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研究对山东省有一定代表性的2个地区的部分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经X2检验: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了解状况、必要性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和农村对教师、学生、家长对"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了解状况、必要性认识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师和学生对"发展性学生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师和学生对"发展性学生评价"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估算和其他知识不一样,它的方法是开放的,结果是多元的,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对老师该如何评价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评价时,教师要关注什么,才能充分发挥以"评"促"学"的功能,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一、关注具体情境《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楚奇 《教师》2011,(36):39-40
学生各具潜能,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学校应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要求兼顾全体学生,使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此,我校提出"不让一名贫困生失学,不让一名学困生掉队,不让一名后进生失望,不让一个学生家长不满意"的"四不"口号,创新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美 《现代教学》2014,(11):33-34
问题的设计,不是为了上课时学生回答得顺溜一些,师生配合得"默契"一些,而是为了营造自在与互动的学习环境,张扬个性,呵护创造。 我们主张"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设计问题引导先学,设计问题引导暴露,共同解疑,把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杨峻 《考试周刊》2011,(29):73-73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现状仍不乐观,主要采用的方式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一些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关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改革的时候,或许需要先弄清楚的是:我们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为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常常只是被评价的对象,评价重点所关注的不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自主评价模式研究"是北京市海淀区"十一五"重点课题,这项课题的研究开展,是对传统德育和教学的一场变革。"中学生自主评价模式",是以学生"自主评价"为切入点,突出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到主动实施自我评价的行为转换,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秀文 《成才之路》2011,(3):93-I002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让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一、忌含糊应对,重真情激励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言,过去我们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为单一,或以笼统的"很好!"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或以"你说错了!""不对,谁来说?"这类简单、  相似文献   

9.
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课堂教学的随机评价。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为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可见"发展观"是数学教育理念精髓之所在。那么,课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探索,提出"进步率"评定法公式,并在专家的认可下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对不同基础与能力水平的学生以"进步率"评定法进行成绩评定,在不否定学生身体素质和有运动技术基础优势的情况下,能充分体现和肯定不同学生的努力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生评价主要指学生评价课程教学质量这一形式,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相对比较稳定的学生评价模式。但是,学生评价机制存在教学主体"缺失"、价值双方"错位"、评价目的和结果的使用之间相冲突、学生评价等同"学生评教"等问题。重视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转变评价范式、优化学生评价系统等措施,有利于优化学生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是一项模糊、繁琐、复杂的工作,通过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用数字记录每个学生在学业、日常行为两个方面的表现,使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准确、方便,增强学生评价的实效性和引导性,实现学生管理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莫莎莎 《广西教育》2013,(21):21-2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部分"要求: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除去"教师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主体都是学生,这表明,语文课堂更多地要求学生能够实施自主评价,以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对习作是"谈作色变"。如何让学生在"苦中作乐"呢?我曾有幸教过小学一至六年级,觉得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龄特点给予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有帮助。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并借鉴同行们提供的一些经验,作一些罗列。一、"星星点灯"使低段学生说话、写话乐在其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中教师和高中学生对学生特点评价的差异性,探究师生冲突的价值观因素。方法以三所高中的344名学生及8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訾非编制的学生特点(优缺点)调查问卷进行施测。比较高中学生与高中教师对高中生优缺点评价的差异。结果在由72个条目组成的学生特点问卷中,以70%以上的意见一致率作为判断某特点为优点或缺点的依据,教师和学生只在"志向很高"、"性格古怪"、"呆板迟钝"和"不爱参加社会工作"这4个特点上的评价存在分歧。用卡方检验比较教师与学生对于72个特点的评价差异,则能发现他们对其中23个特点的判断有显著不同(X2=6.49~28.50,P〈.05或P〈.01)。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差异主要表现在与人格品质有关的特点上。对比教师和学生各自所认为的10个最重要的优点,也可以发现,教师更多地看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而学生更看重同伴的人格品质。结论学生和教师在在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时总体上一致,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学生对同伴们的人格品质比较关注,教师对此类品质的关注不够,且与学生们的看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类观点上的差异可能是师生冲突的主要解释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评价的活动中,教师从"支援学习"的视点出发去"护理"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这里所谓的"护理",就是过细地观察学生的姿态,即时把握学生的行为和学习高原期发生的事件,进行持续地纪录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要多样化,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进行课堂评价改革,消除传统评价的弊端,实施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马育萍 《成才之路》2010,(36):21-22
一、倡导"绿色评价"的缘由 我们知道,评价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把双刃剑,实施过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果。评价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郭芙茉 《学子》2012,(6):30-3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学"的效果上,因此,进行教学评价必须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同时,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朗读训练的有效性却大打折扣的原因分析: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朗读的面窄;朗读只求形式不求实效,造成"到位"与"味道"的缺失等。指导学生对朗读进行评议,尤其要注重对朗读的引导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