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凌 《今传媒》2013,(11):77-78
品牌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购买行为,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备受消费者的依赖和关注,也将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惯性选择。如今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新媒体在品牌传播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电视媒体的品牌传播能够弥补其不足,可以有效地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价值。本文从当今电视传媒的特征入手,阐述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传播品牌的优势、传播能力,并分析企业如何利用电视媒体提高其品牌传播效果以及电视媒体如何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革,互动性成为新媒体时代最根奉的特性。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陈培爱指出,"以媒体概念主导创意概念"是传播业者对"媒体创意时代"的积极回应。通过精彩的互动创意解决广告信息的传递,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是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3.
实现品牌传播和影响就要寻找到一种立体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应该时刻保持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增强客户体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最好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应该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周宇 《今传媒》2012,(3):72-74
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明确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在数字化胚胎中孵化并在媒体融合及三网融合浪潮中诞生的新媒体"安徽网络电视台"如何借力国家政策引导,在自身成长中通过完善品牌传播建设,打造视频门户特色品牌,树立新媒体文化品牌成为数字文化品牌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借文化发展之势为背景,以安徽网络电视台为例,紧扣网络电视新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主题,通过阐述品牌传播的原因,品牌传播的过程以及品牌传播的管理,为推动新媒体文化品牌健康和谐的成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左琳 《新闻世界》2011,(4):73-74
本文从央视网络春晚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案例,总结大众传播中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性,并提出新媒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在三网融合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萌  黄杨 《新闻战线》2023,(17):27-29
作为全国首家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整体转型的机构媒体,澎湃新闻始终坚持党管媒体、政治家办网,坚持以原创报道为核心打造开放的内容平台,通过主题报道系列、数据新闻品牌、全球事实核查、国际传播内容产品、内容支撑技术平台等IP的打造,强化用户黏性,放大传播声量,实现“破圈”突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美国学者、专家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注问题进行总结,一是中国"三网合一"的现状、问题、机遇、政策;二是中国网络视频的消费需求、赢利模式、国际文化交流、国家政策;三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变革、虚拟交流与口碑传播、新商业与媒体新空间;四是网络游戏对传媒产业影响,以及中国传媒娱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琳静 《出版广角》2017,(20):71-73
数字技术的成熟、“三网融合”的实现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都是推动媒体生产融合的强大力量.考虑到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优势互补、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市场生存压力,全媒体营销策略的优势与品牌延伸带来的巨大利益都足以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生产融合速度加快.我国媒体生产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传统媒体改革从业理念和体制、转变生产思路,提高新媒体的生产力等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张瑞 《传媒》2016,(16):87-89
自媒体时代,网红传播具有风格泛娱乐化、内容生产全网民化、传播跨平台化的特点。它也存在生命力不足,营销方式有待改善,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采用加强产品与网红气质的融合以打造品牌,加强网红品牌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度,打造网红传播的多元着力点等策略来提升其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术动态     
众专家议媒体融合,人才与业务是焦点2015年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北京印刷学院、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公司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电子网络编辑年会暨数字出版与新媒体研讨会在北京印刷学院召开。来自全国的80多名学者专家围绕"融合发展:新媒体、新常态、新机遇"的主题,就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融合与国家传播战略、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编辑、新媒体技术与现代出版、媒体融合与数字化转型及实践、全媒体人才培  相似文献   

11.
《采.写.编》2020,(1):F0004-F0004
河北新闻网成立于1999年,隶属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是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河北省首家重点新闻网站。20多年来,河北新闻网充分发挥党网引领作用,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网站传播力和影响力处于全国省级网站第一方阵。2018年6月20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8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在全国377家党报新媒体中,河北新闻网仅次于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位居全国网站类第3位,省级党报网站第一位;7月17日,腾讯媒体研究院发布腾讯新闻媒体影响力机构排行榜,在百强榜单中,河北新闻网名列37位,是我省新闻媒体中唯一上榜单位;2019年4月,在第九届中国互联网(新媒体)品牌大奖评选中,河北新闻网获得中国新闻网站最具公信力50强和全国新媒体最具本土传播力品牌奖两项大奖。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为美国各级政府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政府部门通过门户网站、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新媒体渠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集纳专家的观点,构建高效、公开、透明、以人为本的电子政府形象。本文旨在研究当前美国各级政府在新媒体平台上所采用的各种传播策略,以期能为我国政府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基于新媒体的政府传播中,美国各级政府采用了陈列、推送、导引、交互、互联、众包等多种传播策略,不同的策略在信息方向性、互动性、透明性、参与性、合作性、应用平台和适用范围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11,(7):21-21
在传统电视媒体主导的时代的传播,很多品牌通常的传播模式是,选择电视媒体进行大量的广告轰炸后,便守在销售终端等待消费者到来,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在到终端来之前,已被新媒体阻断或改变了路线,特别是具有碎片化时间植入、随时随地可见性、冲击力更强的数字视频新媒体,  相似文献   

14.
黄磊 《传媒》2015,(15):19-20
一家媒体是否应该把工作重心转向品牌塑造?新媒体仅仅是指一种传播平台吗?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如何运作?围绕此主旨,以下内容将对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媒体品牌、新媒体释义和新媒体运作方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媒体特征和媒介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媒体也成为重要的传播和交际工具。品牌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也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策略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的时代特征,然后就企业如何借助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徐文扬 《视听》2024,(3):141-144
在传媒环境变革与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年轻化转型,打造“网红”新闻从业者便是其探索方向之一。其中,新华社记者张扬的B站传播尤为典型,她通过在新闻传播主体、生产过程与传播语态上凸显人格化优势,打造更具温度的优质新闻作品,实现与青年圈层的有效连接。同时,以“网红记者”为起点的人格化传播有利于主流媒体打造自身IP,创新新闻产品形态,深刻把握用户关系,让正能量有大流量。  相似文献   

17.
方祎  房玉新 《编辑学报》2022,34(2):219-221, 225
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将新媒体技术不断应用到纸刊中是促进优质内容传播、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2016年起,《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开设了新的栏目《新媒体之窗》,该栏目是对新媒体技术与纸媒结合的全新尝试。本文回顾2016—2021年该栏目的创办情况和成果,总结过程中的特点及问题,分析该栏目对期刊品牌的影响。《新媒体之窗》栏目符合目前新媒体发展趋势,对提升期刊品牌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陆尧 《报刊之友》2012,(8):115-116
网络科技与新媒体的发展,让传媒生态发生变化,城市广电媒体在舆论引导、信息传播与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以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为支撑,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形成网络时代生存、发展与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城市广电媒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陆尧 《今传媒》2012,(8):115-116
网络科技与新媒体的发展,让传媒生态发生变化,城市广电媒体在舆论引导、信息传播与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以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为支撑,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形成网络时代生存、发展与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城市广电媒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崔鹏  杨牧 《新闻战线》2022,(6):107-110
借助“洋网红”开展国际传播工作具有许多优势。“洋网红”比较了解海外受众的喜好,更倾向以平视镜头聚焦百姓生活,能够以更细腻多元的视角展示中国。应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借助“洋网红”开展国际传播,同时以更加严格的标准选择合作对象,充分发挥“洋网红”善于讲故事的优势,通过清新明快、传播力强的新媒体产品,更大程度地利用社交平台进行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