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新闻与散文的关系,新闻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以近代报业为依附的新闻文体,最早是随着西洋传教士漂洋过海而来的,与中国的古典散文无亲无故”(《评“新闻散文同族”论》,这种意见,我们可以简称为“新闻散文无亲无故”论。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有不同的表述,但可依上述第一种意见姑称为“新闻散文同族”论。现序列于下: 一、“散文并不等于新闻,但新闻都属于散文,真实的散文”(李学来《正确理解“新闻散文化”》。这种意见本于穆青同志的看法。1963年,穆青以寄晨的笔名在新华社《新闻业务》上发表《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其中说到:“我觉得,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二、“新闻文体总的说来是一种叙事文  相似文献   

2.
由诸桥辙次编集的《大汉和辞典》写道:“〔类聚名义抄〕书名。管原是善撰。”由近滕春雄编著的《中国学芸大事典》认为:“《类聚名义抄》营原是善著,也有其他说法。根据平安末、镰仓初《和名抄》等书创作。”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汉和辞典》载:“[类聚名义抄]书名。十册。菅原是善撰。”又日本《中国学芸大事典》(“芸”即汉字“艺”的日本简化字)载;“《类聚名义抄》菅原是善著,也有其他说法。根据平安末,缣仓初《和名抄》等书创  相似文献   

4.
《“书与人”漫抄二则》是读书随笔,谈的是张静庐的《在出版界二十年》和汪原放的《回忆亚东图书馆》。虽为书评,又不止于评书,论人及事,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了这两位在近代出版事业上成就蜚然的编辑大家。  相似文献   

5.
周指周作人,张为张爱玲。去年9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何满子先生的《反“好汉奸论”说周作人》一文,因为周作人与张爱玲是同时代的文化人,而且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突然“红”起来、“热”起来的“名流”,这里便将他二位放到一起略加评说。  相似文献   

6.
G.不可忘却的孙伏园几个月前,几位正在编一部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的朋友,约我写一篇鉴赏孙伏园散文作品的文字。琐事猬集,直到日前才完稿付邮。按一般情况来说,文债结清,未曾爽约,是应该轻松一点了罢。然而,我却并无轻松之感。对于孙伏园,似乎还应该再说些什么。这是在浏览鲁迅《〈城与年〉插图本小引》一文后产生出的念头。在这篇《小引》结尾,鲁迅先生讲了句朴实而令人深思的话:“自然,和我们的文艺有一段因缘的  相似文献   

7.
一“散文”一词有广狭两义。就广义说,凡是无韵的,都可以叫做散文。这就是六朝人之所谓“笔”。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当时的人把有韵的文章叫做“文”;无韵的叫做“笔”。根据这个标准,诗词歌赋之类,是文:其他一切文章,都是笔。如果散文指的是这样的东西,那就太泛,讲起来很麻烦。我今天来讲一种狭义的散文,就是同诗歌、小说、剧本并称的散文,是文艺作品的一种。这种散文有两个条件:第一,讲真人真事;第二,有文艺性。讲真人真事,这意思很明白,就是文章里所说的人和事,是社会生活里的真人真事。文章里的“我”,就是文章的作者本人。总之,不容虚构。在这一点上,这种散文不同于小说。所谓有文艺性,不一定要求有人物形象,尤其是完整的人物形象。散文当然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马计全同志的《<郁达夫诗词抄>失误小议》一文(刊《出版工作》1985年第七期),指出这本书“有不少失误之处”,并且举了三个例子: ①《过徐州》一首“独依车窗看古垒”句中的“依”字,为“倚”字之误; ②《杂感八首》“半生浮沉伴蠹鱼”句中的“生”字,当为“世”字之误; ③《刘院长招饮……》一首“柳荫闲系瓜皮艇”句中的“荫”字,当为“阴”字之误。在我看来,例①中“依”、“倚”可肯定为同音相讹,②③两例恐怕不能算是“失误”,相反,例③倒是马文的失误了。据我所知,《郁达夫诗词抄》由周艾文、于听(于听为郁达夫的长子郁天民的笔名)两同志编订。两人的稿子各有所本,出版  相似文献   

9.
由于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他的诗名,《郁达夫诗词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便成为一本颇受欢迎的书。编者为搜集、编订此书,“历经三十年”之辛劳,出版社编辑又“作了详尽的核对、校正”,但书中仍有不少失误之处。如:  相似文献   

10.
《今文渊源》是一本有趣的、可轻松阅读的“散文史论”.作者潜心十年,对中国白话散文自五四至今的发展作了一次梳理,以“闲话”笔调娓娓道来. “上编”从“谈话风”入手,围绕胡适、鲁迅、周作人三大重镇的不同特色,逻辑清晰地阐明了白话散文绵延有序的思潮源流.  相似文献   

