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坚 《传媒观察》2005,(10):57-58
在新闻报道中引用人物原话,已成为现代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段,是让新闻变活的“秘密武器”之一。西方新闻教科书中把它称作“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萍 《新闻传播》2007,(12):70-71
2007年10月1日,是福建《海峡都市报》创刊10周年的日子。十年海都,十载磨砺,海峡都市报凭借着诸多“绝招”,迅速后来居上,发展成为福建省内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影响力都是第一大的报纸。其中,最舍得下大手笔开展社会爱心活动的策划报道,是《海峡都市报》能够在福建省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异军突起的核心“秘密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亮 《声屏世界》2001,(8):27-29
偷拍、偷录是广播电视隐性采访中常用的手段,有利于记挖掘到一般采访中不易获得的信息和材料、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因而成为记们的“秘密武器”,正如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同时存存着利与弊两个方面一样,偷拍(录)也不例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规范。  相似文献   

4.
张姿 《记者摇篮》2007,(3):48-49
最近几年,一种新的广告文案策划方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追捧。很多广告策划人士甚至把它当成了敲开“阿里巴巴”之门的法宝和制胜的秘密武器。它就是“情感诉求”式广告。  相似文献   

5.
桂豫  时明 《新闻传播》2007,(8):41-41
毫无疑问,“偷拍”已经成为今天的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正是“偷拍”手段的运用,使得一些正常采访根本无法得到的镜头呈现于荧屏——从江湖游医到黑心矿主,从制假造假到走私贩毒,从腐败官员到算命先生……纷纭世象、芸芸众生,似乎都在“偷拍”之股掌中。特别是在一些曝光类新闻节目中,“偷拍”被视为一个能够痛快迅速地解决问题的“撒手锏”,更是吸引观众眼球、扩大节目影响力、赢得收视率飙升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标题的产生,在我脑子里“策划”了有些时日了。平时阅读本报和其他报纸,当加以对照比较时,脑海里不时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报纸办得好,有的就不如人意呢?为什么有的重大宣传战役打得很漂亮,有的就不能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武器”或者有什么规律可以探寻吗?毋庸置疑,“秘密武器”或者规律自然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新闻宣传的整体策划。现在,关注新闻策划的人多起来了,这是可喜的。新闻策划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理应包括着若干子概念小概念。如果把新闻策划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它还有若干分支,比…  相似文献   

7.
经营好常规题材,进行深度开掘.在平淡中做出公众关注的大新闻,且常做常有,常做常新,就可以将“常规武器”变成“秘密武器”.甚至能成为今后报纸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特色和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直接引语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最经常采用的叙述技巧之一,它对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写道:“一个人的话能让人心悦诚服,能使报道具有真实感。”①我国学者将直接引语称为是新闻活起来的“秘密武器”、②新闻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学者+电视=?     
学者介入电视的个中原因非“浮躁”二字所能涵盖。精英力量对电视的影响甚至远远不及一个心理医生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策划人像万金油一样,在众多电视台和节目中涂抹,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同样的点子被当作秘密武器多次贩卖,以致催生了一批面目相似的节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这位指点当代中国江山的风流人物,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宣传鼓动家。他在文章、演讲、谈话、诗词中,比喻手法的运用自如,令中外文人墨客赞口不绝。美国著名女作家斯特朗曾经讲过:“在毛泽东的文章中和他与人谈话时,我从未遇见过有人使用如此鲜明而又充满诗意的比喻。”翻开占今中外大家的名著,都有不少精彩的比喻。而毛泽东使用的比喻,则是他独有的一种“秘密武器”。无论是明比、德比、曲比、借比、博比,都具有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寓意深刻、引人入胜的想力。我们做文字工…  相似文献   

11.
李明宇 《记者摇篮》2009,(12):40-40
电视暗访被誉为舆论监督中的秘密武器,通过这种武器,记者往往能够收到“人赃俱在”的实证效果,因此,它拥有其他采访方式所不能比及的巨大正效应。但是电视暗访的副作用也日渐凸显,这柄“双刃剑”使用起来常常会给采访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惑与麻烦。如何扬长避短,让电视暗访的副作用最小化,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贠瑞虎 《青年记者》2007,(11):47-48
作为一名报纸记者,采写好见报稿固然责无旁贷,但用好用活内参这个秘密武器,也是必不可少的职责之一,而且这个武器有时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甚至比见报稿还要大。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一个记者有什么“秘密武器”的话,那我认为就是深入采访。浮于表面,接触的是生活的皮毛,给读者的也必然是一般化的新闻报道,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沉到生活的底层去,掌握了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写出好的报道。 1988年7月,我有感于文化古城苏州青年新的  相似文献   

14.
眼下,出版竞争已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出版竞争已从单一的选题竞争转向整体形象竞争。一些出版社巧妙地运用公关这一“秘密武器”,在公关中学习公关,在公关中发展公关,抓住特定的时空,适时推出一个个“精彩节目”,以全新的形象进入读者的感觉世界,产生一种具有较强心理渗透力的冲击力,使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报人把新闻策划视为拳头产品和秘密武器。然而,纵观眼下的各种策划式报道,如何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却要认真探究。下面,笔者试就江苏法制报专题报道《超市短秤也惊人》的策划经过及如何实现“叫好又叫座”的,谈点感受。 选题要贴近而不要迎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开门七件事”有六件可以在就近的超市解决。超市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刊登了题为《“基地”组织的秘密武器:计算机》的长篇文章,揭露出塔利班“基地”组织成员利用免费信箱、聊天室和网络聊天工具通风报信、互相联络,策划恐怖袭击的内幕。 这就是利用了目前国内外计算机研究领域纷纷关注的热点之一——信息隐藏技术。本文将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讨论其在电子文件生成、管理和保护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信息隐藏技术就是研究如何将秘密信息进行特殊的编码,以不可识别的密码形式(密文)进行传递;  相似文献   

17.
名刊要览     
(6月16日)美国《时代》美军的秘密武器伊拉克一线巡逻作战的美军士兵正在使用一种秘密武器:有史以来第一次,越来越多的美军士兵每天服用抗抑郁症药物,以缓解漫长的服役期带来的精神压力。这些药物不仅能帮助士兵保持镇静,更能有助于疲惫不  相似文献   

18.
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因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唇齿相依,是"秘密武器",也在于它是对人本身的关注和对人自身本质的完善和超越 中国正在兴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葛志军在《新闻通讯》第四期上撰文说,从近几年新闻改革的实践看,新闻策划在各媒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新闻策划一下子变得如此“得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新闻策划成了新闻媒体间争抢独家新闻的秘密武器。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卖点”成了与其他媒体竞争的焦点,新闻策划无疑是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再次,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报纸在寻求一种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力”,新闻策划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在如今的报纸…  相似文献   

20.
论电视节目编排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让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电视节目编排策 略是一项重要环节。在争夺电视观众的激烈竞争中,完成节 目制作仅仅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而怎样安排节目的播出时 间,与节目制作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 编排专家弗雷德·西尔弗曼把节目编排称为“美国三大广 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之一”。在他看来,节目编排与节 目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电视节目即便制作 水平再高超。如若播出时间安排不当,也无法在竞争中生存 下来。反之,如果把一个勉强合格或试验播出的电视节目安排在一个恰当的时段播出,也能保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