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先行组织者是从"组织者"词演化而来的,奥苏泊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材料,这种引导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下面就从引入类、探求类、巩固类三个方面谈谈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先行组织者",主要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引导学生有效联系新旧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科学的启蒙课程,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首要问题。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促进学习迁移的一种有效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从机械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结合相应的案例,主要探讨了生活体验先行组织者、实验式先行组织者、图形式先行组织者、比较性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建方 《化学教学》2005,(11):12-14
在分析先行组织者教学意义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先行组织者通常分为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三类,将其中的并列组织者再细分为相似并列组织者、相反并列组织者、相关并列组织者三类.结合高中生物教学,通过实例阐述了各类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及其分类作了阐述,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先行组织者”促进化学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行组织者”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运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教学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课题,它主要采用不同组织者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随后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的水平。“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固着点,增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然而,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以下简称“组织者”)是如何影响化学问题解决的?有关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其中以数学史作为先行组织者的课堂教学一直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教学案例,给出数学史分别作为说明型先行组织者和比较型先行组织者的呈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先行组织者"理论对于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组织很严密,学习材料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又显得单调和枯燥。而作为学习者的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长于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还正处在发展之中。学习材料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运用"先行组织者"理论来组织教学,可以较为圆满地解决这一矛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3-25
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和并列组织者。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例,利用教材已有材料和知识,阐述各类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