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主管理部门面向本科生立项的项目,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介绍了当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国家级—省级—校级"三层次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实施路径、激励政策和科学化管理等措施,并采取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项目驱动、开放实验室等形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已列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教育部开展"卓越计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导师制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是高等院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项目的实施,让大学生了解创新研究的方法步骤,掌握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技术路径,学会创新创业基本技能,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舞台。该文对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项目的立项、实施等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在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了"学科竞赛、科技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设立"系级、院级、省级和国家级"层次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予以实施,从而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高校全面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涉及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项目所属学科门类、立项数量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过程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建议,并提出通过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一个体系完整且操作性强的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问题.项目是创新创业的客体和对象,其优势在创新创业中具有"根"的意义,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项目更具有支点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存在项目生命基因匮乏、质量不高和项目之间缺乏联系、体系性不强等问题,应充分认识项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以项目为根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充分突出了项目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从项目选择到企业生成的路线,贯通了校园和社会,使创新创业实践逐步由模拟走向真实.  相似文献   

6.
在贯穿大二至大三的电子电路系列课程中开展符合本科生认知的阶梯式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反设计"教学模式,契合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架构,设计教学案例、研发创新训练项目,体现了"创新创业引领,层次加深,步步登高,个性发展"的特色。通过大众化创新创业教育,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该文剖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据此基于"广谱式"视角从建设创业园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联盟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思想教育研究》2021,(1):F0002-F0002
浙江大学以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为引领,深化科教融合与实践育人,汇聚学科和区域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构建专业融合的教育机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创新创业学院为枢纽,建设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明确创新创业必修学分,举办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促进课堂教学、校内训练、校外实践和国际交流"四课堂"融通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众创新创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欧美创新创业教育已经相当普及和完善,我国也已开展了相关探索和实践,但仍需进一步探讨.在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互相融合,对接大学生能力特点、对接专业特色、对接地方需要的“三元一体”对接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学生职业"软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寻找培养学生职业"软能力"的途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熏陶、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可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去实现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索了我国高职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农林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时,注重优化学分与学制改革培养方案,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课程体系,搭建多位一体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浓厚氛围,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等。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应通过进一步建立"嵌入式"课程体系,打造"双创"教育师资"正规军",建立科学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以促进系统化、链条式"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WUR)的基本情况和治理结构,从创新创业课程、辅修专业、研究生认证培训项目、创业空间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管理服务、资源渠道等方面剖析其做法和经验,系统分析WUR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特征,并对我国农科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四点建议:创新创业理念与办学理念融合,完善创新创业治理体系,制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期对我国农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以示范建设为契机,以实践探索为基础,以体验教育为范式,践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立体化创新创业体验模式.四纵,即创新讲座、创新论坛、创新大赛、创新实践,四横即项目孵化体验、专业技能体验、团队训练体验、创业探索体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和发展,对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怀化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针对以前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坚持目标导向、科学统筹、层次分明的原则,按照课内实验实训、课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训练和企业学习实践三个环节,对"双创"教育模式下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国内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包括专业实践训练环节、课外模拟训练实践以及支持保障服务;还针对百色学院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包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考核评价、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共享协同信息化管理平台,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邱冠文  黄征  曾璇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48-52
知识产权素养融入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农科"人才培养、农业知识产权运用和创业成果法律保护的使然,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科技支撑.知识产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上具有融合性.本文基于此提出融合策略:完善"三位一体"螺旋式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多课并存"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双师协同"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打造"四维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由教育部提出的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高校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佳木偶曲风情书吧"为例,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目标与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国创项目”).国创项目正式从国家层面纳入到大学生教育内容体系,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忽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这决定了国创项目的管理缺少已有经验的支撑,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基于文献和相关调查,对国创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管理文件、合理使用经费、激励教师指导、规范学生动机和加强质量管理等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探讨我国去产能背景下部分行业的职工分流安置问题,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基于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的社区化教育机制、成立"校-企-社区"协同创业工作室和健全项目全程跟踪与持续训练机制,以高校创业教育社区化开辟去产能背景下分流安置职工创业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对"互联网+"和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条件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外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建立了国家顶层设计的个性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具备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互联网+"条件下我国高校开展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逐渐受到政府和各个高校的重视,初步建立了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和形成了依托"互联网+"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顶层生态设计,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大力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