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剑巍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4):66-67,81
网球运动是一项有氧代谢供能和无氧代谢供能二者都有并且以有氧代谢供能(ATP-CP)为主的运动,运动员在均衡、丰富营养的基础上,要避免摄入过多热量、饱和脂肪和酒精,在比赛期间更要特别注意糖、水分、电解质等营养及时、合理地补充。  相似文献   

2.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供能方式为有氧与无氧混合供能,其中各种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中74.5%由有氧代谢供给,糖和脂肪是最重要的氧化代谢底物,足球运动员在赛前、赛中、赛后进行合理补糖,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延缓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糖是体内最主要最能快速动员的供能物质,赛前(运动前)和赛中(运动中)及时补充糖类对保持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使用糖原负荷的方法提高糖原储备的长期补糖。赛前补糖的目的主要是优化肌肉和肝脏糖原储备,维持运动时血糖稳定,保障60 min内快速运动能力和长时间末期的冲刺力;赛中补糖可显著改善糖代谢环境,提高机体运动能力,运动时间长于1 h的运动项目应在补充的液体中加人适量的糖和电解质。对于冰球等高强度、间歇性运动项目进行赛前和赛中补糖有利于运动员提高赛场竞技能力,对于一次性大强度或一次性的力量性运动以及高强度以无氧代谢占优势的一些专项(大于80% Vo2max的有氧代谢为主)一般不主张在比赛前专门补充糖,补糖不当反而有损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谢广来 《中华武术》2008,(12):57-57
在当前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中,中长跑等运动项目对速度耐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速度耐力项目的特点是以糖的有氧代谢供能为主,以力量为基础。糖在有氧、无氧情况下,都能分解并且供给能量,在三大供能物质(糖、蛋白质、脂肪)中,具有代谢快、氧消耗少的显著特性,因此糖类物质的补充在耐力训练和比赛中,相对蛋白质和脂肪类物质来说,对训练和比赛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5.
山地自行车运动是以有氧能力为主的耐力性体能类项目,糖的有氧代谢在其供能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山地自行车运动员在运动前、中、后进行合理补糖,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延缓疲劳的出现和加速技能的恢复,补糖对山地自行车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家知道:在运动时氧化供能的物质原料及代谢途径是随着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运动强越大,时间越短,糖的无氧供能比例越高。而运动时持续时间越长,脂肪的有氧供能则逐步增加。自一九八一年起,国际摔跤采用了新的比赛规则。比赛由三局改为两局,并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积极贯彻“快速主动、全面连贯、勇猛顽强”的新方针。国此在比赛更加激烈、精彩。由于比赛时间缩短,强度增大,总量减少,所以比赛中主  相似文献   

7.
耐力运动主要靠有氧氧化供能.在三大供能物质(糖、蛋白质、脂肪)中,由于糖具有动员速度快、耗氧少、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分解供能的特点,因此,在运动中,就显得比脂肪、蛋白质更为重要了。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氧供应充足,能量主要靠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但体内贮糖充足,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延缓疲劳出现,提高运动能力。大量研究证明,一个食用良好质量的高糖类食物  相似文献   

8.
柔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柔道比赛的规则及技术因素特点分析,柔道运动比赛的供能特点主要是以磷酸原和糖酵解无氧代谢为主,但也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结合柔道运动供能特点,从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身体机能状况和训练后疲劳恢复情况几方面对柔道运动员机能的评定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陈式太极拳老架的内容及其技术特点,从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传统陈氏太极拳老架的供能方式。分析结果表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供能方式主要为糖有氧代谢;陈太极拳老架二路的供能方式为糖有氧代谢、磷酸肌酸、糖酵解混合供能。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内能源物质提供能量的能力。这些能源物质有高能磷化物(如ATP、CP)、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根据它们代谢产生能量的特点,可分为无氧及有氧代谢两大过程。其中可分为三大能源系统:即非乳酸系统(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系统)。前两大系统属于无氧代谢过程的两个环节;后一系统属于有氧代谢过程。它们均可在不同条件下,根据肌肉活动的性质进行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但这三大能源系统的供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有偶联反应的特点。同时,由于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受细胞内代谢系统  相似文献   

