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谈在全国百强中学中途接班的体验和感受,提出中途接班的班级特点、应对措施;阐述了教师应当具备的理论素质;特别是强调了中国古典儒家和易经哲学思想在中途接班的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和悟化,对于中学的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途接班,"逢二易乱",碰到的问题层出不穷。笔者针对中途接班的学生因为面临"新"班主任而不适应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将中途接班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与认知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采取一系列拉近班主任与学生心灵距离的方法策略,具体阐述如何在中途接班的情况下巧妙化解难题,让学生和班主任互相接纳,使得班级管理更有效,并对相关中途接班问题及应对对策进行分析和小结。  相似文献   

3.
中途接班,虽然不受欢迎可是会经常遇到。我认为,一位班主任,如果能够把中途接班的工作做好,那么他就一定能做好接手一个全新班级的工作。因为中途接班时,所面临的班级与一个新组建的班级是不一样的。中途接班,原有班主任的带  相似文献   

4.
支晓清 《教学随笔》2014,(22):186+179
小学班级管理出现班主任中途接班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渠道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了解孩子们的思维,心理活动等,确保班主任中途接班工作能顺利开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高段班主任中途接班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提出做好班主任中途接班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玉函 《考试周刊》2014,(79):184-184
由于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各年级教师新老搭配的调整,中途接班在初中班级中很常见,不论这个班级是所谓的"好"还是"差",中途接班都是很有难度的,有些老师还生动地把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比喻为"后妈"、"后爸",可见中途接班的难度。新班主任如何很快融入到新班级,适应新角色呢?文章提出中途接班的"四不"与"四做",可以给同仁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保红霞 《文教资料》2013,(3):135-136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班主任的工作不仅琐碎、繁杂,而且责任重大,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后妈"的角色,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对于班级的管理尤其需要智慧。作者主要论述了中途接管班级的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尽快地入手班级开展工作,面对学生特质,结合专业特点,游刃有余地管理班级,是每一个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所面临的新课题。根据切身体验,探讨中职校班主任中途接班要注意的几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章艳 《中学文科》2007,(3):95-95
担任班主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始班级的,即自己从一开始就接手这个班;另一种是半成型班级的,即中途接班的。两种情况不同,因此教育和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作为一名中途接班的班主任,仅就后者谈点看法,特别是对班级的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工作中,中途接班是每一位教师都可能经历的事情,作为中途接任班级的班主任,应该怎样尽快地融入到新班级,适应新的角色,顺利完成班级的过渡工作呢?本文提出了中途接管班级的相应管理办法,相信对班主任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周玉平 《学前教育》2023,(11):50-52
<正>信任感是家园顺畅沟通的基础和保障。中途接班的班级中,由于家长适应了原班长的工作风格和习惯,接触到新班长后,当新班长的班级管理方式和家园沟通方式与原班长不同时,就可能会影响家园沟通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家长与新班长之间信任感的建立。由于幼儿园整体工作安排的需要,中途接班并成为班长,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因此,研究中途接班班长如何与家长建立信任感,对于构建融合共通的家园关系、促进亲师顺畅沟通、达成共同的育儿目标和养育理念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卓 《海外英语》2013,(6X):108-109
该文以杜威和魏书生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以班主任中途接班管理为例,尝试将反思理论运用于班级管理工作,探讨教师班级管理中反思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艳 《考试周刊》2011,(16):230-231
班主任难当,这是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中途接班,更是困难重重。然而只要班主任带着一份诚心,一份耐心,一份爱心,走近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教育、管理学生,则中途接班往往大有可为。本文作者从了解学生、宽容学生、处理好几个"第一次"、健全班级制度等方面总结中途接班的心得。  相似文献   

13.
中途接班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无异于一次挑战,但如果管理得当、策略有效,班主任能够准确定位班级管理基调,了解所接手班级学生的个性心理,掌握班级整体特点,找准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亦可在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4.
中途接班班主任难做,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在班级管理中巧妙运用首因效应、木桶效应、进门槛效应,可以为班主任做好接班班主任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是一个学校的中坚力量,一个班级保持班主任稳定,是促进班级健康稳步发展的必要因素。可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中途换班主任的情况,这对于新接班的班主任来讲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考验。作者因为学科特点,已经有两次中途接班的经历,将一些经验总结为"两学一做",即学习班主任管理的科学理念、艺术,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做身体力行的合格班主任。  相似文献   

16.
在班主任生涯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中途接班的情况。如何能做好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难题。但只要我们能积极面对、细致负责、注重方法、讲究策略,能设身处地为班级和孩子们着想,我们就一定能管好班级,成为一名成功的"后妈"。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的后盾和中流砥柱,在现实中,很多班主任都要面临着中途接班的困难。作者将多次接班的经验加以总结,即"四个沟通"与"两次亮相":做好与前任班主任、班级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做好第一次正式见面、上好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5):159-160
班主任虽是世上最小的主人,但责任重大,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的建设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小学六年,由于各种原因,班主任有时往往不能"从一而终",难免会出现一些中途接班的现象,这对于班主任而言又是一个新的挑战。笔者从全面了解,美好的开始;挖掘闪光点,扬起前行的风帆;班级文化,创设和谐的氛围;家长助力,凝聚教育的力量等方面阐述中途接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德清 《班主任》2003,(3):12-12
在工作中,常常会因种种原因,中途去接其他班主任的班级。这对于一个老教师说,没什么问题,而对教学经验少的新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和考验。我当过10多年班主任,对中途接班方面略有体会,现总结中途接班“五忌”,供新加入教师队伍的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难做,这已经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更难。难在哪里?首先这个班肯定是一个常人眼中的“差班”“乱班”。好的班级,一般来说,领导是不太可能会考虑更换班主任的。其次,中途接班意味着风险。让你接班,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压力。带好了,说明了领导的眼光和决断;带不好,则随之而来就有可能是领导长久的不信任,以及同事讥笑的眼神。再次,中途接班意味着超常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如何让学生接受你?搭班老师会配合你的工作吗?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给你吗?这些都是让接班老师担心的问题。退缩不是办法,我们只能迎难而上,中途接班是大有可为的。那么,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需要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