11.
华萍 《大观周刊》2013,(4):140-140,211
现在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到枯燥无趣,为完成作文总是一抄了之,一背了之,总是感到不知想说什么,无话可说,无话敢说,假话套话连篇。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可见,一旦学生对写作训练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所以在写作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日记》(影印本,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辛丑年后附有一份杂记,内有诗文手稿及抄件多份,其中的《惜花四律步藏春园主人原韵》,作者署“汉真将军后裔”,眉批云“都六先生(周作人)原本,夏剑生(鲁迅)删改”,又说“圈点悉遵  相似文献   

13.
谢顾问:本人是由文书改搞新闻报道的。我请教一位老通讯员“写稿有什么诀窍”时,他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对这个回答,我一方面觉得有道理,“一方面又怀疑。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51052部队吴起吴超同志:据我所知,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后面.还有一句话:“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就是说,要正确理解“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要认清这个“抄”字。我认为,在新闻写作中,抄别人的东西是不允许的。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抄”字,在这里是借鉴的意思,而决不是许多人理解的“照抄”、“抄袭”和全文复印、任何一篇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续补《太史公书》自杨敞逐渐布之于众后,被好事者添足续貂,屡屡层出,甚令人有难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前人为拨开层云重雾,留下了很多劳绩,但许多问题仍在纷纭聚讼之中。首先,必须弄清《太史公书》记事的时间下限。下限既明,则今本《史记》中所记“下限”后史事,便当为后人续补的了。《太史公自序》说,《太史公书》“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说:“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司马迁本人的说法就不完全一样。而《集解》、  相似文献   

15.
《史纲》强调文学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变异,如称“汉代的散文是对先秦散文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但“它不是在乱世的大辩论中形成高潮,而在治世的价值竞争中形成高潮的”。在叙述魏晋诗词散文发展时说这个时期散文特色之一是“散文的文体意识的增加和延伸”。这是考察中国散文发展的新视角,在《史纲》中成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因而使全书纲举目张,脉络清楚,有新鲜的见解,有说服力和启发性。 其次,《史纲》虽然以时代为序叙述散文的发展,但不以封建王朝的更迭作为分章的依据,如第六编叙述元、明、清三代散文的发展,下分三章,一章以“散文的徘徊” 为标题,叙述元及明中叶以前的散文;一章以“散  相似文献   

16.
“品历史、爱湖南,欢迎收看《故事湖南》,我是特约评论员郑佳明,《共和国深处的历史记忆》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每周一至周五19时30分,打开湖南经视金鹰纪实频道,总会看见有着一头苍苍白发的“老郑”在讲历史、说故事,其实“老送”不老。  相似文献   

17.
人间要好诗     
我非常喜爱诗歌,但对诗歌研究不多。我一生读的多是史书,写的多为散文。有同志请我谈谈读诗写诗的问题,不允许当“闭口道士”,只好讲这么三点:一、阅读观感我拜读总政老干部学院《诗词选集》,深受鼓舞。清代李家骏说:“只知诗到苏黄尽”。鲁迅也曾说:“好诗已被唐人写完”。现在看来,这种论点是不能成立的。这本诗词作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如果将这句话理解为后者总是在学习、吸收前者成果的基础上,参考他人的作品,进行自己的创作,我以为是比较恰当的;如果有人将这句话理解为创作就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大家互抄一气,并以这句俗话为自己抄袭(或称剽窃)他人作品辩护,我以为是不对的。据《北京晚报》今年8月18日报道:退休职工曹云章与别人合著了《现代日语翻译技巧》,全书共44章408页,其中从文体、章节标题到内容、例句,甚至标点符号与北京师范大学谢秀忱的讲义《简明翻  相似文献   

19.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24):61-62
“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来往往,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语本《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龙.”后凝缩为“车水马龙”.例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十六回:“花红柳绿,车水马龙,说不尽灯市的繁华.”鲁迅《故事新编·理水》:“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部到齐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文艺界、学术界抄袭风波不断,经常诉诸舆论、对簿公堂,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不仅如此,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报道的新闻界,也屡有“抄袭事件”发生。一些记者把“复制加扒网”作为自己的为文之道,甚至一些媒体也把这种“拿来主义”视为一种“潜规则”。笔者把“抄级记者”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抄文件。一些记者脚懒手懒,热衷于“跑会”或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拿现成的新闻通稿或把会议文件稍微改动一下,署上本报记者的名字便发表,而不去挖掘里面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当然,这还主要属于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二是抄同行。都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