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闰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我把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相关的段落。这时.林卉青同学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手捏一柄钢叉’这一句中的‘捏’用得不妥当,应该用‘拿’!”我一怔,心想,自己教《少年闰土》已有六七遍了,这个字倒真没留意过。于是,我就对她说:“你读书很用心.善于发现问题,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大家认为这句话中的‘捏’字用得恰当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那一只纸船     
这节课是冰心《纸船》的教学。一堂的咿咿呀呀,孩子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停顿和重音读得有板有眼。下一步,该交流“备读”的内容了。所谓“备读”,就是在课文旁作的批注,说明这样朗读的原因。说过了“从不肯”,说过了“一只一只”,说过了“很小”的“很”,说过了“抛”。之后,一个孩子一下子跳到了“有一只”上面:“我觉得‘有一只’的‘一只’要重读才好,但我还没有想好原因。你们看,就像这样读。”说完,她给大家示范了一遍。“对呀,为什么只希望‘有一只’呢?‘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每一只都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每一只都流去…  相似文献   

3.
一音之差     
小语第三册第28课《狼和小羊》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当分角色朗读评论时,同学们对“啊”的读音发生了争议.有的说“啊”应该读得慢一点、轻一点,才能突出小羊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品的语言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毕竟有一段距离了。因此,在教学《风筝》一课时,我刚刚示范朗读完课文,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对文章提出了疑问。“太拗口了。”“‘的’字太多了。”“他为什么总说‘很沉重’?”“课文里有很多错别字呀!”  相似文献   

5.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6.
周乐 《辽宁教育》2013,(11):54-54
最近听一位老师教《石灰吟》《墨梅》两首古诗,整个教学过程都比较清楚,朗读正音、理解字词、感悟诗情,但课堂气氛始终比较沉闷,学生似乎对所学内容并不感兴趣。反思这其中的原因,我发现问题出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上。  相似文献   

7.
张立国 《山东教育》2009,(11):36-37
一、鼓励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祖父的园子》时,问哪位同学愿意锻炼锻炼自己来读读第三自然段,一个快嘴女孩用特快的速度把第三段读了下来。薛老师问其他同学:“你们发现她读书有什么特点?”一女生说她读得太快。很显然,这是快嘴女孩朗读的一个不足之处,而薛老师却说:“我觉得她读得太熟了!‘熟’了才能快起来嘛!如果这位女同学在练习朗读时注意节奏,那简直不得了。”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祝福》的课堂上,讨论十分热烈。有学生说:“文中的‘我’明白事理,为什么不去启迪祥林嫂并且帮助她,帮她摆脱封建思想,给她支援,也许能使最后的悲剧不会发生。”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表看法,“‘我’和四叔是亲戚,可为何相见谈话却总不投机?”“为什么‘我’刚回来,就想离开?”……  相似文献   

9.
史峰  尉学君 《师道》2006,(2):28-29
听了尉老师讲授《草船借箭》一课,大开眼界。上课了,老师说:“这一节课,我们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节语文辩论课。《三国演义》中评价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从不用险,唯‘空城计’为生平唯一一次用险。同学们同不同意这种说法呢?”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我不同意诸葛亮一生谨慎的评价。诸葛亮实际上是个用险专家,他常常用险,比如‘草船借箭’,就是诸葛亮的一次险胜,甚至险于‘空城计’。”老师:“这么说来,你认为孔明此次借箭是‘险招’,对吗?”“老师,是的。”又一生起立:“老师,我认为‘草船借箭’并不是用险,而是诸葛亮胸有成竹,稳操…  相似文献   

10.
教学《小珊迪》一课,临近尾声,在总结课时,我提问学生:“同学们,学完这篇课,你觉得课中哪些地方最令人感动?”我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小珊迪请求‘我’和同事买火柴的情节最令人感动。”有的说:“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后,轧断了双腿,还特地让弟弟把零钱送还给‘我’这件事最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1.
早读课上,同学们正在自由朗读《我有一个梦想》,突然有同学举手发问“:老师‘,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马丁·路德·金会称呼自己‘黑奴’吗?”我一时语塞。我说“:这里可能翻译得不怎么合适,你想想该怎么改,把  相似文献   

12.
今天,在让学生听完《春天的手》的录音朗读课文后,我问:“听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积极发言。甲说: “我觉得阿姨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乙说:“我觉得春天很美。”丙说:“我好像看到春天已经来了。”丁说:“我觉得春天是‘叫喳喳’的!”他刚一说完,全班都哄笑起来。我当时一怔,以为他是想在同学面前捣乱,有点生气。但当我想起“倾听着  相似文献   

