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吟唱。今发表老作家的新作,供人们欣赏。  相似文献   

11.
郭风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之一 ,他的散文创作数量很多 ,而且有较高的成就。他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近 4 0种 ,其中近半数左右的散文集收入儿童散文 ,《搭船的鸟》、《会飞的种子》、《避雨的豹》、《在植物园里》、《蒲公英的小屋》以及《郭风作品选》等 ,收入的均是专为儿童所作的散文或童话。这些都是献给少年儿童年的精美的精神食粮。郭风是一位对儿童文学事业有着自觉意识的作家 ,他曾经深情地表达过自己对儿童文学的爱与尊崇。当他听到有人称他为儿童文学作家时 ,“往往深感宠幸 ,心中生出的是一种儿时受到母亲称赞一般的欢喜之情。”所以他…  相似文献   

12.
赵景深一生热爱儿童文学事业,身体力行从事儿童文学教育、出版和创作。他的儿童文学注重儿童的本真,贴近儿童,捍卫儿童精神自由,其儿童文学翻译、创作与研究为早期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儿童文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重温他的儿童文学观念,重新评估他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孙幼军,中国著名童话作家。1933年6月生于哈尔滨。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从1961年发表成名作《小布头奇遇记》至今,创作了丰厚的童话作品,并多次获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1961年刚一出版就受到小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儿童文学界的重视,先后重印十余次,被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并有英译本发行国外。1980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评奖一等奖。六十年代初期,他还创作了《荧火虫找朋友》、《叔叔和月亮》、《小柳树和小枣树》等幼儿童话。七…  相似文献   

14.
初中补充教材《十月里的春天》一文,有关的教学参考文章对它的主题的说法不一。《十月里的春天》的作者葛翠琳同志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新中国建立后,她就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涯,一直致力于为孩子们创作。祖国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祖国的孩子创作,就是为祖国的未来创作,这是葛翠琳从事儿童文学事业的动力和目的,也是本文在立意上的基本出发点。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聚的散文,文中的材料都紧紧围绕着“为了祖国的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这一中心,其主题可以表述为:本文回忆了作者40年儿童文学创作的经  相似文献   

15.
张 :丹燕 ,你好。知道你很忙 ,还是要打扰你。应该说 ,我对你是很了解的。你曾经是一位儿童文学工作者 ,儿童文学作家 ,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例如《中国少年》、《女中学生之死》、《一个女孩》等。在成人文学创作上 ,也硕果累累。例如 ,你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都市爱情三部曲 :《心动如水》、《独自狂舞》、《纽约假日》 ;最近出版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绿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发行十多万册 ,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你的很多作品被翻译成外文 ,在世界上获奖。不少中学生都读过你的作品 ,他们很关心你的创作 ,他…  相似文献   

16.
正[作者简介]张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为《甘肃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0届高研班学员。以儿童文学创作为主,2013年入选"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作品相继发表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童话王国》《中外童话故事》等刊物。部分短篇童话被收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儿童文学书系选集卷‘特一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四十年曲折发展的道路。今天,走向繁荣的儿童文学创作迫切地要求着史家从宏观的角度对四十年的儿童文学状况作一总的把握,以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今后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于是两部史著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陈子君主编,以下简称“明天本”)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蒋风主编、以下简称“河北本”) 这两部史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一种意义。多年以来,“儿童是未来”“儿童文学塑造着民族未来的灵魂”提法并未能给儿童文学带来应有的重视。拥有最多读者的儿童文学作品占据着理论研究中也许是最小的一块园地。只有寥寥数十人在其中默默地耕作劳息,使这块本来很窄小的园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不仅承担着儿童语言启蒙的重任,而且也是儿童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如今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大部分选文都来自儿童文学作品,如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儿歌、童诗、童话、寓言、散文等儿童文学占到课本的85%。  相似文献   

19.
圣野是现代和当代童诗的杰出代表。从上世纪40年代直至本世纪,他的诗人生的全部内容就是对好诗的梦寐以求和让好诗赢得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圣野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天籁式纯真和为下里巴人歌唱的挚诚,他的诗作绝然摒弃了香艳忸怩的贵族做派,让诗从象牙塔里走出来,走向民间,走向大众。而作为催生童诗、接生童诗和为童诗栽花与护花的一代匠师,直到今日圣野还总是不遗余力地为推动童诗创作的繁荣而奔忙。  相似文献   

20.
作品信息     
正徐则臣首次创作儿童文学《青云谷童话》徐则臣首部儿童文学作品《青云谷童话》近日在天津首发。徐则臣是"七零后"代表作家之一,长期以故乡和北京为创作支点,书写当下现实,代表作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午夜之门》《夜火车》等,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文学界重要奖项。由新蕾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的《青云谷童话》,是徐则臣为儿童创作的首部跨界童话,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青云谷的奇幻故事。在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并存、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