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团矿方向)为例,提出将基础课程钢铁冶金原理、炼铁学和工程实践相融合,采用“基础课学习——认识实习——理论应用——生产实习”四步法将基础课程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经过三部曲“书本基本理论联系现场、现场实践融通课堂认知、生产实习重实践”,使学生牢固掌握枯燥晦涩的钢铁冶金知识点,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实现基础课程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效提升工科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这说明会学习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各种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学会自己阅读呢?  相似文献   

3.
校企联合培养是提升高校工科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文章指出企业单纯向高校提供实习资源的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资源输入输出不对等,无法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提出了基于“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即以学生作为校企双方资源吸收转换的载体、以校企资源互补实现资源依赖关系的动态平衡.基于此,构建和实施了北京科技大学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来自生活的实际的科学,需要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从而锻炼学生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物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物理能力、形成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事实上,物理学科历来比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物理知识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物理实践的能力.愉快学习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与兴趣紧密联系.只有让学生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以  相似文献   

6.
<正>活动背景2017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国大中小学掀起了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热潮,许多学生都亲历和体验过垃圾分类的过程与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实际应用,孩子们对垃圾分类仅停留在“了解”层面,容易出现“怎么做”“不想做”和“难坚持”现象。本次活动基于创客和STEM教育理念,以“碳足迹的‘加’‘减’‘乘’‘除’——垃圾分类一起FUN”为主题,重实践,重体验,鼓励学生在探寻碳足迹的过程中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分类、回收、利用垃圾,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科学的魅力,养成爱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一、项目设计背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事实上,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生考查要求中,单纯的知识识记已经越来越少,而以新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的现象却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闻艳 《家教世界》2011,(5):56-56
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知识经济走向人类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第一次提出了"整个社会正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转变"的科学命题。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所以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9.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围绕“夯实‘点’、串成‘线’、拓宽‘面’、提升‘体”’的思路展开全面系统的复习和训练.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达成深层重组和内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单元综合探究"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它的设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有很强的独立性,与本单元有密切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对一个单元知识的升华或是对一个热点问题的深化,或者是对一个单元的知识的拓展应用,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等,真正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步法”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冶金工厂设计基础”课程的授课学习,让工程师进课堂,书本联系现场,使学生对工厂设计(包括计算、绘图)内容有崭新的认识与深刻的体会;“有的放矢”,把现场当课堂,让学生去现场“查阅”授课内容对应的厂区实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帮”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平衡计算和设计,绘制心目中的图纸作为自己的“作品”;采用现场“分散学习、集中讨论”方式巩固理论知识.在实习单位“借力考评”,邀请工程师和学生、教师一起参与考核.整个学习过程理论结合实践,使“冶金工厂设计基础”课程与生产实习有机结合,提升“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学生体验到一利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高一地理新教材每课后面都设计了“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活动”的开设。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良好地理品质的培养.广泛兴趣、特长的培养.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鑫 《陕西教育》2007,(11):72-72
什么是“开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4.
社会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因此,在社会课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运用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时代变革对未来人立身处世提出了要求——学会学习。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满足于教会学生知识的教学观念,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参与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已历时两年.以能为中心就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终身发展需要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这四大能力的确定,主要吸收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的观点.该书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  相似文献   

17.
常直红 《考试周刊》2012,(24):153-154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围绕新课标要求,下冶一中化学教师常直红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借鉴学案教学设计理论,吸取洋思之精华,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设计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重视学生的体验。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本文从"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学习、展现画面,还原‘逼真’情境、搭设‘舞台’,提供‘表演’的机会、反弹‘琵琶’,培养创新意识"四个方面探索"体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倡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构建阅读教学的合理生态,使其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且学会创造,其基本内容则是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培养环境,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实践。面对新的教学实际,高校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深入体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各种体育知识以及作为师生教学媒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体验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探索、体验分析、提拣、总结来获得知识,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开发个体各种潜力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结果,并运用探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