13.
《茶馆》的分角色朗读正在进行。浓浓的角色氛围,仿佛“王利发、李三”们就在身边。学生的角色意识、模仿意识都较强。人物个性在个性化的舞台语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活逼真。其中有一女生扮演“大兵”的角色,在读到“”这个字时,顿住了,该女生说:“这个字我在《新华字典》上没有查到,不知道读什么音,也不明白什么意思,请问老师。”话音刚落,她身旁的一男生突然站起来,自告奋勇地大声说道:“老师,这个字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读‘diǎo’是男性生殖器的俗称。”“男性生殖器”他还特意作了重音强调。这句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了教室,…  相似文献   

14.
严伯春 《师道》2006,(7):28-28
上课了,我直接点名学生读题《观书有感》。“知道作者吗?”“朱熹。”“还记得‘熹’的意思吗?”“早晨的阳光。”“用‘熹’组词。”“晨光熹微。”———这是刚在前面《游天然动物园》里出现的词。我说:“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心里照得亮堂堂呢,现在我们来读诗。”学生一个个或沉静或略带夸张地朗读起来,在学生们把诗读通顺之后,我和学生交流起对诗歌意思的理解。我问学生:“知道诗写了什么吗?”“池塘。”“什么样的池塘?”“是很清澈很可爱的池塘。”“你说得没错。再读读诗歌,你能把作者笔下的可爱…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初读课文后,我照例挂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让学生小组合作认读、识记生字,我则走下讲台巡视。突然。我听见高千康小朋友和本组的同学嘀咕:“‘央’‘庄’‘案’这几个字我早就认识了,真浪费时间。”下课后我问他是怎么认识的,他说:“吃饭时我们都看《新闻联播》。我早就认识‘中央电视台’的‘央’了!  相似文献   

16.
上一堂课,象写一篇文章,事先须严密地构思,精心地设计。但这并不排斥在课上有时灵机一动,暂时偏离教案,偶尔发挥一下。记得教《风筝》时,一个顽皮而不用功的学生读课文的开头两节;他读得疙疙瘩瘩,连有些习见的常用字也读错了,竟把“秃”读为“光”,全班顿时哗然,我却啼笑皆非。气恼之余,不知怎么,我突然从“秃”与“光”联想到了阿Q,立即意识到如借他来说明纠正错别字,一定是生动而有效的。于是,他一读完,刚刚颇为狼狈地坐下,我就开口了:“×××同学还读得不错……”这本是我常常鼓励学生的一句口头禅,不期然此时脱口而出,竟引得同学们大笑起来,以为我是在讽刺。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务之急是要讲出“不错”的根据来,以纠正同学的错觉和解除那个学生的尴尬,这时我突然想起几天前遇到的一件事,于是,我马上接下去说:“这两节课文中,‘寂寞’的‘寂’字是比较难读的。上星期天,我去工人文化宫看电影《寂静的山林》,就听见两个青年把片名中‘寂’读成‘叔’。他们起码有二十多岁了,×××同学刚十三岁,能把“寂”读对,就不简单。”然后我又马上转弯:“但×××同学把‘秃’读成‘光’,是不应该的。我给你们讲过阿Q的故事。阿Q的头是‘秃’的,所以,他最忌讳人家说‘光’、‘亮’和‘灯’。可见‘秃’与‘光’确有关联,但又毕竟不同,‘秃’是‘秃’,‘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17课列举了“二十一条”五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说,“5月9日,除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其他内容”。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二十一条’书上怎么只说五条呢?其他十六条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绝大多数称“第五号”或“第五项”,而不称“第五条”。  相似文献   

18.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  相似文献   

19.
在古诗词研究中,发现了对比、衬托之外的语言现象,我把它称为“对举”。要证明对举的存在,还得从对比说起。郑远汉《辞格辨异》概述“对比”的情况说,“‘对比’有的书叫‘对照’、‘映照’。修辞著作和教材差不多都作辞格收录了。《教材》说,‘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又引用了初中语文课本类似的  相似文献   

20.
在诵读中走近李白——读得飘飘欲仙。为了读出李白的“仙味”,孙老师选了李白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孙老师的示范读是自然的、情不自禁的,忍不住要诵读,没有说“听老师读”;是进入境界的读,读得让学生忘了这是在上课,读得孙老师“得意”地“讨”学生的掌声。李白是“仙”,写的诗极度的夸张、有着非凡的想象,但并不全部是浪漫。在诵读《秋浦歌》中第一句“白发三千丈”时。孙老师是“极度”的“夸张”,指导学生时要求读出“三千丈”,而不是“三丈”“三十丈”。孙老师收放自如,诵读得使人感觉仿佛站着一个李白,坐着几十个小李白。坐在台下的我也恍如走近了李白。在这人情入境的诵读中,孙老师和他的学生悄然走近了李白,有的说,要读出意境(孙老师随即表扬这是行家说的话);有的说,看似夸张却是极其的真实(孙老师很高兴,说这是鉴赏家的点评)。是啊,真实是可以用极度的夸张写出来的呀!诗仙,不愧是诗仙;诗仙,到底是诗仙。诗仙,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