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习杠杆原理时,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 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1023m的轻质杠杆.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1 cm,也需要1012年(1年约为104h),可见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地球的重量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只要有一个足够坚固的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将地球撬起。这样的效率何止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1971年,S·Reich提出.设r_1、r_2、r_3分别为△ABC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证明或否定:1/r_1 1/r_2 1/r_3≥3/r1972年,L·Carlitz指出这个不等式不成立,并证明了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据此,他说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地球的质量大约是6×1024kg,人产生的推力约为588N,我们设想要撬起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又找到了合适的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用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1023:1,当然要找到这样长的杠杆确实非常困难,但这个假想的实验包含了科学家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只要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足够大,动力与阻力之比也就足够小,这样使用杠杆也就最省力.  相似文献   

5.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那么,教育这个杠杆也要靠一个支点,让教育的动力臂加长,使教育力度更强.这个支点就是良好的教育契机.……  相似文献   

6.
刘宏 《今日中学生》2005,(20):39-40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前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即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运用这一原理,他曾经设计过杠杆滑轮系统,创造了用小力把大船拉到水里的奇迹.他为了说明杠杆的威力,曾经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用它撬起地球来."  相似文献   

7.
设P是△ABC内部满足∠BPC=∠CPA=∠APC=120°的一点,则称点P是△ABC的费尔马点。 定理 设P是△ABC的费尔马点,点P至边BC、CA、AB的距离分别为r_1、r_2、r_3,△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则有 r_n r_2 r_3≤3r.(1) 证明:记BC=a,CA=b,AB=c,PA=R_1,PB=R_2,PC=R_3,则有 a~2=R_2~2 R_3~2 R_2R_3, (2) b~2=R_3~2 R_1~2 R_3R_1. (3) 不妨设a≥b≥c.则可证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的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挪动.学习了杠杆知识后,我们来想假设阿基米德有个站脚的地方,他真能挪动地球吗?也许能.不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真有相应的条件,阿基米德使用的杠杆必须要有88×1021英里  相似文献   

9.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要撬起地球,除了杠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支点”,如果没有“支点”,是不可能把地球撬起来的。那么,什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呢?  相似文献   

10.
命题设max(A,B,C)<120°,点P是△ABC内的费马点(即△ABC内满足∠BPC=∠CPA=∠APB=120°的点),BC=a,CA=b,AB=c;△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点P到三边BC、CA、AB的距离分别为r_1、r_2、r_3,则有a~2r_1 b~2r_2 c~2r_3≥1/3(a b c)~2·r (1)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证明:记PA=u,PB=v,PC=w;△ABC、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生产生活及实验探究为题材的应用性问题成了化学计算的主流.这类试题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化学素质,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阿基米德掌握了杠杆原理,所以他自信地讲"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起地球".学习中,若能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就会像阿基米德一样自信.现以中考中的典型试题为例,介绍化学计算的解题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左边的这枚邮票就是表彰数学公式F1l1=F2l2,即阿基米德杠杆原理.何为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如右下图,其中F为作用力,l1=x1:五为力臂(即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阿基米德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从原则上来说,只要动力臂足够大而阻力臂足够小,就可以用足够小的力撬起足够重的物体,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利用杠杆可以产生改造自然的强大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杠杆趣谈     
一、阿基米德真的能举起地球吗?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我们知道,利用杠杆能用一个很小的力举起一个很重物体.只要这个力放在杠杆的很长的长臂上,而被举起的重物放在短臂上.因而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塞米德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搬动地球.”我们设想有另一个不动的星球作支点,而且也做成了一根足够长的杠杆,阿基米德就真能搬动地球了吗?从课本78页我们可查出地球的质量是6XIO“千克,质量这么大的物体,在地球上称其重力大约是6X102’牛.如一个人用手只能直接举起重600牛,那么举起地球…  相似文献   

14.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前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即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运用这一原理,他曾经设计过杠杆滑轮系统,创造了用小力把大船拉到水里的奇迹。他为了说明杠杆的威力,曾经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用它撬起地球来。”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杨学枝先生在文[1]中提出了下述有关三角形不等式的两个猜想:设r_1,r_2,r_3分别为△ABC内部任一点P至边BC、CA、AB的距离,则1/r_1~2+1/r_2~2+1/r_3~2≥12(1/a~2+1/b~2+1/c~2), (1)1/r_1r_2+1/r_2r_3+1/r_3r_1≥12(1/bc+1/ca+1/ab), (2)其中a、b、c分别表示边BC、CA、AB。最近,文[2]在否定(1)式的同时提出并  相似文献   

16.
106.△ABC的三条中线AD、BE、CF将其分成六个小三角形,这六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依次为r_1,r_2,r_3,r_4,r_5,r_6,试证: 1/r_1-1/r_2 1/r_3-1/r_4 1/r_5-1/r_6=0. 证:设△ABC的重心为G,面积为1,显然被分成六个小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17.
1.加速平动系中的动量定理 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相对惯性系s的位矢为r,相对于非惯性系s′的位矢为r′,s′的原点相对s的位矢为r_0·s′相对于s只作平动,则 r=r_0 r′两边求导得:v=v_0 v′,a=a_0 a′(1)在s系中质点的动量定理为 d(mv)=F·dt(2)式中F为质点所受的合力,将(1)代入(2)并作代换dv_0/(dt)=a_0  相似文献   

18.
[题] 从椭圆x~2/a~2+y~2/b~2=1的中心作三条两两互成2π/3角的半径r_1,r_2,r3,求证:1/r_1~2+1/r_2~2+1/r_3~2定值。证:将椭圆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得ρ~(2)cos~(2)θ/a~(2)+ρ~(2)sin~(2)θ/b~(2)=1→1/ρ~(2)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有趣的平几公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先证明笔者最近发现的一个平几公式,即: 定理1 已知△ABC,BC边上的高为h,N为BC边内一点,△ABN与△ANC的内切圆半径分别为r_1、r_2,则△ABC的内切圆半径r满足 r=r_1 r_2-2r_1r_2/h_1 (1). 在证明定理1的时候需要用到一道已知的平几题,即 辅助命题 在△ABC中,内切圆⊙I与BC、CA、AB三边分别切于D、E、F,DIK为⊙I的直径,直线AK交BC边于C,则BG=CD.  相似文献   

20.
九年级数学练习题中有一道题为:如图,△ABC中,∠C=90.,AB=c,A C=b,BC=a,求其内切圆⊙O的半径r. 解法一:根据三角形面积求连结AO、BO、CO. ∵SΔAOC=1/2AC·r SΔBOC=1/2 BC·r S△AOB=1/2AB·r ∴SΔABC=1/2AC·r+1/2BC·r+1/2AB·r=1/2r(a+b+c) 又S△ABC=1/2BC·AC=1/2ab ∴1/2r( a+b+c)=1/2ab ∴r=ab/a+b+c 解法二:利用切线长性质求 作OD⊥AC,OE⊥BC,OF⊥AB,则四边形DCEO为正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