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大学生,在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却因焦虑过度而精神失常。原来,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后,父母还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一想到自己将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无人照顾,他不知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致过于焦虑而失常。  相似文献   

2.
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的小磊转变了。一向与老师一脑门子官司的小磊父亲也喜笑颜开了,用他的话说:“过去一见老师就是云遮月,现在是艳阳天。” 从云遮月到艳阳天这一转变,是老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是老师与孩子父母交往方式的转变。 三年前,小磊来到了我们班。他顽皮好动,手脚永不停歇。对这个孩子我早就知道;对他那护短的爸爸我更有极坏的印象。 同组老师说:“小磊的爸爸有两大功能:为孩子护短;教训班主任。”我心想:我可不是年轻教师,上来就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一次,小磊的爸爸问我:“以前我儿子的作业不是优就是良,怎么到您…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3,(17):32-33
14岁的小磊身高不足165厘米,体重却90公斤了。时候,胖孩儿都招人喜欢,等到上了小学,小磊胖得一走就直喘气,但因为一家人都不算胖,所以大家都认为小磊大后自然就会瘦下来。可没想到前不久学校体检时居然出小磊血压高,医生告诉小磊的妈妈,小磊一定要减肥了否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于是暑期刚到,父母便给他名,和30余名肥胖小伙伴参加肥胖儿童减肥夏令营。  相似文献   

4.
课堂点拨     
第一题:小磊有个幸福的家。父亲自己经营着一家服装加工厂,每年收入不少;母亲在一家国有公司上班,工资不算太高,但非常稳定;小磊从小爱好科研,他的小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他们每个月都要到银行交纳个人收入所得税,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小磊一家人的生活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哪些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5.
小磊同学之所以无法确立自己的理想是因为他对“理想”二字没有真正理解。老师应该告诉他理想的正确概念。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指人生所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建立在对现实发展的可能性认识基础上而形成的。小磊同学把理想误认为是现实。他认为自己现在不会写作文,将来就做不了文学家。教师可以引导小磊懂得,理想不等于现实,可它能转化为现实。因此,要敢于面对当前的缺点,和缺点作斗争。  相似文献   

6.
过年的味道     
生活中人们常说:"一年一个味,每年过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可是在王小林看来,每年的味道却都是一样的。王小林的父母外出打工已经有八年之久了,而这八年来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回家陪他过过一次年。打小他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他的内心,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像别的孩  相似文献   

7.
过年的味道     
生活中人们常说:“一年一个味,每年过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可是在王小林看来,每年的味道却都是一样的. 王小林的父母外出打工已经有八年之久了,而这八年来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回家陪他过过一次年.打小他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他的内心,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像别的孩子的父母一样陪在自己身边,特别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他就越加渴望父母能回家过年,哪怕他们只在家里吃顿团圆饭.  相似文献   

8.
贴着的美丽     
孙珂 《山东教育》2008,(7):38-38
小磊要转到他父母打工的地方就读了。我意识到,现在最需要做的工作是及时与他转去学校的教师取得联系,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说明,以避免孩子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再次受到无辜的伤害。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工作中曾经出现的疏忽与过失的一种补救吧!  相似文献   

9.
男生女生     
在教师培训会上.王颖主任讲了她和学生之问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超级捣蛋男生叫小磊.父母常吵架打架、闹离婚.父亲在外面找女人.母亲就常在小磊面前骂那些女人,小磊受到影响,开始讨厌所有女人。在班里不和女生说话,女生的东西掉旁边了,他立马用脚踩坏。还常常骂女生,脾气坏透了,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10.
刘洪华  徐红 《班主任》2011,(5):23-24
【案例】小磊13岁,是我校初一男生,一天下午,他与外班学生小强产生摩擦,并引发肢体冲突,导致小磊摔倒在地,头上磕了一个大包。小磊的班主任获悉后,询问事故缘由,并且联系了小强的班主任。在处理过程中,小磊说头很疼、很晕。两个班主任查看了小磊的伤情,认为是外伤所  相似文献   

