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首次提到“铁屋子”,意在展现20世纪伊始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和各阶层国民的处境与命运.“铁屋子”里生活着“大多数昏睡者”与“少数觉醒者”,其形象含义非常深刻,引起无数学者的探究和诠释.李欧梵先生在《铁屋中的呐喊》—书中,通过对“庸众”与“独异个人”两个文化形象的独特分析,加深了“铁屋子”文化形象的深刻性与延展性,给我们观照鲁迅从“呐喊”到“彷徨”反复与挣扎、希望与浮沉的心路历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贫穷,像是烈阳下的影子,无比清晰地而又无比鲜明地盘踞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那时,父亲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文化人,在怡保办一份曲高和寡的报纸《迅报》,我们一家子就住在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名副其实的家徒四壁。然而,这“一无所有”的屋子,却同时又是“无所不有”的;日子看似苍白,整间屋子偏又闪着黄金般的璀璨亮光。  相似文献   

3.
封建制度,就象一个窒息的“铁屋子”。鲁迅小说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有些成了“铁屋子”的牺牲品;有些成了“铁屋子”的卫道者;有些成了“铁屋子”的叛逆者、抗争者、探索者;还有些在“铁屋子”里面痛苦地彷徨。这构成了鲁迅小说知识分子群像。他们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无法走出“铁屋子”;从而揭示了一个社会时代的主题:中国知识分子要想寻找新的出路,必须砸破象征封建文化的“铁屋子”,将这个奋斗融入社会斗争中去;知识分子个人的生活必须和社会大多数命运连接在一起,才具有意义,才能体现可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大早,小熊布布有事要出门了,他对邻居们说:“请你们照看一下我的屋子。” “你放心。”邻居们说,“我们会替你看好门的。” 布布刚走,熊姥姥气喘吁吁地走来看外孙了。姥姥走到布布的屋子跟前,一边敲门一边喊:“布布,姥姥来看你了!” “姥姥,姥姥!”  相似文献   

5.
    
据说,“容”字最早的意思是将谷子装进屋子。今天我们来看看它的字形,上部是一个“宀”,代表屋子,下部是一个“谷”字,确实是屋子里装着谷子。后来,从“容”字的原始意思中派生出了无数个新意。有一种风度叫从容,有一种美德叫宽容,有一种功夫叫容忍……想想这些风度、美德、功夫,无不与“容”字的本义有关。现实生活中,将谷子装进屋子固然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但并非是唯一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将心作为容器,装进无数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是知识,有的是问题;有的是你喜欢的,有的是你不喜欢的;有的是你的同类,有的却是你的异类……  相似文献   

6.
石匣之谜     
五鬼不是真鬼,而是五个喜欢装神弄鬼的恶人。他们不但给自己起了“独足鬼”、“喋血鬼”、“索皮鬼”、“鬼中鬼”、“饿死鬼”这样可怕的名字,还故意把自己的屋子弄得鬼气森森。他们的屋子没有门,没有窗,只有黑色的高墙,连墙头上的草也染成了黑色。可是现在,他们的黑屋中却多了一块白,一个一尺见方的白石匣子,一个使他们恐惧的白石匣子。  相似文献   

7.
过大年     
过年,从年廿三开始。父亲说这天叫“小年夜”,是“灶头阿公”上天的日子。我们要把屋子里里外外清洗一遍,杀鸡,买猪肉,供“灶头阿公”,希望他把我们的心意带到天上,让上天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万事大吉。  相似文献   

