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色彩,总给人鲜亮、醒目的感觉。所以,诗人和画家都喜欢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但手法却不尽相同。画家是在画纸或画布上直接用色彩表现,给人直观的美感;诗歌却通过语言描写色彩,唤起读者的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或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或提供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情感,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古人写诗时,很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如用明亮而轻快的色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分类中,可以说诗与画是处于两极相对地位的。通常诗歌与舞蹈、音乐被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而绘画则与建筑、雕刻一起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门艺术。然而处于两极相对地位的诗歌与绘画,在人类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却表现出难舍难分的交融关系:一方面,画家以诗人的灵感、诗人的激情创作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图画;另一方面,则是诗人似以开阔的眼界、精致的构思在诗作中表现出潜藏的自然风光画面,或利用文字符号的表意性质浓笔重染,使人领悟到色彩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美好自然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美好自然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相似文献   

5.
诗人和画家都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但他们的表达方式却不同。诗人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渲染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余地,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运用色彩创造美感的范例很多,且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写景散文,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美感作用,是往往胜过一幅风景画的。这是因为画家只能通过线条、色彩在平面上再现生活;一般人要真正理解一幅画的深刻含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受其感染,是不容易的。而作家要把生活的画面写成文章,除了用语言描写画的构图、色彩外,还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然后层次分  相似文献   

7.
张坤  应民 《今日中学生》2010,(12):21-22
色彩是美好自然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许多诗人写诗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8.
<正>古诗词如同一幅画卷,不仅仅表现出盎然生机的"象","象"中还有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表现出个人情感以及诗人内心的意志,读来如实境在眼前,使人获得美的刺激。诗人在古诗词中对色彩的运用是有精湛的技巧的,知道什么样的色彩能吐露出自己的内心。当色彩与内心结合,它们之间便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根据色彩心理学原理,将色彩的表现作为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突破口,根据色彩的象征意味、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色彩所构成的内心环境等,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相似文献   

9.
古诗的色彩     
按给人心理感觉的不同,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和冷色。红橙黄为暖色,绿蓝紫为冷色。暖色给人温暖的感觉,它联系着欢乐、兴奋、高昂的情绪;冷色给人寒冷的感觉,它联系着悲伤、低沉寂寞的情绪。诗人常借助于对客观事物冷暖色彩的描写表达主观情绪。  相似文献   

10.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为“诗中有画”。王维是杰出的诗人,也是高明的画家。他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家”。他的山水诗兼有诗画的长处,他以画技入诗,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效果。“经营位置”是古代绘画六法之一,也就是布局。王维的一些山水诗就是通过这一点而表现出浓郁的诗情画意的。如他的《终南山》一诗,描写的是雄伟壮阔的山川景色,分开看宛如一幅幅独  相似文献   

11.
<正>比亚兹莱(1872—1898),英国画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学而成为职业画家。结核病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在26岁就去世了。比亚兹莱的艺术生涯短短不到十年,却留下了几百幅画作,成为一个独特的美的存在,人们称其为画苑鬼才。《莎乐美》的插图是比亚兹莱的重要作品。英国作家、诗人王尔德(1854—1900)的独幕剧《莎乐美》,描写莎乐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59):6-7
色彩是神奇的自然现象,使这个世界变得绚丽多姿。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提供更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感情,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因此,解读古诗词的时候,抓住颜色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创设的意境、运用的技巧及表达的情感,达到轻松解答诗歌鉴赏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苏轼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渗透着诗人的情才和画家的技艺,那泼墨淡写的构图、运动变幻的情韵以及融情优美的色彩,无不体现出绘画一般的艺术美质。  相似文献   

14.
古诗的色彩     
按给人心理感觉的不同,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和冷色。红橙黄为暖色,绿蓝紫为冷色。暖色给人温暖的感觉,它联系着欢乐、兴奋、高昂的情绪;冷色给人寒冷的感觉,它联系着悲伤、低沉、寂寞的情绪。诗人常借助于对客观事物冷暖色彩的描写表达主观情绪。  相似文献   

15.
<正>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仔细品读,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色彩"运用上往往追  相似文献   

16.
色彩的心理效应及其在绘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 ,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特殊的情感渴望 ,也能改变色彩的感情属性。绘画艺术就是以这一辩证效应 ,实现画家特殊的艺术内涵表现 ,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量的。谐调与对比 ,冷暖和自身价值 ,是色彩运用的基本要素。在画家艺术激情支配下 ,色彩使美术创作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与飞跃。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诗歌的色彩由青白黄红黑五大色系构成,一共使用了20个颜色词,计131次.其中,以青绿色为主.颜色词外,他还利用物象的色彩,通过描写具象,引起人的视觉想象,以表现自己的心象色彩.为了突出色彩表现,又使语句工整优美,诗人将邻近色或对比色进行搭配.搭配的方式丰富,常用的是借助词的附加意义进行来设计.孟浩然诗歌的整体色调是中和,但稍微偏点清冷,清冷中又有清寂、清幽、清宁、清旷的区别,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清淡艺术风格,表现了孟浩然多元的审美情趣与道家风度.  相似文献   

18.
梦境、幻觉描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作家通过对人在梦境里、幻觉中产生的感觉的描写,表达人物的某种心境、意念,特殊曲折地反映客观,加强艺术效果。人物的心理用梦境和幻觉表现,能增添抒情和浪漫色彩,梦中或喜或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2.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3.寻找小说主人公.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小说主人公的确定及"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相似文献   

20.
有一座孤单桃园,相邻寂静杀场。傍晚落日红遍西山,园中秋月照彻天心。秋风一阵一阵吃紧,桃花一幕一幕谢地。小说家废名以画家的色彩、诗人的韵味为王老大和他的十三岁女儿阿毛设计了这样一个居所。王老大以种桃为业,阿毛就在桃园里玩耍。《桃园》的景色描写纯熟地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