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瑜 《中国教师》2009,(Z2):114-114
新时期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师德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要建立师德准入制度、动态师德评价制度和师德弘扬制度,真正使广大教师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是加强师德建设的理论指南,在高职师德建设仍出现有荣辱观缺失的情况下,应从优化环境、建立师德弘扬制度、强化和细化师德考评体系、落实师德践行方案等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理应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楷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的师德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师德观。“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是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与师能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并努力探索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大学教师作为知识殿堂中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率先垂范。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学校功能,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师德建设的新要求,并提出构建新的师德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理应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楷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时代呼唤以荣辱观为内容的师德建设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呕心沥血地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像王选、孟二冬一样的高校教师的楷模,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广泛赞誉。但是,毋庸讳言,随着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经…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课中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抓好师德建设,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榜样。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尤其明显。因此,要把提高师德修养作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前提,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学术道德修养,严谨治学、以德施教,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学生。要使思想政治课教师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要抓好课堂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  相似文献   

9.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高校“以德治校”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着力从高校道德建设上加以落实,具体体现在对官德、师德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师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分析高校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全过程,探索行之有效的高校师德建设机制,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余晓林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85-86,91
社会主义荣辱观师德师风建设有重要意义,必须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探索和推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师德建设有机结合,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根本要求,又为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理论武装和实践基石.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应该走在社会前列,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学校的师德建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党员干部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从师德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两课教学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课题。针对当前高校师德滑坡现象,探析原因,通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改进教师管理内容、方法、途径,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必将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新要求,是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指针。高校必须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构建以民主、平等、诚信、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振峰 《天中学刊》2007,22(4):32-34
提倡和弘扬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弘扬正确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调节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导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8.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必须深刻认识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明确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高等学校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要走在社会的前列。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切实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使"八荣八耻"切实转化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标准;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师德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对教师和干部考评的一个重要标准,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践行,重在把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广大公民的道德行为。就是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机制的建设,做知荣知耻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