11.
皮鞋的售价     
一天,小磊和妈妈到姑姑家做客。小磊的妈妈惊奇地发现,她穿的皮鞋与小磊姑姑买的皮鞋是同一种款式,并且是在同一家商场购买的,但售价却相差30元。  相似文献   

12.
蒋尼 《新疆教育》2013,(15):16-16
主题辨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停地奔波忙碌着。他们默默地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父母无私地付出后,孩子们却不能真正理锯父母的爱,不懂得如何去关心、疼爱自己的父母。针对这个现象,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以“我的爸爸妈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相似文献   

13.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 张某和我是老同学和老朋友,他最近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他的父母因感情不和,经常因生活琐事吵架,给张某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上学期,他曾因无法忍受父母无休止的争斗,一气之下外出打工,自己挣钱勉强维持生活.以摆脱“战争”不断的家庭。直到两个月后,他才被父母和亲友找回重新上学,以至期末考试有两门功课不及格。现在他的父母已确定离婚,双方表示张某跟谁生活都行。但张某实在厌倦了父母,他表示“谁也不跟,自己单过”。他今年17周岁,可以自己单过吗? XX十七中王逸辉  相似文献   

14.
换脑     
一天晚上,小磊做完作业,刚想睡觉。忽然院子里传来了“汪汪汪”的叫声,小磊精神一振,睡意全没了。他悄悄地打开了房门,发现角落里有一团黄色的小东西。哈,好像是条小狗!当小磊抱着它回到房间里,仔细一看,原来它不是狗,竟然是只小猫。  相似文献   

15.
<正>焦虑是指幼儿园在面对陌生环境时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新生入园期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入园焦虑,幼儿入园后因为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就会产生入园焦虑,严重的入园焦虑会给幼儿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一、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因素1.幼儿入园焦虑是由于幼儿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在家里受父母精心呵护,进入大集体中,不能再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任何特权,活动相对不自由,一系列集体生活规则的  相似文献   

16.
笑林 《今日教育》2007,(1S):61-61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他对孩子的批评永远正确。通常情况是:父母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却不肯向孩子认错.一些父母甚至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会损害自己的权威.  相似文献   

17.
刘春利 《湖北教育》2006,(12):50-50
暑期快结束了,该上小学六年级的小磊还没收住玩心,假期作业进展缓慢,父母说了也不顶用。小磊的爸爸情急之下打了儿子,小磊果然收住了心。以上情景在中国的家庭颇为常见,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打”合情合理。他们没有意识到,打孩子、偷看孩子日记等习惯性行为已经  相似文献   

18.
王微丹 《时代教育》2015,(3):224-225
本文是一例因父母复婚后争吵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大一男生,因父母争吵感到自己改变不了父母争吵的行为而出现焦虑、入睡困难等症状。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特点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9.
侯爱玲 《河南教育》2004,(10):20-20
近几年来,在报纸和电视上常见这样的事:一位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孩子,考上了离家很远的一所名牌大学。他离开父母到校后,却因害怕排队买饭、不会洗碗、不会洗衣服、无法自理生活而惶惶不可终日,结果只好退学。更有甚者,曾有一名将要出国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因从未自理过生活而无法想象一旦离开父母到国外求  相似文献   

20.
尽孝这么难!     
徐加凤 《大学生》2016,(Z2):34-35
那天,与父母一起看著名主持人窦文涛在节目中的一段分享:他的父母住在农村,自己好不容易在北京打拼,买了一套房子,就接父母来住。刚开始父母很是抗拒,但怕扫儿子兴,只好搬到城里,可是窦文涛却发现老俩口却没有当年的幸福可言,处处谨小慎微,好不自在,最后只好又听从他们的意愿,将二老送回农村生活。看到这段陈述,我觉得很好笑,农村老太太就是有意思,好好的福不享,非要去折腾。而坐一旁的爸爸妈妈却极其赞同窦老师的观点,劝我放弃对他们的"折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