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5 年四国女足锦标赛传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临场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5年在中国泉州举行的四国女足锦标赛全场传球次数、上下半场传球次数、不同场区传球情况、短传-9中长传球运用情况、对抗条件下传球情况、中国队与德国队传球情况对比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届比赛全场传球次数少于男子比赛;上半场的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均多于下半场(但无显著性差异);中场传球数最多、成功率最高,前场传球成功率最低;短传球数量、质量均优于中长传球;对抗条件下传球失误率较高;中国队在整体传球能力上与德国队相比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威胁性传球是衡量一个阶进攻水平的主要标准.伊拉克队在此种传球的次数、成功率和威慑力上均优于中国队。  相似文献   

3.
目前亚洲水球战术的打法分为两种:快攻战术和中锋战术。一、快攻战术以中国队和日本为代表:1.反击战术:以反击而形成多打少的有利时机。中国队:以全面反击为主,在反击推进中进行接应球、传球和门前多打少的处理。特点:反击气势大,多打少形成机会多,但传球容易失误,阵地战转换慢。日本队:以前锋、中卫反击为主,传球到门前较快。特点:反击气势较差,通过假中锋门前控制球和多打少配合,传球失误少,阵地战衔接快。2.阵地战:门前游动配合、个人切入和掩护配合。中国队:游动切入轮攻为主,结合掩护,切入路线较明确但变化少,门前间接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东亚四强赛中国队传球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东亚四强赛中国队参加的3场比赛进行观察统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从不同区域、不同传球距离、不同传球形式、不同传球状态的运用情况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足球比赛中"快传球"技术选择与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寻不同场区、不同防守情况下选择与应用该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快传球技术具有掌控比赛、加快比赛节奏、增加对方防守压力的重要作用;中国队在运用该技术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与世界一流强队存在显著差距。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男篮第16届世锦赛掩护运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掩护战术在比赛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4支欧洲强队系统掩护总次数20次,中国队系统掩护次数1次,说明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系统掩护上存在差距。同时中国队基础配合不熟练,场上跑位意识不强。从掩护的第2动作拆的方面来看,各队在直接突破、直接投篮、传球给挡的同伴3项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值;但在传球给第3名同伴方面,中国队传给弱侧是2.6次,不仅显著低于本队传给强侧,也明显低于其他3支队伍传给弱侧的次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视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八强比赛进行数据视频分析,并对后卫控制球、支配球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将八强主力后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当今优秀后卫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方面上均体现出更住全面的特点,技术方面运用更为合理,攻击性更加均衡、对比赛掌控能力更加稳定。中国队的后卫在控制球上跟其他国家相比,在推进时间和控制球时间上要多于其他七支球队,制约进攻效率。中国队主力后卫在总传球数争助攻数上成功率较低,投篮命中率低于其他七支球队。传球次数少、助攻次数少、投篮命中率低、直接影响后卫队员的进攻效果,也直接体现后卫队员在比赛中掌控局势的能力,综合分析中国队后卫队员在控制球和支配球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析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在第17届亚洲杯足球比赛中的表现,以其在本届亚洲杯上的全部5场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视频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队比赛中的技战术、心理和体能等方面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技术能力方面,中国队在向前越过对手和防线的渗透性传球、接球转身、第1次触球、射门以及攻击性防守等关键技术应用方面与韩国、伊朗等强队存在明显差距。2)战术能力方面,中国队战术素养和中路进攻能力以及在攻防转换能力方面亟待提高。3)心理与身体能力方面,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中缺乏稳定的心理表现,注意力转换和抗应激能力亟需加强;与强队相比中国队在足球专项速度、预判和决策速度以及高速奔跑中身体对抗方面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9.
在第12届男篮世锦赛上,中国队与西班牙队、中国队与美国队两场比赛中,有两组精彩的内线配合镜头: 镜头一,中、西比赛中,西班牙13号中锋接左前锋传球,被中国队重点防守的13号队员及时把球传给了位于罚球线的同队队员(没看清号码),该队员迎前接球跃起扣篮,使中国队防不胜防。 镜头二,中、美比赛中,美国队7号肯普由右侧空切到篮下左腰,接左前锋传球,看到位于罚球线的13号奥尼尔已空出,及时分球给奥尼尔,奥尼尔跳步迎前接球飞身扣篮。两场比赛的两组内线进攻配合异曲同工,简练、快速、默契、出神入化,受到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在教学中对排球初学者传球情况的观察和对二传技术动作构成的研究 ,阐明了排球初学者传球准确率低的内在原因。并依据传球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手段的具体效果 ,提出了提高排球初学者传球准确率的针对性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Q型聚类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并对11项聚类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世界篮球格局依然维持着欧美争霸的局面,欧洲篮球迅速崛起,美国队优势不再明显,中国队进步显著;即拥有良好单兵作战能力,同时具备团队协调配合意识,技术全面,战术清晰,集体作战,快速、高对抗是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增强防守攻击性,提高整体攻防配合能力,加强身体对抗强度是中国男篮面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借27届奥运会浅论中国女排的进攻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国女排 ,在国际大型比赛 ,所用进攻战术的实况 ,比赛的成绩 ,世界女排的现状及发展 ,针对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现状 ,存在问题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论加强拼抢篮板球技术运用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强调现代篮球竞赛中争抢篮板球的重要性,并对第12、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预赛、复赛、决赛合计14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对比,分析了中国女篮在篮板球上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拼抢篮板球意识差,自投自抢意识差,积极主动身体对抗能力差,没有较系统把篮板球训练组织在战术训练之内,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五届CUBA各赛区比赛和总决赛比赛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CUBA联赛各赛区比赛、总决赛加时赛主场效应不显著而总决赛存在绝对的主场效应,场地、观众、气候、裁判、球队自身等是引起主场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运动员行为的博弈分析看激励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汉义 《体育学刊》2005,12(6):48-50
通过对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行为的博弈分析,说明目前运动员激励机制的不足.认为对运动员管理必须引进竞争性激励机制,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潜力,使运动队竞技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6.
对高水平足球比赛失球区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第15届世界杯决赛、95—96年意大利甲级联赛和95年全国甲级(A组)联赛共计423个直接失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找出了传、失球的主要区域,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差异检验,旨在为提高我国足球整体防守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奥运后中国足球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足球联赛冠名费和2002—2008年国际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探究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主要因素,借鉴足球强国的先进足球体制,探索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中国制定合理的足球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献资料法,分析第9届女排世界杯的整体赛事,从而揭示世界女子排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中国女排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得失分析福建男排的实力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得失分的角度 ,对福建男排参加 1999年 11月全国男排锦标赛与江苏、浙江、上海男排这三支前 3名的队的比赛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找出福建男排与强队间的技、战术差距 ,为福建男排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田径比赛现场直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奥运会田径比赛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透视出了当今奥运田径比赛实力的格局状况.根据我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提出了我国今后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