8.
哈哈镜     
下雨天才漏房东陪着新房客在看屋子。房客:“看来,这屋子是经常漏水的。”房东:“不不,它只有在下雨天才漏。”  相似文献   

9.
我的大学室友里有个外国留学生。有一次宿合忽然跑水,我们几个女孩儿都叉着腰,小心翼翼地站在角落的砖头上给楼管打电话,只有她一个人挽着裤腿,光脚穿着橡胶拖鞋,泡在满屋子的脏水里,举着拖布跑来跑去,一次次用手拧着拖布上的脏水……我们都劝她:“别干啦,这不是女孩子该干的事情!”她停下来很认真地问我们:“那么女孩子应该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蒸年味儿     
小时候,过了腊八,几乎每天一进家,就看到满屋子热气蒸腾。我兴奋地喊着:“妈,今天又蒸什么了?”母亲像腾云驾雾一般,从热气里钻出来:“蒸馒头,你不知道有个词叫‘蒸蒸日上’吗?日子呀,越蒸越好。”初中毕业的母亲,在我们那里也算“高学历”了,我对她的解释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1.
还记得第一次与你们相见,是在那间屋子;还记得第一次与你们分享喜悦,是在那间屋子;还记得最后一次与你们告别,还是在那间屋子。未曾察觉,原来我们彼此的一部分已融入了这间屋子,我们的笑容早已贴在了这白净的墙壁上,我们的泪水早已渗进了地板的缝隙里,我们的味道早已融入了这间屋子的一桌一  相似文献   

12.
特殊的礼物     
一大早儿,同学们扛着笤帚,拎着抹布,来到斑马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我们帮您收拾屋子来啦!”大嘴兔子热情洋溢地说。斑马老师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你们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  相似文献   

13.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被一阵“轰隆轰隆”的铁轱辘(gūlu)声惊醒了。铁屋子摇摇晃晃地好像在向前滚动,我们在里面东摇西摆站立不稳。这铁屋子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我又惊又怕,眼泪簌(sù)簌地往下掉。门豁(huò)然洞开,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我们探头看着铁屋子外,这里没有一个人,整个世界都是阴森森、灰蒙蒙的。像是猛然被风刮来似的,一卷灰黄色的巨大的报纸卷儿立在我们面前。它顶天立地,我们必须挺起肚子仰起头,才能看见它的顶端。见我们在打量它,报纸卷儿缓缓地展开了。这是一张奇大无比的报纸,上面印有各式新闻、各种图片。“你们看,这张报纸…  相似文献   

14.
没有杜少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伟襟抱,没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怀想,从这点便可看出我不可能是_个诗人,我只想有一问屋子用来读书。  相似文献   

15.
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两个空间场所中:花园、屋子。这两个空间场景不仅是小说中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的场所,还是具有确定含义和主题的文化场景。本文正是想通过解读上述的两个空间场景在小说中的特定语境下所表达的空间意象,来探究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空间:花园空间、屋子空间的空间隐喻,并试图对小说中空间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最好的玉米     
佚名 《良师》2010,(6):21-21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 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  相似文献   

17.
活动一实验反射活动活动目的:感受光的反射现象,激发探索兴趣。活动准备:每人一面小圆镜。活动过程:1.欣赏儿歌《请太阳》。①教师朗诵一遍儿歌。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小太阳是怎么回事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谁先请到小太阳。”2.幼儿实验(每人一面小圆镜)。老师:“屋子外面的太阳怎么会到屋子里面的墙上来呢?镜子怎样放才能请到小太阳?”3.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一张美金     
卧室里的灯终于熄灭了,忽然,从主人贝贝的上衣口袋里滑落下一张面值百元的美金。这黑暗的屋子里,立刻传出一阵细微的、几乎听不见的“吱吱”声,原来这一幕被两只老鼠看见了。他们俩是一对亲兄弟。其中一只大耳朵老鼠对身旁的细尾巴老鼠说:“哎!细尾,你说现在这世道公平吗?他们人类可以大把大把地花钱,这样的好日子却永远轮不到我们老鼠的份。看,今天报复的机会来了!我们去把那张钞票咬个粉碎,让这屋子的主人也难过好几天,怎么样?”大耳朵刚要上前,细尾连忙拉住他说:“别冲动,你这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呀!哼哼,以前我们是‘…  相似文献   

19.
让我们看两个例子:案例一:13岁的女儿是个懒散的人,小房子里总是弄得乱七八糟。那天是个周六,我推开女儿的房门,进去帮她打扫卫生。“妈妈你进来干吗?!出去出去!”女儿很不高兴地朝我挥着手。“没看看你的房间脏成什么样了?”我不顾她的抗议,拿起扫帚扫起来。“你看见我房门上的‘请勿打扰’的告示了吗?不要随便进我的屋子好不好?要进来也应该敲门呀!”“那以后自己把房间弄整洁  相似文献   

20.
星期天,妈妈在家里洗了好多衣服和床单,累得满头大汗。“小燕!妈妈已经洗了四条床单了,快帮妈妈拿几个夹子来。”“好!”我一边答应着,一边走进屋子找了起来,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了6个夹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