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回采工作面的各类事故中,顶板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51%以上,而顶板事故中发生在坚硬、难放顶板中的事故又占全部顶板事故的40%以上,而且坚硬、难放顶板冒顶时,经常发生压垮推垮工作面的重大事故,故坚硬难放顶板管理历来被作为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整个回采过程最关键的两个环节,应是初次放顶和收尾,而对于坚硬顶板来说,初放顶的安全生产又远远大于收尾的难度,对于底板软,支柱易钻底的坚硬顶板的初放顶列是难上加难。新安矿东翼三采区负160九层左五片吨煤的条件就具备了以上种种不利条件,在回采过程中初放顶悬顶面积达11165平方米而安全放顶,在坚硬、难放顶板的管理方向,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煤矿中发生冒顶事故与井下的瓦斯、煤尘、火、水灾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相比,具有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多、影响时间长等特点。在掘进巷道和其它地点所发生的顶板事故的比重小,回采工作面所发生的冒顶人身事故多,为此,减少和杜绝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对于实现井下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煤矿中发生冒顶事故与井下的瓦斯、煤尘、火、水灾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相比,具有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多、影响时间长等特点。在掘进巷道和其它地点所发生的顶板事故的比重小,回采工作面所发生的冒顶人身事故多,为此,减少和杜绝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对于实现井下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宁琼 《科学与管理》2008,(2):140-141
回采工作面矿压与顶板管理是资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分析矿山压力及其危害入手,介绍了回采工作面顶板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回采工作面顶板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煤矿顶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作面不同结构顶板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的集中化及采区内合理数目的工作面同时生产的连续进行,保证经济实效,这就必须合理布置好工作面,合理布置巷道,做到少掘多采,这就要求在长壁回采中根据地质条件运用好前进回采与后退式回采,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性质、压力变化特征,从而做好工作面顶板管理及留巷技术。下面是双矿集团集贤矿4116采区生产实际及顶板观测资料,运用井下回采工作面周围应力重新分布理论的一般规律,对相邻工作面对遇采的顶板压力规律及顶板管理进行的探究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的影响,其中顶板灾害事故是经常发生的,小到顶板岩块的掉落,大到工作面的压垮、推跨等。正是由于这类事故的频繁性、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从而煤矿企业单位在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方面下大力度,确保安全。本文主要是针对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预兆及其有效防治管理措施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所有的矿井内发生事故死亡的人数中,由于顶板管理问题而导致的事故约占50%,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引起煤矿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从我国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同行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宋杰 《科技风》2013,(9):235
本文主要阐述了直接顶初次垮落阶段、基本顶初次来压阶段、金属网下初次放顶期间等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初采顶板控制,坚硬顶板、复合顶板、人工顶板等综采工作面初采顶板控制。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回采一般要求、水力采煤、放顶煤采煤法开采和采区工作面顶板控制等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张雷磊  张伟 《科技风》2014,(8):74-74
为进一步研究掌握特厚综采放顶煤工艺下高韧性煤层顶板控制规律,特对我矿Ⅱ020203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破碎等特性进行了监测分析,工作面使用ZFD1000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采用PM32电液控制系统监测支架压力状况,同时对来压期间顶板破碎带与顶煤回收、中部夹矸等之间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表明,特厚高韧性煤层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明显,来压期间受顶板支护状况受煤层韧性及节理产状对顶煤破碎程度较明显,选取较高支撑工作阻力的ZFD10000型综放支撑控制顶板。该研究对类似特厚煤层顶板管理、工作面支护具有较好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煤矿针对该层伪顶厚度大、易冒顶、较难管理的实际情况,对该煤层的巷道布置、项板管理、支护形式进行了改革,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在二采72左一片炮采工作面,43002采煤队经过八个月的开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未发生漏冒顶事故,为以后的类似复合顶板煤层开采积累了经验.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措施:在巷道布置上,合理控制工作面长度;工作面俯伪斜布置进行回采;缩小控顶距,加大支护密度;严格控制开帮长度,减少顶板暴露面积;及时支护,减少顶板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宋晓彪 《科技风》2013,(17):148
巷道顶板事故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叉点,巷道顶板,死亡事故80%以上是发生在这些地点。可见,预防巷道顶板事故,关注事故多发地点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春印 《今日科苑》2007,(14):113-113
急倾斜煤层倾角为大于35‘的煤层,由于倾角较大,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活动,开采工艺、工作面矿压显现等方面都具独有的特征。一、急倾斜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事故类型有四种:(一)漏垮型冒顶事故:发生事故的工作面的顶板岩层比较松散,破碎或由胶结性较差的再生顶板,伪  相似文献   

15.
回采巷道的支护,一般都采用棚子支护,如果巷道顶板是复合型的破碎顶板,该巷道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就会经常发生冒顶,改变巷道的支护方式变棚子支护为锚杆支护,就可以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顶板岩层结构,特别是煤层上方坚硬、厚层砂岩顶板是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矿上坚硬厚层顶板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发生的冲击地压灾害,本人分析了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原则。研究表明,岩层自身属性及赋存特点对坚硬厚层顶板破断后的承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坚硬厚层顶板断裂失稳的发展受顶板断裂长度的影响显著,而提高支架支护强度对顶板断裂失稳的控制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掌握顶板的运动规律,并对其进行监测,可达到预测预报冲击矿压危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回采经验,对煤柱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和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其中包括顶板、工作面变化、瓦斯、煤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浓度瓦斯在采空区高顶聚积的原理;在回风巷施工顶板岩石走向大直径高位钻孔,利用工作面回采形成的顶板裂隙为通道,抽放采空区高顶及裂隙带瓦斯,降低采空区瓦斯聚积量,从而提高了瓦斯抽放效率,有效防止了上隅角瓦斯超限。  相似文献   

19.
浅谈神东矿区煤矿顶板事故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神东矿区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应用顶板控制技术,信息网络平台,推进顶板管理的科学化,采取切合实际的防范措施,以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难点。据国家煤监局近年来详细统计,在我国的煤矿灾害事故中,接近一半左右的事故都和顶板管理有关。随着我国煤矿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顶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顶板管理相关知识。本文对综采工作面顶板冒落控制方法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