11.
马拉松跑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中等强度周期性运动,运动时间长,能量消耗多,运动过程中主要靠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供能,但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骨骼肌和肝脏中糖储备大量消耗而脂肪氧化增加不足,导致ATP的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中补充"健身饮"糖饮料后能源物质代谢、运动成绩的变化,探讨运动中补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训练中合理补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温州体育运动学校10~11岁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实验1,观察一次补糖训练后能源物质代谢及运动成绩变化.糖饮料浓度为6%,摄糖量为1.5 g/kg体重,安慰剂为同浓度的甜味剂.运动前后检测血清中BG、Bla、CH、TG、HDL、LDL、BUN浓度以及CK活力.实验2,观察不同糖量长期补充后对运动员能源物质代谢及运动成绩的影响.低糖组补糖1.0 g/kg体重,浓度为6%;高糖组补糖2.0 g/kg体重,浓度为6%.训练1个月后检测同实验1.结果:实验1服糖训练后血清BG、TG显著高于服安慰剂的同时间点,P<0.05,同时CH、HDL、BUN浓度显著低于服安慰剂同时间点,P<0.05;400 m自由泳成绩以及运动后Bla浓度也较服安慰剂时显著增高,P<0.05.实验2高糖组运动员BG浓度在60 min游泳后显著高于低糖组运动员,P<0.05.结论:10~11岁游泳运动员长时间运动时只有补充足够的外源性糖才能维持血糖水平;并且补糖可减少脂肪供能以及蛋白质的降解,有利于能量快速输出,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有氧耐力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氧耐力是指在氧供给充足情况下,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而有氧耐力训练是指为了提高有氧耐力的能力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练习。传统观点认为:在3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其代谢的主要特征为有氧能系统供能的有氧代谢,并以此为依据,把足球运动列为有氧耐力项目中。 现代足球比赛具有对抗剧烈,技、战术复杂等特点,同时,参加运动的关节多,其主要运动方式是脚支配球,因而难度大;比赛时间长,场地大,体能消耗多。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距离可达10000米以上,还要在跑动中做上百个有球、无球动作,能量消耗2000大卡以上,一场比赛后;体重下降3—5公斤。据有关人士统计,国内甲级队比赛  相似文献   

14.
万大苇 《体育世界》2009,(11):92-93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不仅仅是有激烈的对抗,还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有进攻和防守时快速反应和短距离的全速冲刺。篮球运动员需要无氧的快速能量供应系统;同时为打好全场比赛,获取最后胜利,需要篮球运动员有良好的有氧耐力供能系统。因此,从篮球的项目特点和比赛上分析,篮球运动员的能量供能系统是多系统参与的能量供应,即:有氧、无氧能量混合供能。篮球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最重要的能量物质就是糖。  相似文献   

15.
李丽 《体育世界》2014,(6):124-125
糖是人体运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时间大强度的耐力运动总热能的消耗将更加显著。本文从糖的有氧代谢补充大能量的角度来研究补糖对提高耐力运动的作用,主要论述了糖的分类与储存;运动时糖的摄取和利用;耐力运动中糖补充的种类、方式及时间。以便深入地研究耐力运动训练中补糖的正确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运动性疲劳的超量恢复。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安静状态时、运动状态下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特点及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作用。安静状态下 ,心肌组织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尤其是以血液游离脂肪酸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运动时 ,随运动强度的增加 ,心肌组织内源性、外源性能源物质的消耗均增加 ,心肌不但吸收乳酸 ,而且自身也产生乳酸。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组织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有氧供能系统能力的大小对游泳运动的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拟通过文献综述、并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对糖有氧供能在游泳运动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对糖有氧供能能力的游泳训练方法提供系统和科学的依据,为提高糖有氧供能的能力和游泳运动的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是以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两种供能形式交替进行供能的。在冰球的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无论以哪一种供能形式供能,都是由葡萄糖或糖元(肌塘元和肝糖元)在各种酶的催促下,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产生能量供运动之用的。若没有酶的催化作用,那么,体内的代  相似文献   

19.
正马拉松是一项以有氧耐力为主的长时间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成绩。耐力是基础中的基础,直接反映出一个运动员能源物质储备的大小,有氧代谢能力的高低及运动器官组织的抗疲劳能力的强弱。运动生理学分析:马拉松的供能形式是98%的有氧,无氧供能仅占2%。它的训练负荷应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目的是打破摄氧量与需氧量之间的稳定状态,进一步提高有氧能力,在训练中需要进行高水平的耗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在实际训练中无氧代谢练习仅占3%,有氧无氧混合练习占1 7%,而有氧代谢练习要占80%。科学地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雪 《中华武术》2014,(2):42-45
马拉松是一项以有氧耐力为主的长时间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成绩。耐力是基础中的基础,直接反映出一个运动员能源物质储备的大小,有氧代谢能力的高低及运动器官组织的抗疲劳能力的强弱。运动生理学分析:马枉松的供能形式是98%的有氧,无氧供能仅占2%。它的训练负荷应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目的是打破摄氧量与需氧量之间的稳定状态,进一步提高有氧能力,在训练中需要进行高水平的耗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在实际训练中无氧代谢练习仅占5%,有氧无氧混合练习占17%,而有氧代谢练习要占80%。科学地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